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笔记16_有形之手

1. 有形之手

1.1. 市场竞争假象背后的暗潮涌动

1.1.1. 共谋

1.1.2. 行为歧视

1.1.3. 竞合关系

1.2. 线上市场呈现了一幅繁花锦簇、竞相争艳的火热场景

1.2.1. 包含了很多我们如今已离不开的竞争属性

1.2.2. 但在竞争市场的表象下,由算法驱动的新策略却使市场核心玩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受益者

1.2.3. 普通人的福祉则遭到损害

1.3. 对于部分商品和服务来说,人们并不需要获取全部知识就能做出消费决策

1.3.1. 在这类产品与服务市场,算法驱动的动态定价模式早已在前方等着我们

1.4. “价格管制”(pricere gulation)

2. 有效市场假说

2.1. 弱式有效市场假说

2.1.1. 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历史的证券价格信息

2.2. 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2.2.1. 价格已充分反映出所有历史信息和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

2.3. 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2.3.1. 市场价格已充分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的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已公开的信息,也包括未公开的信息

3. 看不见的手

3.1. “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3.2. 市场呼声从价格管制过渡到了推崇自由市场哲学

3.3. 当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西方世界社会阶层固化、裙带资本主义不改傲慢自大本性的现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时,“看不见的手”的魅力也不免有所减退

3.4. 即便自觉资本主义(Conscious Capitalism)和共同价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大多数政策制定者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市场的拥趸

3.4.1. 政府干预的“误报成本”要远高于政府放弃干预所带来的“漏报成本”

3.5. 竞争机制也不再是左右企业商业决策的隐形力量

4. 数字化的手

4.1. 当“数字化的手”取代了无形的手,这也昭示了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的动态变化

4.1.1. 统一定价时代将走向没落

4.2. 在数字化程度攀升的市场环境中,定价算法大行其道,网络聚合、算法与数据库为潜在的高协作性竞合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2.1. 人类编写出了算法,并名义上操控着算法

4.2.2. 警醒世人重视监管措施或行政干预可能会给新技术和动态市场带来的抑制性作用

4.3. 在数字化市场环境中,卖家开出的价格究竟是他们几轮拼杀后的完全竞争价格,还是由“数字化的手”捏造出的假象?

4.3.1. 在人为操纵的数字化世界里,障碍与市场失灵也不时发生

4.3.2. 我们不可能在每个市场中都明显察觉“数字化的手”取代自由市场竞争机制的现象

4.3.3. 在市场中无基准价格可以参考的情况下,价格的偏离幅度远没有很夸张

5. 信息聚合与竞争

5.1. 市场竞争机制正在发生演变

5.1.1. 以分析、聚集和存储数据为特征的数字化市场环境改变了信息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5.1.2. 在由数据驱动的市场环境中,算法对我们的行为数据(如生活喜好、认知偏见、保留价格)进行收集与处理,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到了日后的交易过程中

5.2. 价格是由消费者需求与市场供给共同决定

5.2.1. 需求量越高,供给量越低,则价格越高

5.2.2. 需求量越低,供给量越高,则价格越低

5.3. 人类知识的不可避免的缺陷,以及由此产生的围绕知识展开的不断交流和获取的需要

5.3.1. 哈耶克

5.3.2. 如果真的有人对经济学界定义的所有“数据”了解得一清二楚,那么竞争行为反而成了一件多此一举的事

5.3.3. 只有当竞争的结果无法预测,甚至与所有人为之努力而渴望达成的结果相违背时,竞争的意义才得以凸显

5.4. 在数字化环境中,那些极度分散、高度相关、前后依存的碎片化数据能否被聚合起来,被打造成完整的、具备参考价值的信息,从而为人们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

5.5. 伴随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进展,经济学科的诸多难题,比如经济预测、管理与规划、资源分配等,都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5.5.1. 苏联经济学家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Leonid Kantorovich)

6. 中心辐射式共谋场景

6.1. 算法不仅为共享出行平台优步提供了一个基准价格,它还是决定何时/何地提价、提价幅度、存续期限长短等诸多问题的主脑

6.1.1. 优步那“上帝视角”般的监控系统清楚地掌控着司机与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算法将根据收集到的实时数据来进行动态调价

6.2. 在这个供给者众多的市场,优步的溢价究竟是市场中的完全竞争价格,还是由算法制造的幻觉?

