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小知识点之闭包
什么是闭包
-
一个函数和它所捕获的变量\常量环境组合起来,称为闭包
-
一般指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函数
-
一般它捕获的是外层函数的局部变量\常量
-
-
可以把闭包想象成是一个类的实例对象
-
内存在堆空间
-
捕获的局部变量\常量就是对象的成员(存储属性)
-
组成闭包的函数就是类内部定义的方法
-
- 示例
我们有一个函数 sum
// 函数 func sum(_ v1: Int, _ v2: Int) -> Int { v1 + v2 } // 使用 sum(10, 20)
如果用闭包表达式定义一个函数
var fn = { (v1: Int, v2: Int) -> Int in return v1 + v2 } // 使用 fn(10, 20)
当然了,也可以
{ (v1: Int, v2: Int) -> Int in return v1 + v2 }(10, 20)
总结起来就是
{ (参数列表) -> 返回值类型 in 函数体代码 }
闭包表达式的简写
我们定义如下的函数 exec ,它接收三个参数,分别为两个Int 和一个函数,而且这个函数,接收两个Int 参数,返回一个Int结果,exec 的作用就是,把前两个参数传给第三个参数(也就是函数)去执行,然后结果打印出来
func exec(v1: Int, v2: Int, fn: (Int, Int) -> Int) {
print(fn(v1, v2))
}
如果用闭包表达式来定义的话
// 闭包表达式 exec(v1: 10, v2: 20, fn: { (v1: Int, v2: Int) -> Int in return v1 + v2 })
当然了,我们可以省略很多,如下
省略参数类型 因为swift可以自己推断类型exec(v1: 10, v2: 20, fn: { v1, v2 in return v1 + v2 })
-
return 也可以省略exec(v1: 10, v2: 20, fn: { v1, v2 in v1 + v2 })
- 省略掉参数列表,用$0代表第0个参数,$1代表第1个参数
exec(v1: 10, v2: 20, fn: { $0 + $1 })
- 终极省略
exec(v1: 10, v2: 20, fn: +)
尾随闭包
-
如果将一个很长的闭包表达式作为函数的最后一个实参,使用尾随闭包可以增强函数的可读性
- 尾随闭包是一个被书写在函数调用括号外面(后面)的闭包表达式
有如下的函数 闭包表达式作为函数的最后一个实参
func exec(v1: Int, v2: Int, fn: (Int, Int) -> Int) { print(fn(v1, v2)) }使用尾随闭包为
exec(v1: 10, v2: 20) { $0 + $1 }
- 尾随闭包是一个被书写在函数调用括号外面(后面)的闭包表达式
- 如果闭包表达式是函数的唯一实参,而且使用了尾随闭包的语法,那就不需要在函数名后边写圆括号
// 这个闭包表达式是函数的唯一实参 func exec(fn: (Int, Int) -> Int) { print(fn(1, 2)) }
可以使用尾随闭包如下
// 使用尾随闭包如下三种都可以 exec(fn: { $0 + $1 }) exec() { $0 + $1 } exec { $0 + $1 }
尾随闭包实战
-
系统自带的排序
假设我们有个包含Int元素的数组,想对立面的元素进行排序
func numberSort() { var arr = [6, 8, 1, 10] arr.sort() print(arr) //[1, 6, 8, 10] } numberSort()
查看官方对sort的源码为
// 官方代码 func sort(by areInIncreasingOrder: (Element, Element) -> Bool)
-
自定义排序
假如我们想自定义排序
/// 返回true: i1排在i2前面 /// 返回false: i1排在i2后面 func cmp(i1: Int, i2: Int) -> Bool { // 大的排在前面 return i1 > i2 }
使用的时候
var nums = [6, 8, 1, 10] nums.sort(by: cmp) print(nums) ///[10, 8, 6, 1]
- 用尾随闭包书写
上面的代码
可以写成
nums.sort(by: { (i1: Int, i2: Int) -> Bool in return i1 > i2 })
也可以等价于下面几种
nums.sort(by: { i1, i2 in return i1 > i2 }) nums.sort(by: { i1, i2 in i1 > i2 }) nums.sort(by: { $0 > $1 }) nums.sort(by: > ) nums.sort() { $0 > $1 } nums.sort { $0 > $1 }
忽略参数
Swift中,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对于参数不做处理,可以用 下划线 _ 来代替
例如下面的闭包
func exec(fn: (Int, Int) -> Int) { print(fn(1, 2)) } print(exec{_,_ in 100 }) // 100
自动闭包
自动闭包:
