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QL 性能优化的面试或实战场景中,时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不要在 WHERE 条件里对列使用函数。”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今天我们就从执行原理出发,结合案例来理解这个问题。

一、问题引入

假设有一张用户表:

CREATE TABLE users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created_at DATETIME

);

--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

(1, 'Tom', '2023-01-10 09:30:00'),

(2, 'Alice', '2023-02-01 15:20:00'),

(3, 'Bob', '2023-03-05 11:20:00');

如果我们想查询 2023-02 之后注册的用户,很多人会写: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MONTH(created_at) >= 2;

这看似没问题,但性能却很差。

二、函数对索引的影响

SQL 的执行优化器依赖 索引 来加速查询。

假如在 WHERE 子句中直接对列应用函数,比如 MONTH(created_at),数据库必须逐行计算函数结果,接着再比较条件。这会导致 索引失效,最终变成全表扫描。

换句话说:

WHERE 列 = 值 → 可以用索引。

WHERE 函数(列) = 值 → 索引失效,性能骤降。

三、优化写法

把计算提前。就是正确的写法是:避免对列启用函数,而

例如上面的查询,可以改成: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created_at >= '2023-02-01 00:00:00';

这样数据库能直接使用 created_at 的索引范围扫描,效率大大提升。

再比如想查名字长度为 3 的用户:

错误写法: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LENGTH(name) = 3;

优化写法: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name >= 'aaa' AND name < 'aaaa';

列上。就是思路就是:把函数计算转移到常量上,而不

四、实际建议

1. 避免函数包裹列

如 WHERE YEAR(date_col) = 2023 改写成 WHERE date_col BETWEEN '2023-01-01' AND '2023-12-31'。

2. 善用范围条件

BETWEEN、>=、< 通常比函数截取更高效。

3. 确认索引生效

使用 EXPLAIN 分析执行计划,确保 SQL 走索引而不是全表扫描。

4. 在必要时使用函数索引

部分数据库(如 MySQL 8.0 的函数索引、Oracle 的函数索引)允许对函数结果建索引,但一般场景下还是推荐避免函数计算。

五、总结

在 WHERE 条件里使用函数,往往会导致 索引失效,查询性能下降。

优化思路是 提前计算常量,把函数逻辑转移到等号右边或用范围条件代替。

倘若确实需要函数,行考虑 函数索引,但这不是常规手段。

一句话总结:

为了保证这一点。就是SQL 优化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 让索引能被用到,而在 WHERE 子句里少用函数,就

posted on 2025-10-01 11:51  lxjshuju  阅读(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