随笔分类 - iOS
摘要:上一讲简单介绍了NSThread的使用,虽然也可以实现多线程编程,但是需要我们去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还要考虑线程同步、加锁问题,造成一些性能上的开销。我们也可以配合使用NSOperation和NSOperationQueue实现多线程编程,实现步骤大致是这样的:
1> 先将需要执行的操作封装到一个NSOperation对象中
2> 然后将NSOperation对象添加到NSOperationQueue中
3> 系统会自动将NSOperation中封装的操作放到一条新线程中执行
在此过程中,我们根本不用考虑线程的生命周期、同步、加锁等问
阅读全文
摘要:每个iOS应用程序都有个专门用来更新显示UI界面、处理用户触摸事件的主线程,因此不能将其他太耗时的操作放在主线程中执行,不然会造成主线程堵塞(出现卡机现象),带来极坏的用户体验。一般的解决方案就是将那些耗时的操作放到另外一个线程中去执行,多线程编程是防止主线程堵塞,增加运行效率的最佳方法。iOS中有3种常见的多线程编程方法:1.NSThread这种方法需要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同步、加锁问题,会导致一定的性能开销2.NSOperation和NSOperationQueue是基于OC实现的。NSOperation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封装了需要执行的操作,然后可以将这个操作放到一个NSOperationQueue中去异步执行。不必关心线程管理、同步等问题。3.Grand Centeral Dispatch简称GCD,iOS4才开始支持,是纯C语言的API。自iPad2开始,苹果设备开始有了双核CPU,为了充分利用这2个核,GCD提供了一些新特性来支持多核并行编程
阅读全文
摘要:上一讲介绍了iOS中的异步GET请求,这讲来看看异步POST请求。要想在iOS中发送一个POST请求,首先要了解POST请求的一些细节:
1> 跟GET请求不一样的是,POST请求的请求参数不是拼接在请求路径后面,而是以请求体的形式发送到服务器端。
2> POST请求需要发送两部分的数据到服务器端:
* 请求体内容:所有的请求参数
* 请求头信息:请求体长度、请求数据的类型
阅读全文
摘要:近几年来,云计算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技术名词,很多专家认为,云计算会改变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甚至会影响整个产业的格局。可能还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云计算,简单来说,就是把用户的数据(比如文档、照片等)、用户需要使用的软件、用户需要搜索的资源都保存在"云端",并不用保存在用户本地。你可以将"云端"看做了一台超级计算机,其实是由无数台大型服务器组成的.现在很多的移动应用也类似于"云计算"的模式,比如新浪微博,用户的数据都是保存在新浪服务器的数据库里面。
阅读全文
摘要:CABasicAnimation是CAPropertyAnimation的子类,使用它可以实现一些基本的动画效果,它可以让CALayer的某个属性从某个值渐变到另一个值。下面就用CABasicAnimation实现几个简单的动画。
阅读全文
摘要:Core Animation,中文翻译为核心动画,它是一组非常强大的动画处理API,使用它能做出非常炫丽的动画效果,而且往往是事半功倍。也就是说,使用少量的代码就可以实现非常强大的功能。Core Animation的动画执行过程都是在后台操作的,不会阻塞主线程。要注意的是,Core Animation是直接作用在CALayer上的,并非UIView。
阅读全文
摘要:自定义层,其实就是在层上绘图,一共有2种方法。自定义层的方法1,方法描述:创建一个CALayer的子类,然后覆盖drawInContext:方法,使用Quartz2D API进行绘图。自定义层的方法2,方法描述:设置CALayer的delegate,然后让delegate实现drawLayer:inContext:方法,当CALayer需要绘图时,会调用delegate的drawLayer:inContext:方法进行绘图。
阅读全文
摘要:在前面几讲中已经提到,每一个UIView内部都默认关联着一个CALayer,我们可用称这个Layer为Root Layer(根层)。所有的非Root Layer,也就是手动创建的CALayer对象,都存在着隐式动画。当对非Root Layer的部分属性进行相应的修改时,默认会自动产生一些动画效果,这些属性称为Animatable Properties(可动画属性)。position和anchorPoint属性都是CGPoint类型的。position可以用来设置CALayer在父层中的位置,它是以父层的左上角为坐标原点(0, 0)。anchorPoint称为"定位点",它决定着CALayer身上的哪个点会在position属性所指的位置。它的x、y取值范围都是0~1,默认值为(0.5, 0.5)
阅读全文
摘要:上一讲已经说过,UIView内部默认有个CALayer对象(层),通过layer属性可以访问这个层。要注意的是,这个默认的层不允许重新创建,但可以往层里面添加子层。UIView可以通过addSubview:方法添加子视图,类似地,CALayer可以通过addSublayer:方法添加子层
阅读全文
