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城市运营理念的逐渐发展,城市品牌与城市形象营销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媒体监测成为了监督与评价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甚至成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参考。为此,我们这些年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受限于数据资源,总体上感觉进展不大。这方面国内做的比较好的主要是两块,学校层面上貌似中国传媒大学做的不错,他们已经形成了城市形象监测与发布的网络平台,我第一次看到那个网站的时候,非常的惊讶,很多我们以为很超前的想法,或者一直想做的事情,早已经被人实现了,另一块是一些网络信息数据库公司,他们有大量的媒体监测库,把几乎所有重要的报纸期刊网站信息全部进行了整合入库,不过这些信息的售价也相对高昂。所以,我们实际上的研究是远远落后于他们的,不过却一直在尝试着申请一些课题,下面是一些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方面的想法: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软实力等非物质要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共识,其中城市形象在塑造城市品牌、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对于以世界城市为目标的北京而言,世界城市形象的建设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城市形象相关研究的总结,本课题将城市形象的理论学说归结为市场学说、信息学说、软实力学说等三方面,并在综合评述这三大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城市的信息政治经济过程。本课题借鉴传播学的相关思想,提出了“媒体监测”这一视角,通过对北京在媒体传播中的评价来量化其世界城市形象。由此,课题提出了基于媒体监测的北京世界城市形象评测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同时,在运用媒体监测的方法对北京世界城市形象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对策。

 

本研究对于了解北京城市形象,进一步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和建设世界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一,本课题研究对于世界城市发展的信息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城市是一个企业集合、产业集群、地域经济体,但更多的是政治经济集合体。城市是一个利益代表,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将城市内福利最大化。媒体时代到来后,城市政治经济学引入了媒体的调节,转变为媒体调节下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媒体对城市政治经济的作用可能有放大、缩小、畸变、误差、等量等几种,媒体发挥作用还分为主动传播、被动传播两种,媒体有时可以主动操纵事件。本课题利用媒体监测对城市形象的研究补充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二,本课题研究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是打破城市资源、能源、环境陷阱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北京市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动力因素,提升国际影响力城市形象属于无形资产,而对无形资源价值的认识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才真正深化的。形象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还具有一项特殊的价值,那就是吸引城市外的人、财、物等资源。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外界对城市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有利于促进投资、旅游、居住、消费等行为,为缓解城市自身的资源、能源、环境危机产生积极作用。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其中的限制因素之一就是形象这一短板。北京城市形象的提升意味着对外形象的改善,而良好的城市形象又会增强城市由内而外的辐射力和由外而内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城市的影响力。

 

第三,本课题研究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学术界目前对北京成为世界城市的条件论证较多,但北京创建世界城市应选择的模式和路径、未来发展预测研究较少。本研究将以城市形象的视角探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北京城市发展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政策趋势,从提升城市形象的角度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建设世界城市提供政策建议。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从城市形象的角度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以及“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提供政策参考,对北京市的城市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学术界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条件论证和宏观描述上,缺少对创建世界城市的模式和路径的研究,本课题将立足于探索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政策趋势,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建设世界城市提供政策建议。

 

本课题清晰地梳理出城市形象的相关理论研究,归结为三大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出世界城市形象的理论框图。同时,运用媒体监测的研究方法,制定出城市形象评测的指标体系,探索出基于媒体监测的城市形象评测的模型,以此对北京城市形象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其它世界城市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分析北京城市形象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提出相应值得讨论的问题。

posted on 2011-04-07 22:42  张进洁  阅读(32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