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和微服务架构

SpringBoot和微服务架构

什么是SpringBoot

什么是Spring

Spirng是一个开源框架,2003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Java开发框架,作者:Rod Johnson。

Spring是为了解决企业级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简化开发

Spring是如何简化Java开发的

为了降低Java开发的复杂性,Spring采用了一下4种关键策略:

  1. 基于POJO的轻量级和最小入侵行编程;
  2. 通过IOC,依赖注入(DI)和面向接口实现松耦合;
  3. 基于切面(AOP)和惯例进行声明式编程;
  4. 通过切面和模板减少样式代码

什么是SpringBoot

我管她是什么,好用就行了啊!!!但是无奈我的简历上写了“精通SpringBoot”。。。那总得大体说得上SpringBoot是个啥东西吧!

Spring相信大家都用过,那一堆的配置,用起来就好比:你要吃饭,饭是熟的,但是你还要自己(配置)加油盐酱醋,还得搅拌均匀,然后才能吃,,,

SpringBoot就不一样了,直接给你端过来一碗香喷喷的牛肉拉面,哇,好香,,,,(好吧,写这个博客的时候没有吃饭,臆想一下,)你可以直接狼吞虎咽了有木有?啥?你想让她帮你嚼碎然后喂你?!!!滚吧你。。。

一、关于Spring Boot

在开始了解Spring Boot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Spring,因为Spring Boot的诞生和Spring是息息相关的,Spring Boot是Spring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产物,但并不是Spring的替代品,Spring Boot是为了让程序员更好的使用Spring。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迷糊,那到底Spring和Spring Boot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1.Spring发展史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Spring,Spring的前身是interface21,这个框架最初是为了解决EJB开发笨重臃肿的问题,为J2EE提供了另一种简单又实用的解决方案,并在2004年3月发布了Spring 1.0正式版之后,就引起了Java界广泛的关注和热评,从此Spring在Java界势如破竹迅速走红,一路成为Java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至今无可替代,也一度成为J2EE开发中真正意义上的标准了,而他的创始人Rod Johnson也在之后声名大噪,名利双收,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天使投资人,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2.Spring Boot诞生

那既然Spring已经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有了之后Spring Boot?

因为随着Spring发展的越来越火,Spring也慢慢从一个小而精的框架变成了,一个覆盖面广大而全的框架,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比如nodejs、golang、Ruby的兴起,让Spring逐渐看着笨重起来,大量繁琐的XML配置和第三方整合配置,让Spring使用者痛苦不已,这个时候急需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Spring Boot应运而生,2013年Spring Boot开始研发,2014年4月Spring Boot 1.0正式发布,Spring Boot诞生之初就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个人和企业陆续开始尝试,随着Spring Boot 2.0的发布,又一次把Spring Boot推向了公众的视野,也有越来越多了的中大型企业把Spring Boot使用到正式的生产环境了。值得一提的是Spring官方也把Spring Boot作为首要的推广项目,放到了官网的首位。

3.Spring Boot介绍

Spring Boot是由Pivotal团队提供的全新框架,其设计目的是用来简化Spring应用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该框架使用了特定的方式来进行配置,从而使开发人员不再需要定义样板化的配置。Spring Boot其实就是一个整合很多可插拔的组件(框架),内嵌了使用工具(比如内嵌了Tomcat、Jetty等),方便开发人员快速搭建和开发的一个框架。

上面的解释是为了大家方便理解,加深记忆。。。下面看看官方的介绍:

Spring Boot makes it easy to create stand-alone, production-grade Spring based Applications that you can "just run".

We take an opinionated view of the Spring platform and third-party libraries so you can get started with minimum fuss. Most Spring Boot applications need very little Spring configuration.

我忍不住想翻译一下:

Spring Boot使创建独立的、基于生产级Spring的应用程序变得很容易,您可以“直接运行”这些应用程序。

我们对Spring平台和第三方库有自己的见解,这样您就可以轻松入门了。大多数Spring引导应用程序只需要很少的Spring配置。

大体意思就是说,她真的很好用,她可以让你在服务的搭建时省去很多繁琐的配置,用过之后的体验:“简直像是日了狗了”。。。

4.Spring Boot特点

  • 搭建项目快,几秒钟就可以搭建完成;
  • 让测试变的简单,内置了JUnit、Spring Boot Test等多种测试框架,方便测试;
  • Spring Boot让配置变的简单,Spring Boot的核心理念:约定大约配置,约定了某种命名规范,可以不用配置,就可以完成功能开发,比如模型和表名一致就可以不用配置,直接进行CRUD(增删改查)的操作,只有表名和模型不一致的时候,配置名称即可;
  • 内嵌容器,省去了配置Tomcat的繁琐;
  • 方便监控,使用Spring Boot Actuator组件提供了应用的系统监控,可以查看应用配置的详细信息;

二、开发环境

Spring Boot 2.0.4

JDK 1.8

IDE:IntelliJ IDEA 2018.2

注意:Spring Boot 2.x 要求Java8及以上版本,不再支持Java6、Java7.

