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1.软检测试的目的(尽可能发现bug,提高软件质量)

  证明软件能够工作

  检测发现错误

  预防管理质量

2.软件的生命周期(prdctrm)

计划阶段(planning)-〉需求分析(requirement)-〉设计阶段(design)-〉编码(coding)->测试(testing)->运行与维护(running maintrnacne)

p:确定开发目标,功能,可行性,资源估计,计划

r:功能需求,性能需求,srs

d: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3.测试用例

用例编号     测试项目   测试标题   重要级别   预置条件   输入数据   执行步骤   预期结果

4.测试主要工作

测试环境搭建 测试设计(计划,用例,方案) 评审文档(各个阶段的文档) 测试执行 (记录bug)

5.cmmi 承包商软件工程能力评估

五级标准-初始级重复级 定义级 管理级 优化级

六级标准-未完成-已执行-已管理-已定义-定量管理-优化中

6.软件质量模型

 

 7.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边界值

有效等价用例尽量全部覆盖

无效等价用例每次覆盖一个

边界通过+1-1实现

因果判定法

1.规格说明以判定表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2.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3.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4.每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5.如果某一规则得到满足要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无关紧要。

 

正交试验法

方案:http://www.york.ac.uk/depts/maths/tables/orthogonal.htm

工具:allpairs

状态迁移法

1.画出状态迁移图
2.列出状态—事件表
3.通过状态迁移图出状态转换树
4.从状态转换树推导出测试路径
5.根据测试路径编写合法测试用例
6.编写非法测试用例

错误推测法

方法比较

使用各种测试方法
1.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经验表明用这种方法设计出测试用例发现程序错误的能力最强;
2.必要时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补充一些测试用例;
3.用错误推测法再追加一些测试用例,依靠经验;
4.如果程序的功能说明中含有输入条件的组合情况,则一开始就可选用因果图;
5.对业务流程场景清晰的系统,使用流程分析贯穿这个测试案例的过程;
6.检查已设计的测试用例的覆盖程度;
7.最后要考虑异常分析,在进行综合使用。

8.系统测试流程

测试计划-测试需求-测试用例-测试执行-测试缺陷管理-测试报告总结

 

系统测试流程

    需求分析〉测试方案〉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提交bug,回归测试)>测试报告

等价类边界值 输入框,规则多

因果图判定表 2个值,true or false

正交 取值多

状态迁移 

流程图

测试工程师理解

基于用户需求提交bug,提高软件质量

规划

bug 标题

bug 所属版本及模块

bug 严重程度(致命、严重、一般、提示)

bug 状态(打开、修改、挂起、关闭等)

bug 出现频率(必现、偶现、不可重现)

重现步骤:1.bug 出现环境(系统、浏览器)2.预期结果,实际结果3.操作步骤4.附件截图

bug生命周期

测试人员 测试经理 开发经理 开发  测试

    提交  审核  提交  修改  提交 

 

posted @ 2016-08-10 22:25  codeforu2  阅读(32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