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个人理解,适配器模式,就是适配器类实现了目标方法,有适配的类的引用,当调用了目标的方法,其实是调用了适配器的方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20:44 jesscia5 阅读(1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对于个人的理解来说,桥接模式就是有两个抽象类,其中一个类有另一个类的引用,然后对于两个抽象类的子类来说,就有了一种聚合的关系.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private Implementor imp; //约束子类必须实现该构造函数 public Ab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20:16 jesscia5 阅读(17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个人理解组合模式就是通过类似树的结构来存储对象,对于非叶子节点来说的话,每个对象里都会有一个list来保存对象下面的子节点(可以是Component节点,也可以是叶子节点)。对于叶子节点来说,没有List来存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9:44 jesscia5 阅读(12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我的理解上看来,代理模式与装饰器模式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代码实现上几乎是一样的,可能就是理解上面会有点不太一样,代理模式是委托代理对象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装饰器模式是带有功能装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9:41 jesscia5 阅读(10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我对于外观模式的理解就是,外观对象封装了一系列的操作,使用者不需要知道操作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7:27 jesscia5 阅读(9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个人理解: 享元模式就是实现了对象的复用,享元工厂里有一个hashMap用来存储key,value为对象,当从享元工厂拿对象的时候,会根据你的key,如果map里没有这个key,就new一个对象,如果有,直接拿,实现了对象的复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7:10 jesscia5 阅读(12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代理模式:某个代理对象和真实对象都实现同一个接口,代理对象有真实对象的引用,实现的业务还是有真实对象来完成,但是代理对象可以在实现业务加一些别的代码。 静态代理 public interface BuyHouse { void buyHouse(); } 定义一个接口 public class Bu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6:43 jesscia5 阅读(18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按照我的理解,责任链就是每个对象都含有自己下一个对象的引用. 当一个对象请求的时候,会根据要求找到正确的对象. public interface ILeave { String getName();//请假人姓名 int getNum();//请假天数 String getContent();//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5:48 jesscia5 阅读(11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迭代器模式是针对集合对象而生的,对于集合对象而言,肯定会涉及到对集合的添加和删除操作,同时也肯定支持遍历集合元素的操作,我们此时可以把遍历操作放在集合对象中,但这样的话,集合对象既承担太多的责任了,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中有一条就是单一职责原则,所有我们要尽可能地分离这些职责,用不同的类取承担不同的责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5:25 jesscia5 阅读(160) 评论(0) 推荐(0)
该文被密码保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12 15:05 jesscia5 阅读(0)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