三、开发工具

IntelliJ IDEA Vs MyEclipse

开发工具的选择是每一个人入门人员要经历和选择的,如果你是老手可以忽略本节。

曾几何时Eclipse和MyEclipse统治了Java使用者,而如今,年复一年,毫不客气的说,十年前我用MyEclipse 6.0到现在的MyEclipse 2017 我没有感觉有任何的变化,还是一样的皮肤,一样的布局,一样卡的起飞使用感受,即使按照Google的指引,优化了一堆配置之后,你也会发现收效甚微。

这让我想起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诺基亚,到今天为止它依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时过境迁当一个事物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节奏,它就会被新来更适合的事物所代替。不得不说我曾经也是MyEclipse的忠实热爱者,并且对一个人来说一旦接受了某种事物,出于习惯的作用,通常改变也是很难的。

然而,到今天,我不得不承认IntelliJ IDEA从外观到运行速度上要比MyEclipse好太多,尤其是对Spring Boot的支持上,更好天作之合,所以IntelliJ IDEA是最好的选择。

四、Spring Boot版本号说明

官网上的SpringBoot版本如下图所列:

img

那版本号后面的英文代表什么含义呢?

具体含义,如下文所示:

  • SNAPSHOT:快照版,表示开发版本,随时可能修改;
  • M1(Mn):M是milestone的缩写,也就是里程碑版本;
  • RC1(RCn):RC是release candidates的缩写,也就是发布预览版;
  • Release:正式版,也可能没有任何后缀也表示正式版;

五,springBoot核心功能

☆ ** **独立运行的spring项目:Spring Boot可以以jar包形式直接运行,如java-jar xxxjar优点是:节省服务器资源

☆ ** **内嵌servlet 容器:Spring Boot 可以选择内嵌Tomcat,Jetty,这样我们无须以war包形式部署项目。

☆ ** 提供starter 简化Maven 配置:在Spring Boot 项目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spring-boot-starter-xxx的项目(我们把这个依赖可以称之为起步依赖**),我们导入指定的这些项目 的坐标,就会自动导入和该模块相关的依赖包:
​ 例如我们后期再使用Spring Boot 进行web开发我们就需要导入spring-boot-starter-web这个项目的依赖,导入这个依赖以后!那么Spring Boot就会自动导入web开发所需要 的其他的依赖包,如下图所示:

imgimg

☆ ** **自动配置 spring:Spring Boot 会根据在类路径中的jar包,类,为jar包里的类自动配置Bean,这样会极大减少我们要使用的配置。
  当然Spring Boot只考虑了大部分开发场景,并不是所有的场景,如果在实际的开发中我们需要自动配置Bean,而Spring Boot不能满足,则可以自定义自动配置。
☆ ** **准生产的应用监控:Spring Boot 提供基于http,sh,telnet对运行时的项目进行监控

☆ ** **无代码生成和xml配置:Spring Boot大量使用spring4.x提供的注解新特性来实现无代码生成和xml 配置。spring4.x提倡使用Java配置和注解配置组合,而Spring Boot不需要 任何xml配置即可实现spring的所有配置。

自动化配置是如何做到的?

spring boot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条件注解来完成

六、补充内容:

啥玩意!?你还不明白?还想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下她?好吧那我就在给你贴点东西吧(有点乱,你随便翻翻看看吧):

北京时间 2018 年 3 月 1 日早上,如约发布的 Spring Boot 2.0 在同步至 Maven 仓库时出现问题,导
致在 GitHub 上发布的 v2.0.0.RELEASE 被撤回。在问题修复后,官方重新发布了 Spring Boot 2.0,
并提供了 Maven 中央仓库地址。至此 Spring Boot2.0 正式推出!

官方表示,这个版本经历了 17 个月的开发,有 215 个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了超过 6800 次的提交。非常感谢提
供贡献的每一位用户,并感谢所有对这些里程碑版本提供重要反馈的早期采用者。

该版本是自 4 年前发布 Spring Boot 1.0 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修订,也是首个提供对 Spring Framework 5.0
支持的 GA 稳定版本。
那去哪里找SpringBoot呢?

