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始关注了一下智慧城市方面的进展,一方面是翻了翻名为《智慧城市——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的书,另一方面是日前由建设部指导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召开,会上仇部长提到了建设部角度的智慧城市是什么。由此看出,中国目前的智慧城市理念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关于智慧城市的概念,之前总是有争议的,一部分从纯粹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入了物联网的成分,来解释智慧城市的概念,还有一部分,完全从纯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诠释涵盖经济社会生态人文各个层面在内的智慧城市。其实这两个层面的理解都有偏颇,第一个层面的理解过于技术化,虽然智慧城市的提出最开始是信息化推动,但最终的落脚点并不是信息化本身,否则就还是应该归入数字城市的范畴,而第二个层面的理解又太高,虚高到无法落实和实操,反而不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而最恰当的理解应该是介于二者之间,以信息化切入,以社会化智能化服务为落脚点,以诚实的智慧发展为终极目标。

 

在这方面,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其中既有对智慧城市技术的解读,也有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即具体应用的介绍,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智慧城市体系,目前市面上关于智慧城市的书慢慢多起来了,但从体系上讲,我认为这本书最为完整。其中对智慧城市本身的内涵理解就考虑到了从信息化本身到城市智慧发展的各个层面。另外,书中关于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以及智慧城市运营模式的内容非常重要。其中评价体系所涉及的各个专项绩效评估指标往往就是智慧城市所需要的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而关于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的内容是地方政府和企业最关心也是智慧城市建成与否最重要的基础,书中对每一种智慧城市项目和方案的具体投资运营的主体和模式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使得这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结合这本书么,再看一看仇部长在首届中国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的讲话,非常的精彩。仇部长提到了建设部视角下的智慧城市是用智慧的方法推进城镇化发展,更多的是从这个角度倡导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这里不是单单的讲技术层面的事情,而是当做一个生态系统整体来看待城市的“智慧化”管理与建设,是以智慧城市为突破口,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促进城市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与产业结构调整、民生保障、行政治理的范畴挂钩之后,里面可做的文章就太多了。建设部的这一提法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政府层面定下了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一提法本身是非常有高度的。仇部长提出要在3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第一,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角度,系统谋划城市的发展。第二,从有效的可执行的角度来分析,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可执行、可落实、可检验、可考核。第三,要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思考,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另外也提到了要在若干个城市进行试点示范。这会给地方发展将带来新一轮的机遇,与之前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示范相比,这种试点将会是真正的智慧城市的系统实验。

 

其实我最关注的倒不是智慧城市的具体应用,这些类似于智慧医疗智慧交通之类的应用,终究讲随着技术的发展走向成熟,而我最感兴趣也最期待的就是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理念和应用的核心体现,它所描绘的是智慧城市的最终蓝图。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伸展开便是整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或者叫国家智慧基础设施的顶层设计,这将在未来构成国家行政管理和民生保障的真正的核心支撑和服务。

 

 最后附上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智慧城市的内涵:管理导向型、产业导向型、民生导向型、品牌导向型。 

 智慧城市核心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增强现实、数据融合、数据清洗、空间信息格、泛在网、无标签的识别。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市政设施类(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管理、智慧节能)、公共服务类(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类(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环保、智慧食品药品安全) 、产业发展类(智慧产业、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智慧旅游)

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模式:政府自建自营、服务外包、建设转移、商业建设运营、特许经营。

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阶段:构建泛在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管理和运行的智慧化可视化和精准化;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构建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管理机制、建立智慧城市指标考量机制、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建立重大工程带动智慧城市全面建设机制、构建智慧城市市场化运作机制。 

 

 

posted on 2012-07-26 20:16  张进洁  阅读(115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