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的起源:神经生物学的视角

自我意识的起源:神经生物学的视角

 

人类理性的脑起源——读《笛卡尔的错误》

2015-06-17 13:27  阅读:130

来源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ae5140a60102vnmt.html

经生物学家达马西奥的著作——《笛卡尔的错误》,一本20世纪后半叶的神经科学经典,它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有力的冲击了以下两种观点:心理与身体相分离(源自近代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和情绪与理性相对立的观点。
达马西奥的思考源于对这样一大类脑损伤病人的关注:这些病人往往具有超乎常人的冷静心态,丝毫没有情绪波动,他们的智力、记忆和社会知识储备也十分正常,然而他们在进行与自身处境有关的生活规划与社会决策时却表现的一塌糊涂,也就是说极度冷静的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反而缺失了自我意识。
达马西奥的神经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假说:理性决策能力的生物学基础,正是情绪反应本身。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描述一下他们对于人类理性,在神经生物学上的解释:
1、脑并非孤立地接受外界环境的信息,而是与身体作为一个有机体整体,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对外界事物进行神经表征。
2、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实际上是偏离正常水平的身体状态变化,包括皮肤、内脏、肌肉、血液化学成分的变化等,而这种身体的情绪反应是由脑引 起的,并会反馈回脑。
3、基因先天地决定了人脑所具有的一些基本情绪反应的神经回路。这些回路存在于脑的边缘系统,并联系于杏仁核、丘脑等调节身体代谢的皮层下核团,声音、巨物、惊吓等基本的外界刺激会通过这些先天回路引发身体的情绪反应,即基本情绪,它是与有机体生存息息相关的反应能力。
4、设已能固定引起人的情绪反应的外界对象为因素A,与因素A在情境上相关联的外界对象为因素B。当人感知因素B时,会由于情境关联进一步感受到因素A的刺激,因素A通过边缘系统的先天回路产生情绪反应,身体状态的变化信息又被反馈回脑,大脑前额叶的会聚区,将因素B的神经表征与对情绪的感受表征进行关联,从而形成新的情绪反应回路——因素B→大脑前额叶→边缘系统→皮层下核团→身体的情绪反应变化。这个新的关联作为潜在的记忆痕迹,就储存于大脑前额叶皮层。当人再受因素B影响时,不需通过A就能直接启动情绪反应,即次级情绪。不过边缘系统的先天回路仍是必要的情绪反应环节。总之,人类高级情绪的神经回路,是建立在与生存相关、并对机体进行调节的低级情绪的先天回路基础之上的。随着个人生活经历的增多,新的神经回路也不断建立,这个更新的过程就是后天的学习过程。
5、情绪反应从低级到高级的建立过程,是有机体不断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的过程,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与自身利害相关的事物,都会有相应的身体情绪状态与之对应,这种外界对象与身体状态在神经回路上的一系列对应联系,叫“躯体标识器”,它正是人类进行理性决策的准绳。
6、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人脑在进行推理与决策时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考虑每一种可能选择。而“躯体标识器”则可在无意识层面自动排除许多明显不利的选择,从而缩小理性思考的范围,使人脑能快速而高效地进行有意义的推理。此外,“躯体标识器”还使人脑在推理时有一个基本的价值标准,并影响人脑对知识的提取和思考的注意力,从而使人脑做出能产生愉悦的身体感受的决策。因而情绪反应的积累所形成的“躯体标识器”,是人脑推理和决策的推动者。
7、即使是在进行与自身利害没有直接关联的认知与推理活动时,人脑构建逻辑序列的方式和趋向,也是在已有的“躯体标识器”上形成的。
综上所述,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情绪反应—脑-身体的神经回路—躯体标识器机制,正是人脑理性结构的基础。虽然这种机制在环境剧烈变化时容易导致人脑作出不恰当的决策,但如果这个机制缺失,人脑的理性思考将寸步难行。
达马西奥的研究在思想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人脑的理性结构的塑造,其驱动力和因果关系是可以在神经生物学水平上得到理解的,而不需要一个凌驾于物质之上的理性灵魂或上帝的存在来把理性“天赋”给人类。另一方面,因为理性的神经基础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变化和更新,因此达马西奥的解释并不会削弱人脑理性的社会性和超个人性,反而为回答“社会因素如何实际地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值得参考的答案。
