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ei的学习笔记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导航

2006年6月29日

摘要: 不知不觉6月份就要结束了,2006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我的忙碌仍在继续……世界杯也在继续……事情算是告一段落吧。GPS飞行数据处理的程序基本上完成了,有点小问题,还要想一下怎么把时间加上。创新报告明天找老庞帮我录好了,明天一天的时间应该可以录的完。明天应该可以收到ER MAPPER发过来的ECW遥感数据jpeg2000压缩软件了,可以支持压缩T数据量级的数据,据说还可以免费无限期使用,有点爽啊!原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6-29 23:54 panhongwei 阅读(32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06年6月14日

摘要: 六月份已经过了接近一半,忽然发现自己预计要完成的任务离目标还差很多,开始着急了。总结一下这两周做的事情,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1. 帮陈老师写的创新基金的申请报告还没做完,22号之前必须完成。2. 从上个月就开始研究Jpeg2000,中间复习了一下小波变换和一些图像编码知识,对两个比较著名的Jpeg2000的实现(Jasper&&KaKaDu)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把压缩之后的地形用先前自己写的渲染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6-14 17:40 panhongwei 阅读(544) 评论(1) 推荐(0) 编辑

2006年6月2日

摘要: (一)师从大师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只手指头奋战、奋战、奋战........琴间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6-02 21:33 panhongwei 阅读(32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06年5月26日

摘要: (转载) 来这里几个月,发现有些问题很多人都很感兴趣。所以在这里希望能尽自己能力跟大家讨论一些力所能及的算法。现在先讨论一下卡尔曼滤波器,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我还希望能够写写其他的算法,例如遗传算法,傅立叶变换,数字滤波,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等等。因为这里不能写复杂的数学公式,所以也只能形象的描述。希望如果哪位是这方面的专家,欢迎讨论更正。 卡尔曼滤波器 – Kalman Filter 1. 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26 01:20 panhongwei 阅读(262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06年5月24日

摘要: 您好! 您的论文“一种基于现代GPU的大地形可视化算法”(编号:2006-0235),经专家审阅,决定录用,拟在《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八卷(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正式发表,且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出版社全文收录至《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因此文章如涉及到泄密等问题由论文作者自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24 01:33 panhongwei 阅读(58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06年5月18日

摘要: 相当不错,呵呵~~先是李Sir先前许诺的“超级”配置的电脑终于兑现了,我梦想的7900GTX,再加上AMD Atholon 64位双核CPU,目前流行的任何一款游戏的特效应该都可以用了。可惜我不经常打游戏,不过我的地形程序终于可以做进一步的实验和改进了。看了一下使用vertex texture渲染海水的程序,效果真的很爽!小庆姐也换了一辆丰田锐志,日本车无论在车型设计还是内部电子设备的配置上果然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18 19:42 panhongwei 阅读(447) 评论(1) 推荐(0) 编辑

2006年5月16日

摘要: 在这里写下自己最近的一点感悟吧。 当贺姐告诉我崔哥由于我没来chinagraphics而遗憾了很长一阵子时,心里面油然升起一种感动,更为自己当时不太负责任的application而自责。今天贺姐更是亲自送我去R&D Center,这么热的天气…… 还是觉得自己两年实验室的锻炼对自己的提高帮助很大,只是感觉自己无论是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编程经验都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至少现在跟Che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16 17:49 panhongwei 阅读(41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06年5月13日

摘要: http://www.cs.sfu.ca/~mjolson/personal/research/gpu_geopro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13 14:31 panhongwei 阅读(37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2006年5月9日

摘要: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或需要完善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第一:单纯依靠CPU简化地节并选择合适的细节进行渲染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图形硬件的发展。因此,必须尽量降低CPU计算复杂度,将越来越多的工作交给GPU处理,做到CPU和GPU的负载平衡。 第二:批量绘制(Batch)虽然减少了DP调用,但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原因在于我们通过测试发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09 00:56 panhongwei 阅读(1325) 评论(1) 推荐(0) 编辑

摘要: 由于是采用四叉树结构,不同级别的分块之间可能会出现裂缝(Cracks)。 如上图所示,在点A,B处可能会由于两个分块不共享顶点而出现裂缝。目前有不少解决裂缝的方法,主要分为跳点法和加点法。跳点法就是在较高分辨率的分块的边界上跳过一些点不绘制,这样可以保持相邻分块的连续性。加点法就是在较低分辨率的分块边界上新增一些顶点以达到两个分块顶点保持连续的目的。无论是新增点还是去除点都需要对整个地形进行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5-09 00:42 panhongwei 阅读(1048)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