6.3.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优步的算法提高了用户的乘车支出,这是“看不见的手”在施加力量,还是由优步操纵的“数字化的手”在作祟?

6.4. 从理论上讲,价格的飙升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司机上路,另一方面还会降低消费者需求,从而促使价格回归基准水平

6.4.1. 优步声称自己的抬价行为完全是一种顺应市场供需变化的做法

6.4.2. 优步似乎成为完全竞争价格的决定者,令需求与供给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交汇

6.5. 优步的那套说辞并没有得到统计数据的支持

6.5.1. 抬价反倒促使“‘现役’优步司机涌进了打车需求更为密集的地区,转而令其他地区的叫车用户需要付出更长的等待时间与出行费用

6.5.2. 由于供需关系算法无法契合自身的运载能力、情绪变化和动机,所以在面对溢价时,他们往往不受影响

6.6. 市场价格是由算法来拍板定夺

6.6.1. 当“数字化的手”开出的价格高于无形之手的自发调节结果时,竞争对手有可能选择追随前者开出的价码

6.6.2.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无从知晓高涨的价格是定价算法的“作品”还是市场供需变化的自然结果

6.7. 不妨把优步看作其自身平台上的价格监管者

6.7.1. 如果市场中不乏竞争替代品,那么无形之手就总能对优步施加影响

6.7.2. 一旦优步成为市场支配力量,打着市场出清价格的幌子,溢价策略会使优步和司机赚取超额回报,而这一切都以牺牲用户福利为代价

7. 超级平台

7.1. 如果说优步已经掌握了求解市场出清价格的所有知识,那么其他超级平台又何尝不是如此

7.1.1. 追随优步溢价策略的诸多商家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声称自己是在运用大数据手段求解市场出清价格

7.1.2. 他们所谓的市场出清价格有可能高于完全竞争价格

7.2. 超级平台的崛起似乎昭示着它们对知识(或说信息)的充分掌握已令其能够达成自己设定的经营目标

7.3. 由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如优步)、超级平台(如谷歌、脸书、苹果和亚马逊)展开的数据收集行为或许会打造出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它的主导者既不是政府官僚,也不是企业CEO,而是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

8. 监管的回流

8.1. 只要政府可以获取消费者的行为数据以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后哈耶克时代的价格管控或许可行

8.2. 智利政府启动了一个被称作“协同控制工程”(Project Cybersyn)的庞大计划

8.2.1. 协同控制工程计划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它曾成功化解了1972年大罢工导致的食品短缺危机

8.2.2. 由于它的“反射弧”过长,导致政策有效性大为减弱

8.2.3. 效用的发挥还严重依赖于工厂生产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可是这些因素都不是一个信息技术网络所能把控的

8.3. 如果一座城市的政府可以决定公共停车场的市场出清价格,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期待明智监管的回流

8.3.1. 广泛接纳由数据驱动的动态定价方法

9. 看不见的边界

9.1. 为社会中的流行风尚定价并非易事

9.1.1. 为高级定制服装等异质产品定价仍然是一道相当考验算法的难题

9.2. 难题始终在于数据获取

9.2.1. 我们既做不到获取所有数据,也无力对全部已知信息进行数字化改造与处理

9.2.1.1. 并不意味着计算机算法的处理速度能够与之保持同步

9.2.2. 即便我们已获取了所有数据,但残缺拼图上的某个碎片仍旧散落在世间的某个角落,令我们无法对事情有一个全然的掌握

9.3. 企业与政府机构能够做到为机器学习提供充足的信息与验证场景吗?

9.4. 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9.4.1. 乔布斯

9.4.2. 无法准确估量由新技术派生出的新产品的市场需求

9.5. 经济上的监管措施将引发特殊利益群体的游说行为

9.5.1. 有时为了一己私欲,它们不惜牺牲社会福祉

9.6. 除了不完全信息和监管俘获风险,政治短视与社会公众问责的缺位都有可能令政府在采取反垄断执法行动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毕竟政府无须像私营企业那样承担所有错误行动所带来的后果

9.6.1. 他们有可能无法充分掌握并客观预测市场动态

posted @ 2024-03-21 07:05  躺柒  阅读(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