人们还普遍担心,如果高尚道德和美好情感的基础竟然建立于追求自己身体情绪的愉悦上,那么会不会影响这些文化现象的神圣性呢?按达马西奥的观点,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人的高尚举动和美好情感,尽管动机是利他的,但本质感受却是身体情绪的愉悦,两者并不冲突,身体感受的愉悦只会使这种崇高感变得更加真实。
可以说,达马西奥将脑-身体紧密联系所组成的有机体的运转与调节,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重要基础,从而为人性与动物性之间找到了一种很好的连续性。此外他还进一步认为,人对外界事物的知觉,其实是对人自身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时,身体调节状况的知觉。还可以进一步说,不同的身体结构和神经回路,会造成对现实的不同认知,现实从而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我感觉,达马西奥的观点,是对“人何以能认识外部世界?”这一问题的有力回答,脱离了唯物反映论和唯心论的窠臼。
从笛卡尔开始,几百年来人类将心理和身体分开来考虑的传统,在这本书里有了一个终结的思路。显然,这对于从整体上理解人这种智慧而脆弱的生物,和妥善治疗社会性的心理性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的起源——读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有感

2015-06-17 13:35  阅读:480

来源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ae5140a60102vnn4.html

(2012年读书笔记,部分临床概念细节已与博主目前的认知不同)
        ——读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有感
为了跟随这本迷人的书,和作者的魅力,三天两夜的闭关苦读,从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的杂碎知识,到现象学、哲学的晦暗玄思,承受着两天两夜上天入地的高强度思考,终于是修出了一点成果。如今我想笨拙地演奏一曲自己的音乐,不管能有多少听众,相信音乐有它自己的魅力。
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为什么能感受周围发生的一切?
这一切为什么能被我所感知,并如此明朗?
为什么是我是我,而不是你?不是眼前的树、石头和小狗?
一路走来,我们认识了这么多风景,世界变得越来越清晰,但是,似乎总有一片永恒的阴云,晦暗不堪,模糊不堪,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很少、也不愿意反问我们自己,“为何是我,能拥有享受眼前美景的权利?”这个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掉进去,也许会万劫不复,它有一个核心的词汇:意识,或者,自我意识。
我们并不是有意要拥有这一切,然而这一切确实是被我们所拥有。正如我的双眼能看见眼前的你,却无法看见眼球自己一样,意识在向外界敞开的同时,也封闭了自身——它让世界的一半变得光明澄澈,也世界的另一半变得幽深晦暗。
总有这么一些不怕自己脑子烧坏的求知者,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缘苦苦彷徨了几千年、挣扎了几千年,从哲学家、神学家到科学家,每一个人在寻求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答案,尽管有的人的答案肤浅、笨拙不堪,有的人的答案却具有一种直指真理的力量,如此平凡而迷人。
如果我们都相信,对意识之谜的解释必须与我们的大脑有关的话,那么在最惯常的思维里,大脑拥有着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外界事物,作为客体,它们会在大脑中产生与真实情况相似的摹本,即心理表象。因为是“我”感知到了这一切,“我”要对这一切做出自己的评价,所以,在脑中除了视觉皮层、听觉皮层等要忠实地产生各自的感觉表象外,肯定有一小片神奇的区域,大脑形成的所有关于外界的表象,最终都会汇集在这个小区域,这里面居住着一个神秘的小矮人,它就是“自我”,一个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自我”,是一切知识的终点。很多思考过意识问题的人都相信,大脑里面有这么一个神奇的物体存在,用玄幻的话来说,是一种“精微物质”。
只是,如果这个神奇的物体无所不知、如此精微,那么它必然也会有自身的心理结构了?它里面的结构又是什么呢?莫非里面又住着另一个自我中的自我?小矮人中的小矮人?还有一点值得疑问:如果大脑中真的有对外界客体的摹本的话,那么这些摹本放在哪里?因为我们除了望见一堆堆发放着电冲动的神经元之外,什么都看不到。就算有摹本,这些摹本又是给谁看的呢?给“我”中的“我”?
