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分析!受众分析!受众分析!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基本的概念感觉大家都已经答过一次了,在这里我还是针对受众分析这一个点具体聊聊互联网广告投放

 

互联网广告投放(这里主要指信息流广告)主要分为两种,效果类广告及品牌类广告,效果类广告是按照CPC(OCPC),CPA,CPS这三种计费方式,重转化,而展示类广告主要以CPM为计费方式,重品牌宣传。为什么说互联网广告投放受众分析很重要呢?如果投给了不合适的用户,为什么给合适的用户传达了不合适的信息,那么实际上点击越多,转化率低,实际上浪费的广告费也越多。

 

① 市场调研+测试 了解用户人群定向

特别是针对常规的信息流广告平台,如今日头条,广点通,微信朋友圈广告,平台用户人群广,用户流量大,通投的消耗大难控制。而人群选择过宽,预算效果过快,人群选择过窄,没有曝光。用户的定向包括性别 年龄,地域,消费水平,消费偏好,兴趣爱好等。了解用户定向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桌面研究( 过往的用户数据 +市场调研报告)

2 用户调研(一线客服或销售+用户调研+伪装成客户去体验)

3 测试

在初步确定了人物定向之后,需要进行1-2周的测试。在测试中,筛选出比较有效的人群维度,进一步细化。

 

② 分析产品卖点,结合用户痛点及用户认知,写文案

1)用户思维,结合用户痛点。不同于搜索引擎推广,信息流优化需要更多地从用户思维出发,针对用户痛点去写文案,在有限的时间吸引住用户,引导转化。看信息流广告,不同于逛淘宝,意向不明显,用户的精力有限,面面俱到,而不打准用户关注的点,用户很容易就跳出了。

 

2)了解你的用户对产品的已有认知。比如对产品没有认知的用户,我们可能更多介绍产品,介绍是什么,为什么要用? “对于产品已有认知的用户,我们需要更多地介绍”为什么我们更好,好在哪里?“

3)另外一方面,结合受众分析写出的文案应该有这几个特点:

a 帮你找到并吸引符合条件的用户

b 帮你赶走不符合条件的用户(避免造成广告消耗的浪费)

简而言之,我们要投放到的这个用户,他得有理由对你产品/服务感兴趣,能够买的起你的产品/服务,有权利决定自己或者别人购买你的产品/服务,认同你的产品/服务。

 

信息流广告投放,实际上是由 产品+素材+创意+落地页构成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受众的分析。

4)让数据说话,根据工具及投放数据进一步验证用户分析

通过A/Btest 测试什么样的创意或者素材能吸引用户,用户对哪个点会更关注。素材的方向如果没有思路,可以借鉴下诸如App Growing这一类的移动广告情报网站。

什么样的落地页排版比较合理,通过借助监测工具,如ptengine等热力图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想总结的是 互联网广告投放,尤其是信息流广告投放,是个跟受众分析息息相关的工作,创意好跟不好实际上都是看最后的转化,而转化又涉及到了用户分析。另外,广告投放优化,本质上也是不断试错调整的过程,不能太迷信套路,太主观太过迷信别人的数据及统计报告,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