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

IP通信原理14

摘要: TCP中的拥塞控制: 通过窗口机制绝对发送或接收端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 窗口的大小=minimum 接收窗口:由接收端可用的缓存空间决定 拥塞窗口:由网络为避免拥塞而确定的值 拥塞窗口的确定: 慢开始:指数增大 拥塞避免:加法增加 拥塞检测:乘法减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20:02 ZHANGAOY 阅读(4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13

摘要: 协议(8位)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检验和:16bits,差错检测。只检验首部,数据部分由高层协议校验无需重复检验数据部分。缩短了路由器转发分组时的处理时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19:49 ZHANGAOY 阅读(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12

摘要: TTL:8bits 分组寿命:防止路由成环时,IP被无限次转发发生网络拥塞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用来限制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存活时间。占一个字节,单位0-255,秒。 TTL实际:源和目的之间的路由器个数(跳数) 路由器转发时将TTL值减1,TTL值为零时丢弃该分组 没有彻底解决数据报的投递问题,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19:43 ZHANGAOY 阅读(7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11

摘要: 片偏移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片偏移以8个字节为偏移单位。MTU,最大传输单元。当一个数据报较大无法使用一个帧传输时,IP模块要把它分成多个较小的片,并为各个分片构造一个单独的IP数据报。 当同意数据报的各个分片到达目的主机后,IP模块要将其重组,然后才能向上层交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19:31 ZHANGAOY 阅读(7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10

摘要: 总长度--占16位,单位为字节首部长度+数据长度,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MTU。标识占16位,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产生数据报的标识,源站每发送一个分组,标识值+1。标志占3位,标志字段的最低位是MF。MF=0表示最后一个分片。标志字段中间的一位是DF。只有当DF=0时才允许分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19:25 ZHANGAOY 阅读(9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9

摘要: IP协议。版本--占4位,指IP协议的版本。IP协议存在两个版本:IPv4和IPv6,目前的版本为4,无论是主机还是路由器,在收到一个IP数据报时,首先要检查版本字段,以便选择相应的IP协议模块来进行处理。首部长度--占4位。以4字节为单位,取值:5-15。区分服务--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18:12 ZHANGAOY 阅读(8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8

摘要: 推送数据PSH位:将PSH位置为1表示发送端TCP不需要等待窗口被填满,每创建一个报文段就立即发送。 紧急数据URG位:发送程序希望某一块数据不按字节流顺序读出。紧急指针一定义了紧急数据的结束和正常数据的开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01:38 ZHANGAOY 阅读(7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7

摘要: TCP连接管理。面向连接的传输需要3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TCP连接的管理就是使传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都能正常的进行。三次握手过程,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服务器告诉自己的TCP已经准备好接受连接,称为被动打开请求。客户程序发出请求叫做主动打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01:27 ZHANGAOY 阅读(7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6

摘要: 选项字段--长度可变。TCP最初只规定了一种选项,即最大报文段长度MSS。填充字段--这是为了使整个首部长度是4字节的整数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01:01 ZHANGAOY 阅读(7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IP通信基础5

摘要: 窗口字段--占2字节,用来让对方设置发送窗口的依据,单位为字节。检验和--占2字节。检验和字段检验的范围包括首部和数据这两部分。在计算校验和时,要在TCP报文段的前面加上12字节的伪首部。紧急指针字段--占16位,指出在本报文段紧急数据共有多少个字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21 00:54 ZHANGAOY 阅读(8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