显然,每一个人的身体中只有一个“自我”,唯一精细能够感知的物体就是脑了,如果把那种惯常思维进行到底,我们就真的要一环套一环地无限倒退了,很没有意义。
可是,当今的科学界和哲学界的大多数人却满足于这样不干净彻底的解释,并且这种解释成为了主流。其实还有一群人,包括一些哲学家、也包括一些杰出的神经科学家,虽然我叫不上名字,但是显然他们拥有更严肃更睿智的研究与思考,美国的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就是我所认识的第一个人。
他关于意识的神经本质的最基本的假设,可以用一下几句话表现:
一、人脑并不是由一块一块孤立的区域所组成,而是由神经元相互联系形成的诸多“脑系统”所组成的,脑系统内部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结,被称为神经回路。
二、“自我”、以及其它的心理表象,并不单独存在于某一个脑区,而是与分散于脑各处的诸多脑系统有关。我们主观体验中一个个的东西,在大脑中其实是被各处分散的神经回路所分开表征的。
三、“自我”、“客体表象”在主观体验上的那种整体性,其实是各处脑系统以一种很协调的方式被同步激活的结果,是系统性运作的表现。
四、我们之所以对眼前所见、心中所想的东西抱有一种真实确定感和自我拥有感,即“自我意识”,其实是和有机体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意识离不开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感知与调节。
最后一条,正是达马西奥思想中最大的亮点——我们对世界的感受与觉知,竟然与我们身体相关联,并且,与我们的生存相关联。
从最低级的生命开始,也许,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寻找线索,看看意识之光到底是如何应生命生存之要求,而点亮这个世界的。
一、最源头的要求:生命的内部稳定性
毋庸置疑,为了在剧烈变化的外界环境中生存下去,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有一个界限分明的身体(有机体,从单细胞到复杂的人体),身体内部的理化环境(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环境因素会破坏这种稳定,因而身体内部需要有调节机制,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身体的运动,来恢复有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生命等级越高,这种调节就越复杂。当然,这些变化必须保持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所以,有机体内部所具有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变化无处不在,调节无处不在,但是却总是处于基本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就是生命源头的要求,这种要求在以后的进化中、在意识的产生与运作中会贯穿到底。
二、维持生命的手段:生命的管理系统
对生命稳态的调控,意味着有机体内部要有一套管理系统。对于最简单的生命体而言,生活在一般的适宜环境,这个管理系统只需要有感受装置(接收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遗传的先天痕迹(对信息的反应模式)、反应手段(对外反应、对内调控的效应器)就可以了。但是对于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的有机体而言,仅有上述装置是不够的,为了适应,有机体需要有更多关于环境变化的记录(感觉、知识)、更加灵活可变的反应模式、更加协调一致的行动与调节功能。因此,一种结构上高度集中、把整个有机体都置于系统调控之下的复杂管理系统就诞生了,它就是神经系统。
最初的神经系统,比如海绵的神经系统,只是非常简单的神经网,并没有一个脑的结构。随着生存复杂性的提高,神经系统越来越需要对有机体整体的内部状态进行进行整体性的表征,以监控、分析有机体整体状况的变化,对有机体的调控也要在协调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这就意味着要有一个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协调反应的结构,于是脑就渐渐形成了。在进化的道路上,脑的结构也在越来越复杂,一直到哺乳动物的脑,一直到人脑。
三、脑对身体的表征
