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有感

读《曾国藩传》有感

\(~ ~ ~\)\(~ ~ ~\)曾国藩三十岁时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为“圣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自己一生,不为圣贤,便是浑浑噩噩的一生。而曾国藩也用一生的行动去实践去证明“做圣人”。
\(~ ~ ~\)\(~ ~ ~\)曾国藩是腐朽的大清王朝最后一位伟大的领航人。他一生出将入相,十年七迁,平起义,挽救黎民于战火,一心为国为民,晚年蓦然回首,却发现大江东流依旧,神州日颓不变。他的一生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京为官,敢于上书陈述国之弊病,丁忧在家仍为国出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没有实现“为万世开太平”之抱负,但这不是他的失败,而是这个腐朽政权的失败。
\(~ ~ ~\)\(~ ~ ~\)梁启超曾评价说“曾文正公,儒者也。”可见曾国藩乃儒家集大成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以天下为已任的远大理想、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是支撑他在困境中奋起的心灵动力,可以说曾圣人离不开理学,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位偶像也是曾国藩。“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觅榜样”,经世致用、推诚相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中国传统精神使得他从古人、从今人、从他人、从自身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寻求智慧,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他人,招贤纳才。
\(~ ~ ~\)\(~ ~ ~\)曾国藩是成功的“教育家”。天京克复前后,湘系“文武错落半天下”,其幕僚有为督抚,有为京中一、二品大员,而自称“门生长”李鸿章自当不用多说。对家中的兄弟、子女,曾国藩既是严格又慈祥,没有传统家长那样居高临下的作风,教育孩子多以鼓励为主,曾氏家族传承数辈仍然人才辈出,从《曾国藩家书》中我们仍能看出曾国藩对孩子的教育。
\(~ ~ ~\)\(~ ~ ~\)曾国藩一生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立功他救国家于危难,扶大厦之将倾;立德,他修身养性,严格自律,对理学登堂入室,造诣颇深;立言,他留下的语录家书仍令今人探寻。曾国藩并不是天资聪颖,反而才智平平,他曾七考秀才不中,被“悬牌批责”,但终其一生,出将入相,声名显赫,是为什么呢?笨鸟先飞,越是笨拙越努力,他曾说过:“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的人懂得勤奋,面对挫折抗打击能力强,逆商高;笨拙的人不会走捷径,遇事总会硬“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自己经历的挫折太少,因此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容易受到打击。就像我自己在中考前,放松了心态,总想着前几次考试还不错,就在模考前的复习中投机取巧,临时抱佛脚,最终导致在全县模考中名次一落千丈。通过这次的失败,我也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有半点松懈,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经过模考后的经验教训,我终于醒悟,拼命学习,才有了中考的优秀成绩。
\(~ ~ ~\)\(~ ~ ~\)做人当立德,立志应有恒。曾国藩曾用三十天戒烟,自三十岁学做圣人以来日日反省、天天坚持记日记和看书。可以说曾国藩成功的另一个秘籍是有恒。所以我们当志存高远且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到底。
\(~ ~ ~\)\(~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每天在日记中反省自我,后来创建湘军,大小战役,无论胜败,曾国藩也会反省总结,“九江大败”使曾国藩“大悔大悟”,完成中年变法。“悔生吉”,自省是曾国藩具备的又一项优秀品质。
\(~ ~ ~\)\(~ ~ ~\)曾国藩充分展现了“中国式力量”,他使清廷延续了六十年,却没能阻止近代中国的屈辱,神州大地生灵涂炭,他终究无法跳出历史的局限。
\(~ ~ ~\)\(~ ~ ~\)在近代中国的黑暗中,曾国藩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补天的女娲,他用一生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他的信仰。他用一生去证明,人的意志力所能到达的高度。曾国藩无望的努力,在人类精神征途上树立一座不得不让人肃敬的丰碑。

posted @ 2020-05-02 08:07  Allen_Gun  阅读(16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