摘要:在iOS系统中,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基本上都是UIView,比如一个按钮、一个文本标签、一个文本输入框、一个图标等等,这些都是UIView。其实UIView之所以能显示在屏幕上,完全是因为它内部的一个层。在创建UIView对象时,UIView内部会自动创建一个层(即CALayer对象)。当UIView需要显示到屏幕上时,会调用drawRect:方法进行绘图,并且会将所有内容绘制在自己的层上,绘图完毕后,系统会将层拷贝到屏幕上,于是就完成了UIView的显示。换句话说,UIView本身不具备显示的功能,是它内部的层才有显示功能。
阅读全文
摘要: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象名.成员变量名"来访问对象的公共成员变量,这个就称为"点语法"。当然,正规的做法是让成员变量私有化,让外界使用公共的get方法和set方法访问成员变量。很多高级语言中都有这种点语法,为了让其他行业的程序员快速上手OC,OC中也引入了点语法,只不过它的含义跟Java不太一样
阅读全文
摘要:OC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因此它也有类、对象、静态\动态方法、成员变量的概念。这讲就来创建第一个OC的类。
在Java中,我们用1个.java文件就可以描述清楚一个类;在OC中,一般用2个文件来描述一个类:
1> .h:类的声明文件,用于声明成员变量、方法。类的声明使用关键字@interface和@end。
注意:.h中的方法只是做一个声明,并不对方法进行实现。也就是说,只是说明一下方法名、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方法接收的参数类型而已,并不会编写方法内部的代码。
2> .m:类的实现文件,用于实现.h中声明的方法。类的实现使用关键字@implementation和@end。
阅读全文
摘要:跟C程序一样,OC程序的入口点依然是main函数。在Java中,有垃圾回收机制,系统会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对象;而OC是不支持垃圾回收的,需要开发人员编写代码来释放对象所占用的内存。NSLog是一个日志输出函数,它可以将传入的OC字符串参数输出到控制台上。#import是一个预处理指令,作用跟C语言的#include类似,都是 包含(拷贝)某个文件的内容 到 预处理指令所在的位置。
阅读全文
摘要:* C语言的源文件拓展名为".c",OC的源文件拓展名为".m"
* main.m文件是我们这个程序中的唯一一个源文件
* 编译器会将.m文件编译为.o目标文件,比如main.m编译成功后会变成main.o文件
阅读全文
摘要:由于大部分朋友对iOS开发还是有比较多的疑问,比如是不是一定要买iPhone和苹果笔记本才能做iOS开发?因此,这讲就为广大有意学习iOS开发的朋友们进行解惑。iOS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手持设备操作系统,目前搭载这款操作系统的设备有:iPhone、iPad、iPod touch、iPad mini。也就是说,学习了iOS开发,就可以编写运行在iPhone上的应用程序。大家都知道,应用程序的开发都要用到编程语言,比如用Java开发android程序,而iOS开发的核心语言是Objective-C。因此,要想学习iOS开发,就必须先学习Objective-C这门语言。
阅读全文
摘要:目前来说,Objective-C(简称OC)是iOS开发的核心语言,在开发过程中也会配合着使用C语言、C++,OC主要负责UI界面,C语言、C++可用于图形处理。近来,流传Ruby、C#也可以开发iOS应用程序了,甚至还说Ruby比OC更适合写iOS程序。这让不少学习iOS开发的朋友感到很困扰,究竟学哪门语言好呢?OC会不会被Ruby、C#取代呢?如果被取代了,那我的OC不是白学了?
阅读全文
摘要:这讲介绍C语言中很常用的一个关键字---typedef。我们可以使用typedef关键字为各种数据类型定义一个新名字(别名)。
阅读全文
摘要:枚举是C语言中的一种基本数据类型,并不是构造类型,它可以用于声明一组常数。当一个变量有几个固定的可能取值时,可以将这个变量定义为枚举类型。比如,你可以用一个枚举类型的变量来表示季节,因为季节只有4种可能的取值: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阅读全文
摘要:C语言的核心部分都说得七七八八了,相信大家已经对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char\int\float)、数组、指针都很熟悉了,今天来学习C语言中另外一种数据类型:结构体。在iOS开发中,结构体是经常用到的数据类型,使用频率不亚于指针,所以需要重视,不过用法非常简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需要由不同类型的数据来构成一个整体,比如学生这个整体可以由姓名、年龄、身高等数据构成,这些数据都具有不同的类型,姓名可以是字符串类型,年龄可以是整型,身高可以是浮点型。 为此,C语言专门提供了一种构造类型来解决上述问题,这就是结构体,它允许内部的元素是不同类型的。
阅读全文
摘要:上一讲介绍了static和extern对函数的作用,static用来定义一个内部函数,不允许其他文件访问;extern用来定义和声明一个外部函数,允许其他文件访问。static和extern对变量也有作用,不过跟函数有点差别。C语言和Java都有全局变量的概念,但是它们的用法还是有些差别的。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