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高分范文整理

历次高分作文,经反复修改,欢迎借鉴。

当然,也欢迎学霸们提出高见,我会进一步完善

作文一:这样的人让我感到温暖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习作:

风雪中的微光,照亮了城市最初的温暖。 ——题记
暮冬的清晨,城市还未苏醒。细雪纷扬,街道如铺素绢。不远处一个身着橙衣的环卫工人默默清扫着落雪,在漫天雪幕下显得十分亮眼。
我小步向前走着,雪在脚下咯吱作响。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人连三轮车倒在地上,车上的物品散了一地,三轮车也滑落到路旁乱枝交错的树丛里。
正当我惊异之时,一道橙色的身影已经快步来到了老人身前。那是负责此街道的环卫工人张阿姨。张阿姨一边帮忙捡拾着物品,一边关切地问:“您没事吧?有没有哪里受伤?”她的声音温柔似与亲人对话般。确认老人并无大碍后,继续帮忙收拾着物品,我见状也赶忙跑过去帮忙。寒冷的空气中,我隐约看到张阿姨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待收拾完物品,张阿姨走到树丛边,双手抓住三轮车的侧栏,费力地一步步往路上拉去。她眉头紧锁,眼角的纹路显得更深了。我跑到三轮车后面,帮助她往前推行。终于,三轮车回到了路面,我们也很快把物品重新安置于车上。
“真是谢谢了啊。”老人感激道。“应该的!”张阿姨笑道。“这种天气以后就尽量别出来了啊,太危险了。”张阿姨仔细检查了车的情况,确认无误后才让老人离开。直到老人离开了视野,才重新拿起扫帚,继续他的工作。
我注意到,他的手套已被汗水浸湿。却仍握紧扫帚,细心地、认真地清扫着每一寸路面。
“张阿姨,您每天都很早来工作吗?”我忍不住问道。她笑了笑,呼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格外明显。“是啊,下雪天就得更早了,不然大家上班时路就不好走了。”她的笑容朴实而真诚,似落雪的冬日在这之下也变得温暖起来。
朝阳初升时,整条街已露出青灰色的柏油路面。我站在路边,注视着张阿姨忙碌的身影,心里腾起一股暖流。她的动作并不快,但每一步都迈得扎实,每一扫帚都扫得认真。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一座屹立在风雪中的灯塔,默默地为这座城市指引着方向。
仍记得,暴雨夜她蹚水通沟渠,酷暑午她给流浪猫添水……此刻她胸前的反光条在晨曦中明明灭灭,仿佛永不熄灭的星子。忽然明白,这座城市的温度,正是被无数这样的星火焐热的。
雪又下大了。她的橙色身影融化在雪色里。被扫帚拂过的路面,正悄悄蒸腾着冬日最初的暖意。

作文二:乡情

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他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习作:

蒲公英飞得再远,仍携着故土的印记。——题记
老街上那口青苔斑驳的陶罐,积着经年的雨水,倒映着灰瓦白墙。檐角垂下的迎春藤蔓在风里晃啊晃,仿佛要接住时光的碎片。
五月的石板路被晨露浸润得发亮,像一条蜿蜒的银鱼游向村口。阿嬷们挎着竹篮去河边浣衣,棒槌敲打青石的节奏惊醒了檐下的麻雀。我最爱趴在石桥上看流水,看柳条垂进河心蘸着涟漪写字。那时的河水还清得能望见水草摇曳,白鹅游过时总会抖落几片羽毛,漂成天边的云。
村口不远,是小时的屋子。隐约间,夏夜里蝉鸣织就的纱帐下,竹床搬到了天井。外公摇着蒲扇讲《山海经》,月光顺着老槐树的枝桠滴落,在青砖地上凝成银色的水洼。灶间飘来艾草混着新麦的香气,外婆的竹蒸笼里正腾起白雾,糯米裹着红豆沙的甜香,是能融化暑气的清凉。
突然一阵穿堂风掠过,竹帘上的铜铃叮咚作响,惊得萤火虫四散纷飞,像撒了满天的星子。
屋子西边不远,是李师傅的染坊。浸透蓝靛的布匹在秋风里招展,恍若翻涌的海浪。李师傅的指缝永远沁着那祖辈传下来的颜色。如今那些靛蓝的云彩都飘散了,只剩墙角斜倚的木槌,还守着褪色的染缸。
后来,青苔爬上了木槌的腰。
村口,石桥装上了铁栏杆,染坊旧址盖起了奶茶店。隐约有飘来甜香,却不再是那竹蒸笼的味道了。我在老屋门楣摸到童年时刻的身高线,那道歪歪扭扭的划痕,已经快够不到现在的肩膀。暮色中忽然闻到艾草香,转头看见邻家阿婆还在用古法蒸青团,蒸汽模糊了她的银发,像化不开的旧时光。
离乡时又经过那口陶罐,不知谁插了几支野菊。雨水在罐口积成小小的镜面,倒映着飞过的白鹭,与那瓦檐上不肯老去的青苔。