脑并不是为了能够意识而诞生的。对有机体的整体状态进行表征与调节,是脑最初所具有的功能。在早期,除了与视觉、嗅觉等有关的脑区是表征外部环境以外,脑的其它部分都与对有机体内部状态的表征与调控有关。在某种程度上说,脑的最主要功能,是为了对内感受,而不是对外觉知——这同样是为了最源头的要求:维持生命的内稳定。
对于人体,身体内部不同方面的信号,从外周上传到脑,形成对身体状态多种多样的映射(不同的对象会使神经产生不同的信号传递、加工模式,即映射)。这些映射的对象大致包括:血液中的化学环境(通过化学感受器)、血管及内脏的平滑肌(通过自主神经通路)、前庭(平衡感)、肌肉与骨骼(通过本体感觉神经通路)、精细触觉(同前,是对身体表面界限的感知)。从脊髓到脑干到间脑这条上行通路,沿途相继有各种身体信号加入进来,一直到达最顶端的大脑皮质。这些信号可以统称为躯体感觉信号。但是,在脑干和间脑(包括最有名的下丘脑)这些区域,这些彼此不同的躯体感觉信号会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整合,形成一个动态的调控体系。这个调控体系一方面形成对身体状况的表征,另一方面会发出自动的调控指令,通过神经的下行通路和内分泌作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以上的这一系列动作,在脑干和间脑水平,显然是在意识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或者说,是下意识的。但是,其结果就是,产生了所谓的原始自我。
四、原始自我与醒觉、低水平注意
1、原始自我
原始自我是一些相关的神经模式的群集,这些神经模式一刻不停地映射有机体在许多方面的身体结构的状态。原始自我是无法被意识到的,它之所以被称为“自我”的原因,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关乎有机体生存的视角与立场,其后产生的意识与自我,在下意识层面就是以原始自我的有机体内部立场为根据的,故而原始自我可以说是意识活动的标定点。
执行原始自我所需要的脑结构,目前被认为包括:脑干上部一些调节身体状态、映射身体信号的神经核团(如经典网状核、单胺递质神经核团、乙酰胆碱递质神经核团等)、下丘脑、脑岛皮层和内侧顶叶皮层。原始自我绝非一个有确定区域的实体,而是在以上这些结构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对躯体信号的不断整合与不断调节而体现的。并且,脑干上部与下丘脑是原始自我结构的集中之处。显然地,原始自我的维持,需要有各方面躯体信号的输入,至少是部分的输入,如果这种输入被全面中断,原始自我就会被毁坏,更不会产生意识。
2、醒觉与低水平注意
醒觉意味着大脑与心灵的开启状态,对有机体内部的表象和对环境的表象正在形成。学过生理的都知道,醒觉是由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不断向大脑皮质方向发放电冲动形成的。网状结构发放电冲动的周期性变化,则使我们睡眠-觉醒的循环成为可能。此外,人对外物的短暂的
低水平注意,也是由脑干的这一区域所执行。再加上稍后要谈到的情绪反应,可以说,在脑干的上部,执行躯体感受、体内平衡调节、情绪反应、醒觉、低水平注意的各个结构联系非常紧密,这些结构自然也和原始自我的维持息息相关。这些结构的毁坏,会导致意识基础的崩溃,但是仅有这些,还不足以产生意识。
3、原始自我与醒觉受损的神经病学
昏迷的患者,往往是因为脑干后部,三叉神经进入水平上方的网状结构核团受损,这些核团负责对躯体内部信号的映射,并且在此条件下向上发放醒觉的冲动。故而昏迷患者的醒觉、情绪、低水平注意、原始自我都是没有的。
持续性植物状态(植物人)的损伤情况与昏迷类似,只不过保留了醒觉—睡眠的周期,可能还有低水平注意,但原始自我却是没有的。
重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会产生严重的意识衰退,这很有可能与他们受损的旁臂核有关,因为这个位于网状结构中的核团正是与对躯体的映射和调控有关的。
五、情绪与对情绪的感受
1、情绪
在通常的观念中,情绪与对情绪的感受是一回事:我们感受到了某种情绪,从而我们通过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某种情绪。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当我们感受到某种情绪时,情绪已经先于感受发生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常常感受到情绪,但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即使能节制外在的动作与表情,体内的那种情绪基质的不自主涌动,也证明我们无法欺骗自己。
