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场场长

本博客主要摘录python相关的知识,欢迎参阅。

导航

python关键字 -- with

http://hi.baidu.com/kxw102/item/fb05532a9362dbc7ef10f150

python with用法

http://blog.csdn.net/largetalk/article/details/6910277

 

with从Python 2.5就有,需要from __future__ import with_statement。自python 2.6开始,成为默认关键字。在What's new in python2.6/3.0中,明确提到:
The ‘with‘ statement is a control-flow structure whose basic structure is:
with expression [as variable]:
with-block
也就是说with是一个控制流语句,跟if/for/while/try之类的是一类的,with可以用来简化try finally代码,看起来可以比try finally更清晰。
with obj 语句在控制流程进入和离开其后的相关代码中,允许对象obj管理所发生的事情。执行with obj语句时,它执行obj.__enter__()方法来指示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上下文。当控制流离开该上下文的时候,它就会执行obj.__exit__(type, value, traceback)。

这里新引入了一个"上下文管理协议"context management protocol,实现方法是为一个类定义__enter__和__exit__两个函数。with expresion as variable的执行过程是,首先执行__enter__函数,它的返回值会赋给as后面的variable,想让它返回什么就返回什么,只要你知道怎么处理就可以了,如果不写as variable,返回值会被忽略。然后,开始执行with-block中的语句,不论成功失败(比如发生异常、错误,设置sys.exit()),在with-block执行完成后,会执行__exit__函数。这样的过程其实等价于:
try:
执行 __enter__的内容
执行 with_block.
finally:
执行 __exit__内容
只不过,现在把一部分代码封装成了__enter__函数,清理代码封装成__exit__函数。
我们可以自己实现一个例子:
import sys
class test:
def __enter__(self):
print("enter")
return 1
def __exit__(self,*args):
print("exit")
return True
with test() as t: print("t is not the result of test(), it is __enter__ returned")
print("t is 1, yes, it is {0}".format(t))
raise NameError("Hi there")
sys.exit()
print("Never here")
注意:
1,t不是test()的值,test()返回的是"context manager object",是给with用的。t获得的是__enter__函数的返回值,这是with拿到test()的对象执行之后的结果。t的值是1.
2,__exit__函数的返回值用来指示with-block部分发生的异常是否要re-raise,如果返回False,则会re-raise with-block的异常,如果返回True,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
符合这种特征的实现就是符合“上下文管理协议”了,就可以跟with联合使用了。
as关键字的另一个用法是except XXX as e,而不是以前的except XXX,e的方式了。
此外,还可以使用contextlib模块中的contextmanager,方法是:
@contextmanager
...yield something...

的方式,具体需要看看文档和手册了。

 

 

有一篇详细的介绍在:http://effbot.org/zone/python-with-statement.htm

 

我简单翻译一下其中的要点:

如果有一个类包含 __enter__ 方法和 __exit__ 方法,像这样:
class controlled_execution:
def__enter__(self):
set things up
return thing
def__exit__(self, type, value, traceback):
tear things down
那么它就可以和with一起使用,像这样:

with controlled_execution() as thing:
some code
当with语句被执行的时候,python对表达式进行求值,对求值的结果(叫做“内容守护者”)调用__enter__方法,并把__enter__
方法的返回值赋给as后面的变量。然后python会执行接下来的代码段,并且无论这段代码干了什么,都会执行“内容守护者”的__exit__
方法。

作为额外的红利,__exit__方法还能够在有exception的时候看到exception,并且压制它或者对它做出必要的反应。要压制exception,只需要返回一个true。比如,下面的__exit__方法吞掉了任何的TypeError,但是让所有其他的exceptions通过:

def__exit__(self, type, value, traceback):
return isinstance(value, TypeError)

在Python2.5中,file object拥有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前者仅仅是返回object自己,而后者则关闭这个文件:
>>> f = open("x.txt")
>>> f
<open file 'x.txt', mode 'r' at 0x00AE82F0>
>>> f.__enter__()
<open file 'x.txt', mode 'r' at 0x00AE82F0>
>>> f.read(1)
'X'
>>> f.__exit__(None, None, None)
>>> f.read(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ValueError: I/O operation on closed file
这样要打开一个文件,处理它的内容,并且保证关闭它,你就可以简简单单地这样做:
with open("x.txt") as f:
data = f.read()
do something with data

我的补充:
数据库的连接好像也可以和with一起使用,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以下内容:
conn = sqlite.connect("somedb")
with conn:
conn.execute("insert into sometable values (?,?)",("foo","bar"))
在这个例子中,commit()是在所有with数据块中的语句执行完毕并且没有错误之后自动执行的,如果出现任何的异常,将执行rollback()
操作,再次提示异常

posted on 2012-07-17 23:24  飞机场场长  阅读(188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