作文三:从此,我不再迷茫

也许你曾经因学习的重压而放弃过;也许你曾经因朋友的误解而苦恼过;也许你曾经因父母的指责而伤心过;也许你曾经因老师的批评而自卑过;也许你因生活的失意而痛哭过……这一切都已过去,这一切都成为你永久的怀念。回首往事,你发现……
 
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习作:

十月的雨,洇成半透明的窗外。期末试卷静静躺在课桌上,右上角那个出乎意料的分数,陌生得刺眼。指尖抚过卷角的褶皱,小学那凤凰花般明艳的分数恍如昨日。
曾自动浮现的数学公式,开始在作业本的格线间走成迷宫;英语单词像惊飞的竹雀,刚从耳畔掠过就消失在记忆的幽谷。最惶恐的是某天清晨,发现连最熟悉的汉字都站在纸上对我陌生地眨眼——它们被红笔圈出的样子,像被暴雨打落的半青竹叶。

教学楼后的竹园正笼在烟雨里。那些去年移栽的紫竹,暗沉地伫立着。至今仍用草帘裹着根茎,不知何时才能在泥土深处酝酿出破土的角度。

露水浸润的晨光里,守林老人正给新竹系避风绳,略显枯槁的手掌抚过竹节,动作轻柔得像在安抚一个孩子。“别看它们现在蔫着,地下的竹鞭早悄悄走了三米。“他这么说。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是看透一切的释然。我蹲下身,看见泥土中隐约露出的白色根须,像一条条隐秘的小路,通向未知的远方。

我突然发现,那些我以为的颓败,不过是生命在丈量春天的距离。

老人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紧缩的心门。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方式。我开始不再急于填满练习册的空白,而是在活页纸上画思维根系:把应用题拆成竹节般的模块,让文言虚词像竹叶脉络般舒展。不再盲目背诵英语语法,坚持朗读文本,理解酝酿,让语感扎下根基。不再心浮气躁,只待重见天日。

那天期末,窗外若有若无的风,吹打心弦。望那已掀开草帘的新竹,笔尖忽然涌起竹鞭穿越冻土的震颤。

成绩公布的黄昏,竹园起了薄雾。

前日暴雨打折了最高的紫竹。老人笑着系上新的支撑架:“那受伤的竹节,来年将是最坚硬的所在。”他的剪枝刀掠过竹枝,簌簌落下的不只是枯叶,还有我最后一丝对分数的执念。

晨雾又起时,我走向竹园深处。那些曾让我焦虑的数字,此刻正化作露水渗入竹鞭的脉络。原来真正的生长从来不是直线攀升,而是允许自己像竹子那样,先在地底长成隐秘的星空,再向天空交出温柔的锋利。

作文四:墙的归途

800字左右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作文。

习作:

