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同朋友相处,一定要相互谦让,就会获得好处,而相互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2 曾国藩 :败人两物,非傲即惰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节圣胎’也,此天理之存,驯至于美大神圣,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译文:王阳明认为只要时刻保佑并发扬存天理的意念,就能够达到精美、宏大、神圣的境界

5 陆程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里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6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先生说:“认识是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功夫,认识和实践不能当作两回事”

7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译文:“定,恒定平静,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天理。动和静的变化,是天理在不同环境下的具体表现”

8 “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译文: 先生说“精神、道德、言语、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开来是不得已而为之。天、地、人、物都是这样”

9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译文: 先生说:”喜怒哀乐,其本体自然就是中正平和的,只是人本身有一些别的意念,就会过度或不足,便成了私欲”

10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译文:先生说:“克己一定要彻底,应该不留存一丝一毫;有一毫的私念存在,那么众多的恶性便会接踵而至。”

11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伤昏在,何能照?先生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废照。”

译文:徐爱说:“人心就像是镜子。圣人的心像明亮的镜子,而普通人的心像暗淡的镜子。近代朱熹的格物学说就像是用镜子照事物,但只会在照上用功,不晓得镜子本身海仍旧是暗淡的,这怎么可能会照清楚呢?先生的格物学说就像是在打磨镜子,使它变得明亮,把功夫下在打磨镜子上,镜子明亮后就不会影响照亮食物。”

12 王阳明认为圣道是没有精深、粗浅之分的,就像一间房子,本来只是一个样子,只是人的了解程度不一样罢了。——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

13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己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译文:先生说:“最近见面,你们为什么都很少提问题呢?人若过不努力,就会自以为懂得了怎样做学问了,只会循着已知的方法做就行了。哪里知道私欲就好像地上的灰尘,会日日滋长,一天不去打扫就又多积一层。真正踏实用功的人认为圣道是不能够穷尽的,越探究越深奥,一定要做到精通明白,尽然透彻了才行。”

14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译文:先生说:“认识到善念萌发便发展扩充它;认识到恶念萌发就努力遏止它。扩充善念、遏止恶念是心志的体现,也是上天赋予人的聪明才智。圣人是拥有这种聪明才智,而学者应当存养这种聪明才智。“

15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说来,却是耍的事,圣人却许它,是意如何?”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遍,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带你便有‘不器意。染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译文:

陆澄问:“孔子的门徒谈论他们的志向,子由和冉由想要担任政事,公西赤想要从事礼乐教化,多少有些致用的意思。但曾皙说起来像耍着玩一样,孔子反而赞许他,是什么意思呢?”

先生说:“前面三人的志向都是带着点主观的揣测、武断而又绝对,带有这样的倾向,便会偏执与一方面,能做这件事未必能做那件。曾皙的志向这种倾向,只不过是‘在自己的条件下行事,身处夷狄,就做夷狄能做的事;身处患难,就做患难中能做的事,无论在哪,能依据情势,怡然自得’了。前面三人事孔子所说在单方面有才能的人,而曾皙事孔子所说在多个方面有才能的人。然而他们三人,各自才能卓著,而不是世间那些只讲讲而不实行的人,所以孔子也会赞许他们。“

 16 “只存的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译文:

先生说:“学习就是时时存养本心。过去和未来的事情,想了有什么用?徒然丧失了本心而已!”

先生说:“讲起话来语无伦次,也能够看出他并没有存养本心。”

17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哦位物。是如此否?

先生曰:”亦是。“

译文:

陆澄问:”身的主宰是心,心的灵明是认识,认识的起因是意念,意念的载体是事物。这么说对吗?”

先生说:“可以这么说。”

18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野,而后志定。”

曰:“然。”

译文:

陆澄请教有关格物的学说。

先生说:“格,就是纠正。纠正不正确的使它归于正确。”

陆澄问:“‘知止’,就是明白至善原本不在心外,而只存在于我们心中,而后志向才能够安定。”

先生说:“是的。”

19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译文:陆澄问:“格物是指在有所行动的时候用功吗?”

先生说:“格物没有动静之分,静的时候也是有事物存在的。孟子说’必有事焉‘,就是说不管动静都要用功。”

 20 “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正,身亦自修。但心正,修身功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事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译文:先生说:“最难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这也就是之所以必须意诚的原因。意念真诚,基本上心旧自然中正,身自然也能够得到修养。但正心修身的功夫也各有侧重点。修身是在感情发出之后,正心是在感情未发之时。心正就是中正,身修就是平和。”

21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始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译文:先生说:“从‘格物’、‘致知’到‘平天下’,都是‘明明德’。‘亲民’也是‘明明德’德事情。‘明德’也就是本心的善,就是仁爱。‘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假使对一件事感觉到失去,也就说明心中的人的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22 “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译文:先生说:“只谈论‘明明德’而不兼论’亲民‘的事,就会累死佛道两家的学说。”

23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译文:先生说:“至善是仁的本性,本性原本是没有丝毫恶的,所以叫做至善。止至善,就是回复天性之本然而已。”

 

posted on 2020-06-11 13:59  知识天地  阅读(17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