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第一章-学习笔记

1.1.1

数据

数据库(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理解:看作水库(数据库),里面有很多的水构成(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理解:对于数据库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1.数据库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应用系统

         4.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的使用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3.数据库系统阶段
1.1.3 数据库系统的四大特点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1.2数据模型:信息世界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

具有数据和数据联系两方面的功能。
组成要素:
1.数据结构  2.数据操作  3.完整性约束条件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非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
<1>关系模型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数据模型把数据存放二维表上,由行和列组成。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表中的一行
属性:表中的一列
属性名:给每个属性起的名称
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他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祖
理解:(1)唯一性(只能找到唯一的一行与其对应)
   (2)由一个或者几个属性组成

    (3)具有最小性(主码中属性没有冗余的部分!!!)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表中里面的格子)

关系模式:存放二维表有哪些列

关系名(属性一,属性二,......)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

1.3.1

1.型: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2.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eg:学生记录型:(学号,姓名,性别,系名)

      记录值:(90028,李明,男,计算机)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好处:其保持了物理独立性:存储结构独立于应用系统,保证代码的实用,维护工作量少;

           逻辑结构独立性:表有多少列,每一列的取值范围

1.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2.模式: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3.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将全体模式只拿出一部分出来,(一个数据库可以建立多个外模式!!!),

4.内模式(物理模式or存储模式):数据库的对象如何存放的,分为几个段几个区

子模式是模式的逻辑子集;内模式是模式的物理实现

外模式/模式 此映象把用户数据库与概念模式数据库联系起来

模式/内模式 此映像把概念模式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起来

1.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

 

 

 

 

 

 

posted @ 2020-05-27 11:46  miao-xixixi  阅读(2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