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级别
1、日志的作用 (1)记录系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2)利用日志记录来排除系统的各种错误 2、日志文件的位置 cd /var/log 3、日志的组成 (1)产生日志的日期和时间 (2)产生日志的服务器名(如果不能解析名称,则使用ip地址) (3)产生日志的服务名称 (4)日志内容 4、日志的级别(从低到高) (1)debug 常见 (2)info 常见 (3)notice (4)warn 常见 (5)error (6)crit (7)emerg 5、level日志级别: emerg:emerg 紧急,处于Panic状态。通常应广播到所有用户; alert:告警,当前状态必须立即进行纠正。例如,系统数据库崩溃; crit:关键状态的警告。例如,硬件故障; err:阻止工具或某些子系统部分功能实现的错误条件,等同error warning :预警信息,等同warn notice:具有重要性的普通条件 info:提供信息的消息 debug:不包含函数条件或问题的其他信息 none:没有重要级,通常用于排错 action:定义日志存放的位置 5、系统日志配置文件 #vim /etc/rsyslog.conf 日志的管理方式 (1)由系统日志服务统一管理的日志 (2)由具体服务单独管理的日志 6、常见日志文件 (1)/var/log/messages 保存服务器大部分的日志信息,一般是非独立管理的日志 (2)/var/log/dmesg 记录系统的开机过程 (3)/var/log/cron 记录系统计划任务的日志 (4)/var/log/lastlog 记录系统最近的登录情况,使用lastlog命令进行查看。 (5)/var/log/secure 涉及到系统安全登录的信息记录 (6)/var/log/wtmp 主要记录当前正常登录的用户,使用w,who命令进行查看 #who /var/log/wtmp 7、日志文件的操作命令 (1)who,w 查看当前或历史登录的用户 (2)users (3)last 查看用户登录记录 (4)ac 查看用户登录的总时间 #ac #ac -d (5)accton和lastcomm 统计帐号的信息,默认没有开启 #accton /var/account/pacct \\启动用户操作信息记录 #accton \\关闭用户信息记录 #lastcomm \\查看记录的用户信息 (6)logger 主动记录相关日志 8、日志服务器的配置 (1)日志客户端配置 #vim /etc/rsyslog.conf cron.* @192.168.0.52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2)日志服务器的配置 注意:防火墙有没有开启 #service iptables stop 关闭防火墙 #vim /etc/sysconfig/rsyslog \\rhel5系统使用,rhel6系统不需要设置 SYSLOGD_OPTIONS="-r -x -m60" #vim /etc/rsyslog.conf 去掉下面几行的#号 #$ModLoad imudp #$UDPServerRun 514 #$ModLoad imtcp #$InputTCPServerRun 514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3)验证日志服务器 #crontab -e(在客户端做) 30 17 * * 1-6 /sbin/shutdown -h now 分 时 日 月 星期 要执行的命令 (4)日志轮转设置 #vim /etc/logrotate.conf 练习:轮转服务器上的自定义日志192.168.0.253.log,要求每天(daily)轮转一次,如果文件为空则不要轮转,启用日志压缩功能, 轮转后建立新的日志文件,权限为644,所有者为root和root组,日志保留10个备份。 #vim /etc/logrotate.d/cron /var/log/client/*.log { missingok rotate 2 notifempty compress /usr/bin/bzip2 uncompress /usr/bin/bunzip2 compressext .bz2 daily create 0644 root root sharedscripts prerotate /usr/bin/chattr -a /var/log/client/*.log endscript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usr/bin/chattr +a /var/log/client/*.log endscript }
本文来自博客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坚持开源精神,遵循开源协议:Apache Licene 2.0协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