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险保证续保的那些事,我们今天聊个透

为什么医疗险如此引人注意,是由于比起重疾险或者寿险,在逐渐老龄化的中国社会,健康医疗开支已经成为我们的主要经济负担,而医疗险的补偿机制正好为此而生。

医疗险的保险期间仅仅有一年,属于短期型产品,须要逐年交费续保。假设不能确定续保,非常有可能存在“年轻时买了用不上,年老时想用买不了”的尴尬局面。所以,医疗险保证续保的问题,也是我被提问最多的。

关于保证续保,我已经在《抽丝剥茧,精算师的医疗险进化论》文章中,从产品分类和对健康险管理办法解读两个方向,给大家介绍过。今天,我将换一个方向,结合这类产品经常使用的精算模型,给大家分析一下“保证续保”医疗险的定价逻辑,并对定价过程做一个简单的演示,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保证续保”!

一、保证续保是何方神圣

依据教科书的定义,“保证续保条款”是这样规定的:

1. 对带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医疗险,保险公司在约定的最高续保年龄前(例如说法定退休年龄或者99岁)不能终止合同,必须续保。

2. 尽管保险公司不能由于个人的风险状况单独对调整保费,但能够在对该他/她所在的风险组别做风险考量后,统一调整。


參考眼下国内某款医疗保险条款中的续保约定,例如以下图:

关于这款产品的续保条款,我的解读是:

1. 保险费率调整的规则,能够觉得跟保证续保的标准定义是一样的,理赔经验、医疗通胀等因素是续保调整费率过程的重要參考,而且不会针对个人投保后的健康变化和理赔情况做单独保费调整。

2. 关于续保的规定,当然还是看不到“保证续保”这四个keyword,还有不少人吐槽过这里关于“保险公司主动停售产品将无法续保”的规定。依照我之前在产品部工作的经验,我是这么理解这个规定的,产品停售后无法续保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假设有升级产品,是能够转保到新产品上。当然这里面依然隐含了一个意思,假设保险公司主动停售、而且不开发新产品,续保就中断了。

尽管国内保证续保医疗险非常罕见,各家公司在续保条款上的约定也是五花八门,參差不齐,可是,假设我们把眼下放到国外,特别是发达成熟的保险市场,保证续保医疗险是非经常见和成熟的产品。

关于这类产品,到底它的定价逻辑是怎么样的?



二、保证续保的定价逻辑

保证续保医疗险的定价,在关系到人的理赔风险方面,通常有两个重要考虑因素:一个是指不同年龄的人的理赔成本;还有一个是指相同年龄的人,随着时间推移,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都可能会变糟糕,并因此申请理赔。所以,定价时必须考虑,当人变得不那么健康时,针对原来健康的人的额外理赔成本

关于第一点,从统计学角度说,定价并不复杂。主要把理赔档案调出来,并依照年龄统计,就能easy看到发生概率和理赔成本随年龄变化的趋势,所以,我将重点介绍第二点。

对于第二点,依照以往一刀切的定价方法,非常有可能在经历好几年糟糕的理赔状况后,保险公司不得不正确全部人来一次“大涨价”,以平衡收支风险。对健康人群来讲,通常他们仅仅愿意接受符合甚至低于医疗通胀的小幅涨价,否则将转保其它公司。这对于原保险公司将非常致命,由于低风险人群的流失和高风险人群的留存(保证续保),导致理赔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于是,保证续保医疗险定价时,必须考虑投保时健康的人,在未来变得不健康的可能性(概率),而且评估由此而额外添加的理赔成本。这就相当于,为了获取保证续保的权利,全部人必须额外交纳一部分保费。依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大部分消费者在面对保证续保和非保证续保医疗险时,都愿意选择前者,原因非常easy,对于每一个人来讲,生老病死总会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天,多付出保费,获取更确定的续保权利,是合理的选择。

讲完定价逻辑,以下我将结合一个简单的定价模型,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保证续保医疗险的定价过程。

三、保证续保的定价模型

关于保证续保医疗险的定价模型,我这里介绍的是“Incentive – Compatible Guaranteed Renewability Premium Schedule”(ICGRPS)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对于某个年龄的被保险人(不管是否已经申请过理赔),未来一年应收取保证续保医疗险保费等于 = 基于眼下时点測算,同年龄的健康人群在未来剩余保证续保年度内全部的医疗费支出,减去,基于下一年相同一时候点測算,长了一岁的健康人群在剩余保证续保年度内的全部医疗费支出

为了让大家能更easy理解这个模型,我将某些假设做简化,然后測算一下30岁的人,投保保证续保医疗险,在未来各年保费。

首先,有以下的假设:

导入模型,演算定价:

PS:感兴趣的童靴们能够自己推演一下

终于,保证续保医疗险,在未来5个续保年度内,每一个30岁男性每年应付的保费为1.15/1.40/1.62/1.82/2.00(单位元)。这里,我还添加了一个对照,利用“每年估计理赔支出 ÷ 总人数”这个简化模型測算的5年保费分别为1.00/1.29/1.59/1.90/2.22(单位元)。

从保费的绝对值看,保证续保模型前三年的保费均高于简化模型,这体现了上面所说的额外提前付费。另外,从每年保费波动幅度看,保证续保模型更平滑,能有效避免保费的突然添加。



保乎 · 小结

关于保证续保医疗险,简单而言,就是在考虑长期风险恶化、并要求全部人共摊成本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实际产品设计过程中,由于保证续保期间远长于5年,健康人群向非健康人群的转变概率、健康和非健康人群的理赔发生概率和理赔成本、长期医疗通胀等,都是非常关键的定价假设,须要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后做出合理的预測。

这种产品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保险公司长期风险管理要求,也能够吸引住投保人,让健康的人不会由于续保保费的剧烈波动而选择转保。

但眼下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保证续保的医疗保险,除了税优健康险之外,差点儿绝迹于市场。只是,这两年各家保险公司逐步加大了在医疗险领域的产品创新和投入。当我们在选择产品时,了解背后保险公司的实力和声誉、健康险领域的专业程度以及在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领域的投入和布局,会比单纯比較所谓“性价比”或者推敲续保条款,会更有意义。毕竟在无法实现“保证续保”的前提下,这些因素都跟保险公司的风选管理水平挂钩,也是影响续保的关键因素

当然,我更期待的是,国内保险行业能尽快打破“医疗险无保证续保”的尴尬局面,把这种好产品带给我们。


 

posted @ 2017-06-30 08:07  知识天地  阅读(33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