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容词的配色印象空间(附配色实例)
我们在设计网站或者广告的时候,绝对不会仅仅使用某一种颜色,通常都需要搭配使用多种颜色来获得较好的配色效果。而为了对这种多种颜色的混合使用进行评价,就需要引入新的分析方法——配色印象空间。
为了得到“配色印象空间”的具体形状,又利用SD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其中,“配色印象空间”的纵横坐标值同样是柔和——生硬、动态-静态。
调查结果发现,在“配色印象空间”中:
- 给人静态柔和感觉的,通常都是隐约柔和颜色之间的搭配;
- 给人动态柔和感觉的,通常都是鲜亮颜色间的搭配;
- 给人动态生硬感觉的,通常都是鲜亮和浑浊暗淡颜色之间的搭配;
- 给人静态生硬感觉的,通常都是灰冷颜色之间的搭配。
在“配色印象空间”中,相距较远的颜色之间的印象会有较大的差异,而距离较近的颜色之间的印象会比较相近,也就是说颜色间的距离与印象的差异程度成正比关系。
配色印象空间图如下:

形容词印象空间

假设打印出一个“配色印象空间”和一个“形容词印象空间”形状的胶片,此时位于相同位置上的颜色和形容词可以说是具有相同的意义,也就是说,位于“配色印象空间”A位置上的颜色完全可以用“形容词印象空间”A位置上的形容词来形容。通过这种方式比较颜色与形容词,设计师们就可以判断出不同颜色给人感觉的不同,也就可以由此策划出一套科学客观的配色方案。
假设丁丁要设计一个少儿主题的站点。
当决定好站点的主题风格为“可爱、快乐”之后,查找这些形容词在“形容词印象空间”中的位置,然后确认在“配色印象空间”中同一位置上的颜色,站点的设计中就可以重点考虑使用这些颜色了。但并不是说只能使用这些颜色,而是应该在以这些颜色为主流的同时适当地使用一些其他颜色。因为决定好配色的主颜色后,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可以与主颜色进行较好搭配的其他辅助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在形容词印象空间中,不应该将一个形容词理解为空间中的一个点,而应该将形容词理解为以该点为中心向四中扩散的范围。例如,“温和的”形容词所在位置中的颜色具有最强的“温和的”感觉,而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温和的”感觉逐渐减弱。所以在利用形容词印象空间决定配色方案时,应该充分分析其周围的相关形容词。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