也就是说,情绪是在下意识水平自动诱发的,是指向外在的自动反应。当我们初步感知到外界的某一个情绪诱导物时,传入神经的某些刺激信号会激活情绪诱导部位,诱导部位会自动发放某种情绪反应模式。注意,不同的情绪反应是由不同的诱导部位产生的,这些部位主要在皮层下区域(如脑干、杏仁核、下丘脑和基底前脑),还有大脑皮层的前额叶腹内侧区。
当情绪诱导部位发放情绪反应的信号后,会产生什么变化呢?达马西奥认为,产生情绪变化的途径有三条,一条是“身体回路”,这是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之一,它会通过产生体液信号、神经信号,引起体液环境、内脏、身体外形(如表情、姿势)的改变,我们通常所体验到的情绪,就是由这条途径产生的;第二条是“身体替代回路”,它不需要身体外形发生实际的变化,而是在前额叶等地控制下,在对身体感觉的映射发生直接的变化,这样仿佛是身体真的发生了变化一样;情绪变化的第三条途径是对脑皮层的影响,对认知加工过程的变化(这与对情绪的感受有区别),当我们处于情绪当中时,对客体、自身还有行动的判断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认知。以上这三条途径的变化,构成了情绪反应的基质
2、背景情绪
背景情绪不同于一般的那种冲动性的情绪反应,它不需要特别的外在诱导物,生命调节过程本身、内心的心理冲突,这些持续过程都会内在地诱发背景情绪。背景情绪可包括:疲劳、有活力、感觉良好、感觉有病、紧张、放松、平衡、不平衡等,但是却很难从面部表情进行辨认。实际上,背景情绪与身体内环境、内脏的情况息息相关,是有机体状态变化的最稳定的指标,也是产生心理内驱力的源泉。
3、对情绪的感受
由情绪诱导部位所发放的情绪活动,包括有机体内在的背景情绪,都会引起身体状态的各方面变化,这些变化作为神经信号,通过三条途径进入到脑干、间脑区域,便引起躯体映射的变化,在这时,才可以说感受到了情绪。如果说情绪活动是指向外部的,则对情绪的感受是指向机体内部。但是,这种感受是下意识的,是身体的自动感应。仅有此还不足以说“我感受到了情绪”,即对感受的感受。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对情绪有些鄙视。但是在生物进化的道路上,情绪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使有机体能对诱发情境做出某种特别反应,而且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调节我们的心跳呼吸等机体状态,使我们适应非常情况。对于理性决策来说,情绪也绝非理性的敌对。在《笛卡尔的错误》中,达马西奥指出,情绪反应的回路是建构理性决策机制的基础,那些情绪反应缺失的人,他们的推理能力往往是寸步难行的。
六、对客体的知觉
1、客体与对客体的知觉
神经科学已经花了大量的精力,对人脑加工感觉对象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但是有一种基本的错误观念需要澄清,就是人们认为客体在人脑中产生的心灵表象,是对某一客体的摹本与再现。相反,达马西奥认为,我们并不知道引起我们心灵表象的客体,究竟是什么,我们只能知道,客体存在,我们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也存在。但我们关于客体的表象所表征的,实际上是身体对客体的相互作用方式,是身体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变化——这种针对客体的变化存在于我们的整个身体结构中,在皮肤中、在控制观察姿势的肌肉变化中,在由客体引起的全身情绪反应中,而不仅仅是视网膜、耳蜗等直接感觉通道中的变化。即使是这样一些表征,也是分散地存在于各个不同的脑区的,只不过它们可以在某种模式的指导下被同步激活,并在特异感觉皮层中形成表象。
有机体对客体有知觉,并不意味着“我拥有了对客体的意识”“我感知到了客体的存在。”当一个外物偶然呈现在我们附近时,我是在低水平注意的条件下,下意识地对客体形成了粗略的知觉,并且由于先天的神经回路的存在,对客体的初步知觉会下意识地诱发我的情绪反应,并且会影响我对客体的进一步觉知。例如当一辆汽车向我飞驰而来时,我对汽车的低水平注意会自动转化成高水平的注意,甚至下意识地做出闪避动作,而自我意识对此都是后知后觉的。
对客体的知觉并不意味着“我对客体的认识”,也就是说并不等同于意识,尽管意识的出现可以对客体的感觉过程产生深刻影响。没有被意识到的感觉,注定只能是零落的,对于“自我”来说是晦暗不明的表象。但即使是这些表象,也是大脑早期进化的产物。为了维持有机体的生存,大脑不仅需要对有机体内部进行表征,也需要对环境因素中那些最有影响的因素进行表征,因而产生了对外指向的感觉。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只需要依靠脑干的一些先天回路,这些晦暗的知觉就可以使低等的生物进行简单有效的对外反应,并且对于它们来说,这些客体感觉没有记忆的必要。