故乡屋后的老墙,好像很老了。
砖石参差,倔强的青苔生了很多遍,又被雨水洗去。反反复复,竟在砖面上绣出几道蜿蜒的绿痕。偶尔有细草从砖缝钻出,没过几日,又悄然枯黄。墙伫立着,摇摇欲坠,不知捱过多少秋风。
墙站在那里,像被遗忘的守夜人。
十几年前,曾记得有个孩子。小时的他,总是笑着到处跑。胖乎乎的短腿与那稚嫩的童声,融在了故乡的余晖里。老墙深刻地记得,一次夏日,他摔倒在了自己的脚下,膝盖破了皮,泪如泉涌。墙多么想去扶他一把,可他只是一堵墙,只能静静地站着,看着孩子的眼泪滴在自己的根基上。
清晨的雾,朦胧在了村口。一辆不属于村庄的车停在了路边。墙看着孩子背着书包蹦上了车,看着车窗后那张贴着的小脸,看着车轮飞扬的尘土落了一地。那时,老墙不知什么是离别。只觉得心里空空的,像是被抽走了一块砖。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庄渐渐变了模样。家家户户都换了砖房,瓷砖清亮亮的,映照着昨日修成的绿化带。老墙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愈发沉默了。风从他的缝隙穿过,发出低沉的呜咽,像是在诉说无人能懂的心事。偶尔有鸟飞来,在墙缝筑了巢,叽叽喳喳地讲述着远方的故事,然后飞走了。没有回来。
墙的影子在夕阳下越拉越长,像是在等待什么。
多年以后,黄昏送来了一辆车,停在了墙的不远处。车门打开,走下一道高大的身影。墙怔住了。墙一下就认出了他,尽管孩子已经长大,早就不再稚嫩。他来到了老墙边。老墙有些紧张。忽地,他的手轻轻拂过了墙面上斑斑驳驳的痕迹。老墙记得,那是孩子离开时用木棍留下的最后一笔。当时他的动作那么用力,似是在做一场郑重地告别。
暮色笼罩了下来,老墙的影子温柔地覆盖着他。不远处新装的路灯亮了。冷白色的灯光照在了墙的一侧,而他们站立的那一边,仿佛是时光刻意留下的一小块阴影,安静而温暖。
老墙忽然明白,他从来不是路的尽头,却是归途的起点。
曾目送他的离开,今又迎接他的归来。
老墙依然静静地站着。心里空落落的地方,却正被一点点填满。墙缝的青苔在夜风中微微颤动,像是在微笑。

作文五:带给我温暖的人

请以“带给我温暖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习作:

九月中旬,天已微凉。放学时,冷风吹得树叶摇曳、作响,却浇不灭我心头的暖意。
一周前,我如往常一样在球馆里练球。意外在一个大跨步时拉伤了韧带。自此,那个能追风的少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每一步都带着迟疑与牵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跑操、体育课,就没了我的身影。
我的多次“旷课”,很快引起了同学的注意——尤其是班长,为人总是活泼热情。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他不管在什么天气,就算穿的较少,身上总是热乎乎的。指间触及,仿若温玉。
不知什么时候,他开始主动帮我抱作业、跑腿。我当时感到惊异,也只当是处于同学的关心了。
断断续续结束了学校的课程,风吹开了放学的铃声。没过多久,陆续有同学出来了。人越来越多,楼梯、道路等较为狭窄的地带已是人头攒动。刚出教室的我望见这情景,惊了一身冷汗,下意识地揉了揉大腿。上次就是在这之中被同学撞到,受伤处撕裂般的疼痛至今无法忘却。恐惧似蔓延的冰侵蚀我的心。
蓦地,手腕上竟感到一阵温热。抬首,便看到班长那熟悉却带有关切的脸:“今天我方便,带你出校门吧!”
我微微抬眸,与他对视。只轻轻答应了。
“好。”
一步、两步……我们走得很慢,我有时脚步略有急促,却被那只手轻轻拉住,“你走慢点,别拉到腿了。”人群之中,有另一只手,默默拨开前方的同学。我感到呼吸从未如此的平稳。我可以没有顾虑的向前行走,感到了这几天前所未有的轻松。
风叫嚣着,枝叶胡乱在木干上拍打。
我向前走着。来自手腕的温热蔓延至全身。如春日暖阳般,悄悄漫上我的心头,驱散了周遭的凉意。我望向身旁的班长,莫名变得无比高大,挡住了凛冽的秋风。而班长仍然谨慎地一步步走着,时不时望向地面。
没有过多久,我们要来到了校门口。他轻舒一口气,与我告别,就向另一边跑去了。
我站在原地,愣住了。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他在身旁的画面,简单却又坚实。
我望向那个方向,班长的身影在眼里渐渐湿润,渐渐模糊。越来越模糊,后来只剩星星点点的光……
那光,不仅暖了彼时微凉的身体,便也成了记忆力一抹明亮。