很好,这位同学问得好!:

img

怎么样?这个地方熟悉吧,没错,这就是Spring家族,SB(SpringBoot,一下以及今后的博客简称SB)也是其中成员之一,你可以把她当做Spring的好朋友(●'◡'●)ノ(๑•₃•๑)或者闺蜜什么的,whatever吧。。。总之她让我们在和Spring打交道的时候很方便了。

另外SpringBoot2.X之后真的是大换血了:

新版本值得关注的亮点:

1.基于 Java 8,支持 Java 9,这意味着不是不可以使用JDK7 或更旧的JDK版本运行SpringBoot2而是官方推荐使用JDK8+版本,你自己琢磨琢磨用还是用。。。.

2.支持 Quartz 调度程序

3.大大简化了安全自动配置

4.支持嵌入式 Netty

5.Tomcat, Undertow 和 Jetty 均已支持 HTTP/2

6.全新的执行器架构,支持 Spring MVC, WebFlux 和 Jersey

7.使用 Spring WebFlux/WebFlux.fn 提供响应式 Web 编程支持

8.为各种组件的响应式编程提供了自动化配置,如:Reactive Spring Data、Reactive Spring Security 等

9.用于响应式 Spring Data Cassandra, MongoDB, Couchbase 和 Redis 的自动化配置和启动器 POM

10.引入对 Kotlin 1.2.x 的支持,并提供了一个 runApplication 函数,让你通过惯用的 Kotlin 来运行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更多信息请参阅参考文档中对 Kotlin 的支持部分

11.启动时的 ASCII 图像 Spring Boot banner 现已支持 GIF
举个栗子:

img
。。。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 Spring Boot 2.0 中,许多配置属性已被重命名或被删除,为了方便升级,Spring Boot 发布了一个新的 spring-boot-properties-migrator 模块。只要将其作为依赖添加到项目中,它不仅会分析应用程序的环境并在启动时打印诊断信息,而且还会在运行时阶段为项目临时将属性迁移至新的配置方式。

在程序迁移至springboot2.0 期间,这个模块是必备的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properties-migrator 注意: 在迁移完成后,请确保从项目的依赖关系中移除该模块。

微服务架构

什么是微服务

​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它要求我们在开发一个应用的时候,这个应用必须构建成一系列小服务的组合;可以通过http的方式进行互通。要说微服务架构,先得说说过去我们的单体应用架构

单体应用架构

​ 所谓的单体应用架构(all in one)是指,我们将一个应用中的所有应用服务都封装在一个应用中。无论是ERP、CRM或者其他什么系统,你都把数据库访、web访问等等功能都放到一个war包内

优点:

  • 易于开发和测试,便于部署;当需要扩展时,只需要将war复制多份,然后放到多个服务器上,再做个负载均衡就可以了

缺点:

  • 修改一个非常小的地方,都需要停掉整个服务,重新打包、部署整个应用的war包。特别是对于一个大型应用,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放在一个应用里,我们如何维护、如何分工合作都是问题

微服务架构

​ all in one的架构方式,我们把所有的功能单元放在一个应用里。然后我们把整个应用部署到服务器上。如果负载能力不行,我们将整个应用进行水平复制,进行扩展,然后均衡负载

​ 所谓的微服务架构,就是打破之前的all in one的架构方式,把每个功能元素独立出来。把独立出来的功能元素的动态组合,需要的功能元素才去拿来组合,需要多一些时可以整合多个功能元素。所以微服务架构是对功能元素进行复制,而没有对整个应用进行复制。

优点:

  • 节省了调用资源
  • 每个功能元素的服务都是一个可替换的、可独立升级的软件代码
  • 易于开发和维护:一个服务只关注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因此它业务清晰,代码量少。开发和维护单个微服务至关简单。而整个应用是若干个微服务构建而成的,因此整个应用在被维持在一个可控的状态;
  • 单个服务启动快:单个服务代码量少,因此启动快;
  • 局部修改易部署:单个应用只要有修改,就得从新部署整个应用,微服务解决了这个问题。通常来讲,对某个微服务进行修改,只须要从新部署这个服务便可;
  • 技术栈不受限:在微服务架构中,能够结合业务和团队的特色,合理选用技术栈。例若有些服务可使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有的服务可使用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甚至可根据需求,部分服务使用JAVA开发,部分微服务使用Node.js开发
  • 按需收缩:可根据需求,实现细粒度的扩展。例如,系统中的某个微服务遇到了瓶颈,能够结合微服务的特色,增长内存,升级CPU或增长节点。

缺点

  • 运维要求高:更多的服务意味着更多的运维投入。在单体架构中,只须要保证一个应用的运行便可,在微服务中,须要保证几十甚至几百个服务器正常运行和协做,这给运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 分户式固有的复杂性:使用微服务架构的是分布式系统。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系统容错,网络延迟都会带来巨大挑战。
  • 接口调整成本高:微服务之间经过接口进行通讯
posted @ 2022-03-17 16:58  lurenj  阅读(285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