知觉的客体,并不一定要来自于外部,记忆中重构形成的表象,也可以作为内部客体被感觉。与情绪一样,对客体的知觉,意味着身体的一系列变化(情绪反应是重要的组成),从而使身体的映射也产生改变
2、无意识感觉的神经病学
一个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患者,丧失了意识,但是当一些熟悉的面孔摆在他眼前时,他的面孔脑区会在功能成像扫描时发出亮光,说明他仍然对已知事物保持着一种晦暗的感觉,能形成特定的神经表征。
还有面孔失认症的患者,各种面孔摆在患者面前时,患者都无法辨认,但是通过皮肤电传导反应的测试,家人、朋友的面孔都会各自引起不同的电流,而陌生面孔引起的电流则不会产生这种差别。患者失去了学习新面孔的能力,但却能够在下意识水平对旧面孔进行感知。
盲视的病人,在法律上被判失明。他们不能有意识地看见光源,却往往能够下意识地指出光源的正确方向。
七、核心意识
1、二级映射的神经模式
在先前的生物过程中,作为原因的客体(包括外界客体,内部客体,作为对象的情绪反应模式),和因此被改变了的有机体状态的映射,是被神经分别表征的,这些被称为一级映射。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构成对客体的意识,还不足以导致“我认识到了客体与情绪”。在这些一级映射的装置以外,还需要一个二级神经模式,对有机体与客体进行重新表征,建立被改变的有机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这种对主客体联系的表征,就是二级映射,所谓的核心意识便从这里产生。
达马西奥认为,执行二级模式所需要的脑结构,很可能是在四叠体中的上丘、丘脑、整个扣带回脑区。之前所说,因为感知客体和情绪,所引起的躯体映射的变化,其实也就意味着原始自我的变化。我们可以将二级映射设想为对客体进行感知时的一次“脉冲”:对感知对象X的映射、在感知开始前的瞬间对原始自我的映射1、对X进行感知加工后改变了的原始自我的映射2——这些都是一级映射,他们在二级模式中会进行重新排列,形成一种时间顺序:
感知前的原始自我的映射1—客体X的映射—被感知活动改变的原始自我的映射2
以上就构成了二级映射,其中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二级映射以非言语的方式叙述了一件事实:对客体X的感受使有机体发生了改变
从而,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原始自我与对象之间建立了一种认知关系。在这认知关系中,变化着的原始自我便成为核心自我,核心自我对对象X的认知便是核心意识
产生核心意识的二级神经模式,并非人类所独有,也和语言能力无关,一头黑猩猩,一只狗,也许更加低等的动物,其实都是拥有核心自我感的。
2、认识活动
除了建立对自我与对象X意识关系的叙述,二级神经模式还隐含了另外一条指令:
注意力必须集中于X
对对象X的意识,会引起醒觉的提升和注意力的集中,准备接受来自客体X更多的信息,对X的表象进行更复杂的认知加工。更复杂的认知又会导致进一步的意识,如此螺旋上升,对象X因而在认识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在提升过程中,丘脑的调节、基底前脑和脑干中的乙酰胆碱递质神经核团、单胺递质神经核团,都会对大脑皮层对X的加工活动产生影响。
需要重申,对客体的意识和认知,是建立在有机体变化的前提下的。核心自我作为原始自我的代理人,始终是站在有机体调节的视角和立场,意识到周围发生的一切的
3、核心意识的现象学
核心意识的产生,是先于言语的。在我说:“我感受到了这一切。”之前,我就有了这种无言的感觉:对象的确认和“自我”的在场。
核心意识的出现,意味着生命第一次发现、确证了自己的存在,从对外下意识反应的必然王国,开始跨入对内反应的自由王国。但是意识的产生过程本身,是无意识的,它处于基因的控制之下,是命运的注定,正如我入睡前无法计划自己什么时候醒来一样。
只有在核心意识中,对外物的知觉才有了一种明朗性:它显现在我面前。这种显现,仅仅靠感觉通道对外物的单纯感知,是做不到的。外物表象的显现,需要有背景的支持,需要一种视角,需要有一种“内在的空间”容纳这些表象。这个背景、视角、空间,就是核心自我的体现——核心自我常常不是作为表象,而是作为若明若暗的、模糊的、弥漫的存在,给客体提供显现的依托。
