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恐后害死人,同等分配比人品
大年将至,大量务工人员返乡,一张火车票长期以来一直是返乡人员的一块心病,而今年学生流,务工人员返乡流的汇合,更加是一票难求,而我也是其中之一。在这连续几天的电话、互联网订票屡屡失败之后,我不得不对电话、互联网订票系统心存报怨。每天大量的人在不停的拨打电话,登录网站,但很多的人员都是无功而返,甚至连进入订票系统的机会都没有。而铁路订票系统也表示压力很大,网上订票系统几度瘫痪。对于这些电话订票、网上订票的人员,其实大家都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在不断的重试,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的开始受理时间,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尝试,也就是说订票人员做这种操作,本身就是一种白费心机的事情。经个人总结,当前火车票预售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1. 由于订票需求量远远大于软件系统所能支撑的并发数,而谁最先进到这个系统,谁就最有机会订到票,所以大家都想在车票开始预售的时候提前或第一时间进入预售系统,所以这段时间电话、网上订票系统的请求量非常高,以至于几个小时都无法降下来,这时能否进入系统完全得靠运气。
2. 车票需求量不明确,只有等春运完才能统计得知,这也就是说没办法预知需求,动态调整运力。只有到车票卖不出去了,才知道达到饱和(当然这种事情几乎不会发生)。
3. 网上订票限时支付给预售带来很大的麻烦,现在的流程是先确认有票才开始支付,但支付过程中由于银行与预售系统数据交互存在延时,最终会导致支付完了,票却因超出支付时间已经解锁已售出。
4. 受订票人员的电话手机线路,网络速度,操作熟练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订票的成功率。
5. 大量浪费订票人员的时间,影响工作。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系统的问题呢?作为一民普普通通的软件系统设计人员,本人做出如下假想:
1. 电话订票:随时通过电话提交订票请求,只是请求,不实时告知订票结果。是否订票成功可通过短信通知,电话、短信查询、网上查询等方式得知,得知订票成功后在规定时限去取票。预订时可以选择指定车次,席别,日期(成功机率相对要低一些),也可以让系统随机指定。
2. 网上订票:随时通过网上提交订票请求,只是请求,不实时告知订票结果。是否订票成功可通过短信通知,电话、短信查询、网上查询等方式得知,得知订票成功后在规定时限去取票。预订时可以选择指定车次,席别,日期(成功机率相对要低一些),也可以让系统随机指定。
3. 既然网上预订可以进行网上支付,何不做成类似于支付宝、财富通的方式,让预订者先把订票的款项先通过网上银行打入预订系统中的个人资金帐户,车资预订成功的,如资金帐号资金余额足以支付,则直接扣除;不足以支付的,通知预订者限期补足金额手动支付;资金帐户中的余额,用户可以提现到指定银行帐号或去窗口领取。对于有足够的预付资金的预订者,可相应提高订票优先级。
4. 增加移动终端预订提交、查询、支付软件,预订者可通过手机上网提交预订请求并可选择支付,并可查询预订结果。
5. 代售点提供网上订票受理业务,对于那些不懂上网、电话订票的务工人员,可以选择到代售点预订,支付合理的手续费。
6. 预售系统每天适时对已提交的订票请求做车票分配操作,根据客户请求制订一个优先级规则,同一优先级的做随机抽取,不管提交时间先后,享受同等优先级别,这样可以防止争先恐后所带来的瞬时的并发数过大。最终把预订结果通知到订票者并提供到电话,短信、网上查询系统。对于未能分配到车票的预订者根据预订者当时提交的是自动放弃还是继续等待机会或延后,如果是继续等待或延后,那下一次分配的时候可同等获得分配的机会。
7. 对于订票成功不取票的,记录下该证件号的信用等级,下次分配时降低其分配机率。
8. 由于电话和网上预订都是提前提交了需求,这样可以方便的统计车票的需求量,适时调整运力,增加车票数量。
如果预售系统照这样设计,那么只要你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了预订请求,你所享受的订票成功的机率都是同等的。再也不用争先恐后以至于电话、网络系统爆棚。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