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公开课有感
2025年4月22日 近日观摩公开课有感:
近日观摩公开课有感:
-
上课的内容一定要简单,简单再简单,甚至可以精确到一整节课只讲一个知识点,且之前没有上过的;
-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设计方法组织形式尽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自己思考、自己实践、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升华,老师一定一定尽量要少讲,学生要多探究。
-
语音语调一定要铿锵有力,不借助小蜜蜂也能够声音响亮。
-
基于上述,教师需要做好的是:
-
把握好课堂节奏,一节课40分钟能够有完整的教学流程;
-
控制好课堂纪律,不要出现违纪扰乱班级课堂秩序的行为;
-
精确把握组织好本节课程的每个流程:
- 为什么要进行该流程?
- 该流程的重难点在哪里9op?
- 怎么设计该流程能够使得课堂有更多互动,或者学生真正 能够有所收获?
- 经过该流程后学生能够收获什么或者经过该流程后想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
-
要多磨课,多和其他老师进行讨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把不懂的听课老师也能让他们能够听懂,有所收获。因此,在公开课之前可以给其他讲解这东西的原理,询问是太简单还是太难了。
-
教师教案是教案,学案是学案,两者不能混在一起,学案可以是安排学生做哪些任务,学到什么,掌握什么。
-
课程组织有多种形式:
- 以视频导入,先讲知识点,再讲操作,再学生练习实践,提交结果,评价总结;(缺点: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点?学生不清楚)
- 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导入部分抛出一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生首先基于已有知识先尝试实践练习解决该问题,然后收集尝试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以此揭露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重难点。把一个大问题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再前期课程设计的时候,最好就是一个大问题拆解为一个重难点问题 + 若干(一到两个)基本问题,再通过讲解或者其它形式的手段突破该重难点,突破后,学生再次完整的解决该情境问题,提交结果,评价总结。
- 以实现某个项目为导向,先向学生演示项目构建好的基本雏形,如PS、Flash等实现作品的课程,先向学生演示一遍流程,学生开始制作,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开始进一步讲解,然后学生再次完善,作品提交,结果评价。
-
视频导入也好,使用学案也好,借助平台也好,还有什么探究一、探究二、活动一、活动二这些都是你想要实现突破重难点的“手段”。
- 这些手段用的好,课程氛围活跃、学生能够被调动起来,同时也能够让听课老师能够感受到这种氛围,那应该就问题不大了。
- 评价总结环节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总结出相关知识点或者完成出相关作品(比基本要求丰富、有自己元素的作品,而不是跟着老师依样画葫芦的作品)就可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