客体的显现,意味着有机体对环境的开放,或者说,对客体的投入:对象周围的环境在我面前会越来越清晰,对象本身的细节也会越来越清楚——这些都是在最初形成意识后,有机体对客体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进一步认知所导致的,即提升作用。哲学家们所说的“意向性”,其实就是这种时间上的过程。
我感知到对象,即意味着,我感知到了对象在我身上造成的变化:我感知一滴滚烫的水,即我感知到了水在我皮肤上造成的灼伤;我感知到了我眼前的水杯,即我感知到了自身对水杯进行观察的视角——对象的显现,需要有对象对身体的嵌入,需要有对象对有机体状态的扰动。因而,我对对象的意识即是对我自身的意识,外物的表象即是我的表象。
每一个对象都会对有机体造成某种改变,从而产生针对于该对象的核心自我。时间在流变,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各种表象也在交相显现,核心自我也处于不断的生灭之中。但是,核心自我始终意味着“现在”,“现在”处于不断变更当中,但“现在”依然是“现在”,与此对应,不管是哪一个瞬间的核心自我,它的意识永远是“我”的意识。
自我与对象的不断生灭,代表着二级神经模式持续不断的运作,核心意识便如同一条思想的大河(意识流),任各种表象流走变迁,而不会随着某个表象的退隐而消失。
4、核心意识障碍的神经病学
癫痫自动症患者在失神型发作时,前扣带回皮层会异常放电,此时,病人会产生突然的意识丧失,做出一些类似僵尸的举动:他的身体会突然僵硬几秒钟,然后恢复活动,他还保持着醒觉和低水平注意,但是会毫无目的地四处观望,面无表情,对周围的刺激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能够拿起茶杯喝水、穿衣服,甚至走出房门上街闲逛,但是这一切举动都是无目的的,在外人看来这些举动会显得十分怪异和迷惑。当发作结束,病人意识恢复时,他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
运动性缄默症患者,扣带前回受到了损伤,患者不会动作,不会说话,目光涣散,表情平静,对任何人任何问题都保持沉默,对周围的打雷下雨没有任何反应。患者偶尔会用手抓住周围的人,或者拉过自己的铺盖,说明他能对外界形成表象,但是这一切都是无目的的,因为他的核心意识受到了损害,失去了自我感。
像这种无目的举动,核心意识障碍的情况,还可以见于扣带回顶部内侧区域受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只不过行动更加迟缓。
八、扩展意识
核心自我仅仅是当下的自我感,它只关乎有机体的瞬时在场,有机体对客体的确证。一个一岁大的孩子仅仅具有核心自我,他能感知周围的一切,随后便将一切都遗忘,他的存在,无关乎过去也无关乎未来,他眼前的物体仅仅是物体,并没有什么“意义”赋予在上面,也没有任何联想。但是,建立在核心意识基础上的扩展意识,将把自我世界的范围大大地拓展开来。
1、自传式记忆
核心自我在每一个当下所体验的新的事实表象(关乎自我认识的事实,关乎客体本身的事实),会通过学习装置,被存储入记忆当中。海马对于这种学习过程有重要作用。但是要注意,这些记忆成分,并不是退隐到意识之外的表象,其实它们连表象都不是,而只是分散存储的一些记忆“痕迹”,是一种对神经激活方法的记录,对激活倾向的记录。这些记忆痕迹广泛保存于高级皮层和某些皮层下神经核,保存的区域被达马西奥称为“辐合区”,虽然分散,但是却有很强的整体性。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辐合区中的各处痕迹能被同步激活,早期感觉皮层(例如视觉、听觉等,此外还有周围的边缘皮层,以及某些皮层下神经核)便根据这些痕迹中提示的激活方法和倾向,产生外显的神经映射,整合成清晰的表象。
通过记忆,有机体对于核心意识在过去体验到的事实,会形成一种有组织的逐渐积累,特别是关乎自我经历那部分,便形成了自传式记忆:它内隐地记录了一个人过去在生存与社会活动中所体验到的一切。此外,过去的我对未来所做过的规划,也同样作为自传式记忆的成分保存起来。但是这些过去与未来,要成为自我感的一部分,仍然需要对核心意识的呈现
2、自传式自我
无疑的,在扩展意识中,核心自我仍然占据最关键的位置,正如一个人的过去与未来,都需要在“现在”体会一样。对于一个拥有扩展意识的我,我目前所感知到的不仅是眼前的新事物(或情绪),我还能感知到自传式记忆呈现给我的,关于我过去经历与未来期望的表象。自传式记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呈现,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在任何时候都要清楚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刚才干了什么,我等下要干什么。这种持续的呈现,来源于一个连续不断重新激活的神经网络,它是以一些聚合区为基础的,这些聚合区存在于颞叶和额叶的高级皮层、某些皮层下神经核团(包括部分杏仁核)。这些区域的同时激活与丘脑核团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会对身体状态进行扰动(情绪反应),引起原始自我的改变,再经过原始自我与自传式表象的二级映射,形成核心意识——从而我的过去与未来,将持续地被生灭变化中的核心自我所认识到