作文六:窗外

请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习作:

我的窗,紧邻着书桌,倚着床。每每坐于桌前,提笔时,便能望见窗外。
对面的居民楼,一棵大树,一汪蓝天,便大体是能看到的全部了。若是凑近些,还能看到道路及路旁的灌丛。
终年的阳光扑洒下来,像片片薄薄的沙纸,在床沿泛滥,落在雪白的桌面上。 每到放学回家,我到书房写作业,偶尔会望向窗外。大多时候,天空还残余一些阳光,在居民楼间游走。若是中午放学,晴天时会非常耀眼。我到家后不久,小学生们也放学了,嬉笑着进了小区,在路面上跑跑跳跳。每到这时,我坐在窗台,望着窗外。太阳下一切亮闪闪的。几株大的芭蕉叶粼粼泛着光。男孩女孩一起走着,聊着,几个小男孩脚下还传着足球。恍惚间,那小小的足球上却有了我儿时的影子。那时的我,还很喜欢踢足球。操场上,楼道间,球跑的随心所欲,汗水顺脸颊滑落,瞬间融进衣领里。有些甩到空中,划出弧线,在地上砸出小水坑。模糊间,阳光渐渐变淡……
屋旁的大树,在风中轻轻笑着。
天要阴沉下来,云不要命地聚着。关好窗,静静等待雨的到来。一滴、两滴……
雨幕下的窗外,却又是另一种味道了。青涩的雨水悄然蔓延,浸润了整个小区。隐约间,几个行人打着伞在雨帘中行走。“吃了啊!”朴素的问好,铅注的是多年来交织的浓情。
转而又消失不见了。只望见枝条顺着水珠垂落,在橙红的水泥墙前摇曳,像钟摆般,一摆,一摆。没过多时,又看见搭上雨棚的电瓶车在雨里奔走。沿路划过水面,留下漾漾的水波,水花扑散的声响,是再温柔不过的哨音。
朦朦胧胧,殷殷切切。
似是回到小学时,瓢泼大雨的那天,奶奶骑着电驴,穿着肥大的雨衣,向着校门口“劈波斩浪”般驶来。略有佝偻的身姿,显得更加瘦小和倔强。只见闪着光的身影,在愈来愈小的雨里,却愈来愈湿润模糊。十几年,白了头,深了纹。拼力为孩子,却也无怨无悔。不知我那老老的小区,又有多少个这样的老人。
声音渐渐小了。蓦然,何处传来一声鸟鸣,伴有呼啦啦的振翅声。多时未见的阳光,像流水一样漫泻于天空。低垂的天空,忽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轻轻闪着光的枝头,上下摇晃着。摇啊摇,摇不散的,是时光磨散的温情。
静静倚在椅背上,望着自幼不曾多变的窗框,景色却悄然不同。可不变的,是那从窗外进来的,经年的沉淀下来的美好,岁岁年年,萦绕心间。

posted @ 2025-11-07 22:08  Befrepof  阅读(1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