1.自动闭包顾名思义就是自动创建一个闭包用来包裹一个表达式,这种闭包不接受任何参数,当闭包被调用时,返回包裹在闭包中的表达式的值
2.自动闭包让你能够延迟求值,因为直到你调用这个闭包,代码段才会被执行
3.这种便利语法让你能够省略闭包的花括号,用一个普通的表达式来代替显式的闭包
-
函数
假设我们定义一个这样的函数,要求 如果第1个数大于0,返回第一个数。否则返回第2个数
func getFirstPositive(_ v1: Int, _ v2: Int) -> Int? { return v1 > 0 ? v1 : v2 } //调用 getFirstPositive(10, 20) // 10 getFirstPositive(-2, 20) // 20 getFirstPositive(0, -4) // -4
现在假如说,我们这么传入的话
func getNum() -> Int { // 这里每次都执行 let a = 100 let b = 200 return a + b } func getFirstPositive2(_ v1: Int, _ v2: Int) -> Int? { return v1 > 0 ? v1 : v2 }
getFirstPositive2(10, getNum())
-
改成函数类型的参数
因为第一个参数已经是10 大于0了,第二个参数,也就是getNum() 根本没必要去执行,浪费性能,所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做到,当第一个参数不满足时候,才去执行getNum()呢?答案是有的
// 改成函数类型的参数,可以让v2延迟加载 func getFirstPositive2(_ v1: Int, _ v2: () -> Int) -> Int? { // 这里判断 v1 > 0 不会调用 v2() return v1 > 0 ? v1 : v2() } getFirstPositive2(10, { // 第一个参数大于0的时候,这里不会执行 let a = 100 let b = 200 return a + b })
-
改进
如果改成这样写就报错了
// 改成函数类型的参数,可以让v2延迟加载 func getFirstPositive2(_ v1: Int, _ v2: () -> Int) -> Int? { // 这里判断 v1 > 0 不会调用 v2() return v1 > 0 ? v1 : v2() } getFirstPositive2(10, 20) //报错 Cannot convert value of type 'Int' to expected argument type '() -> Int'
因为需要的是() -> Int类型,给的是Int
我们可以写成下面两种都可以
/ 改成函数类型的参数,可以让v2延迟加载 func getFirstPositive2(_ v1: Int, _ v2: () -> Int) -> Int? { // 这里判断 v1 > 0 不会调用 v2() return v1 > 0 ? v1 : v2() } getFirstPositive2(10, {20}) getFirstPositive2(10) {20}
-
@autoclosure
上面的也可以用自动闭包技术
func getFirstPositive3(_ v1: Int, _ v2: @autoclosure () -> Int) -> Int? { return v1 > 0 ? v1 : v2() } //这里v2传的虽然是20,但是函数定义中v2为自动闭包,根据自动闭包的特性,系统在编译时就会自动创建无参数值的闭包函数包含20,传递给getFirstPostive3函数。 getFirstPositive3(-4, 20)
-
需要的注意点:
-
为了避免与期望冲突,使用了@autoclosure的地方最好明确注释清楚:这个值会被推迟执行
-
@autoclosure 会自动将 20 封装成闭包 { 20 }
-
@autoclosure 只支持 () -> T 格式的参数 @autoclosure 并非只支持最后1个参数
-
空合并运算符 ?? 使用了 @autoclosure 技术
-
有@autoclosure、无@autoclosure,构成了函数重载
-
逃逸闭包
逃逸闭包:
一个传入函数的闭包如果在函数执行结束之后才会被调用,那么这个闭包就叫做逃逸闭包。通俗点讲,不在当前方法中使用闭包,而是在方法之外使用定义函数的参数为逃逸闭包时,只需要在参数名之前标注
@escaping,用来指明这个闭包是允许“逃逸”出这个函数的将一个闭包标记为
@escaping意味着你必须在闭包中显式地引用self
- 示例:
var result: ()->Void = {} var str = "" ///逃逸闭包 func showA(closure: @escaping () -> Void) { result = closure } ///普通闭包 func showB(closure: () -> Void) { closure() } func doSomething() { showA {str = "我是逃逸闭包"} showB {str = "我是普通闭包"} } doSomething() print(str) //我是普通的闭包 result() print(str) //我是逃逸的闭包
- 打印结果:
我是一个普通的闭包 我是一个逃逸闭包 - 总结:
逃逸闭包是在函数执行之后再执行,于是这段代码最后输出“我是逃逸的闭包”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