此外,与当前情境有关的部分记忆,需要被更加高频的持续激活,形成一种短时记忆,即我们在一分钟内记住一串电话号码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工作记忆,它是由前额叶来支持的。
自传式记忆持续地呈现在核心自我面前,从而核心自我形成了一种新的自我感界定——自传式自我,从而和眼前这些临时的非自我客体区分开来。这种界定,我猜想与情绪的持续扰动有关。因为自传式记忆的持续激活,会使机体造成恒常的情绪变化,这种情绪成为了身体内环境的常态,从而也就内在地融为了原始自我的一部分。这样核心自我作为原始自我的代理人,自然会扩大代理的范围,在认知外物时,从单纯地代表有机体的立场,扩大为自传式自我的立场,从而核心意识也变成了扩展意识
3、自我的同一性
如果说核心自我只能提供每一时刻的在场感,却在二级映射的一次次脉冲中不断地流变生灭的话。那么,因为有了自传式记忆的稳定积累与持续激活,自我才具有了同一性,能够感知到自己从过去到现在,朝向未来的一种延续。固定的人格品质也因而有了存在的可能。
但是,我猜想,自我同一性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原始自我的同一性。自传式记忆内容丰富而繁杂,如果不加选择地持续激活,我想,一个人会今天觉得自己是张三,明天觉得自己是李四,仍然会造成身份认同的混乱。只有那种关乎有机体生存的记忆,能引起正面的、或强烈的身体情绪的记忆,才能被持续激活,成为自传式自我的一部分。所以从根本上说,自传式自我的同一性,还是与原始自我的同一性,与有机体的稳定生存息息相关。
在某种意义上,即使是自传式自我的构建,也并不是我们能自由掌控的,而是在潜意识层面,根据身体情绪的立场,神经对记忆的选择性激活所致。
4、扩展的认识
扩展意识并非为人类所独有,但是,人类却因为扩展意识的高度发达,而具有了发展文明的能力。因为自我代理范围的扩大,人在感知周围环境时,会注意到更多的信息,会进行更加复杂的认知加工:眼前的树对我而言已不仅仅是树,我会同时意识到树的地理位置、周围的楼房、植物学、绿化、生命伦理,甚至湖畔派诗人的诗歌,我更会意识到我怎么会有闲心傻站在这儿看一棵树。如果说核心自我是完全受基因控制的,仅仅关乎有机体当下状态的先天自我的话,那么,自传式的自我则更多地受环境、社会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自我。
作为认识活动复杂化和自我代理范围扩大的结果,人类发展出了制造工具的能力,感受他人想法的能力,承受苦难而不急于反抗的能力,感觉生命有限性和死亡的能力,产生善恶感的能力、操守良心的能力。语言并不是扩展意识的必要条件,但是,却可以促进扩展意识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推理、决策、辨证批判、抽象思维、科学、政治、宗教、哲学,人类理性得到高度发展,并且,因为语言,人与人的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从而也大大促进了每一个人思维的发展。
5、扩展意识受损的神经病学
如果说核心意识只涉及有限几个脑系统的活动的话,那么扩展意识,因为要搜集来自所有方面的信息,则与整个脑的活动有关。但是,大脑皮层大部分区域的活动受损,虽然会损害扩展意识,但是却不会损坏核心意识,因而自我感仍然可以存在。
发作性全面遗忘症可能会在偏头痛的患者身上产生,患者会在一段时间内突然丧失对过去经历与未来的记忆,他会不断重复一些焦虑的问题:“我怎么会在这儿?我在这儿做什么?我等下要干什么来着?”但是正如这种焦虑所体现的,他的核心意识保留完好,他具有自我感,他能意识到自己不正常的陌生状况。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这种对周围环境认知的突然陌生也会表现出来,但是作为一种进行性的发展,患者在一段时间后也会渐渐出现核心意识的崩溃,直到最后变成全面的痴呆。
更一般性的全面遗忘症患者,可能受损的脑区包括颞叶,虽然有一个核心自我,并能根据当前的环境做出适当行为,但是他会忘记自己的过去,认不出周围的熟人,周围的物品对他而言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如果是海马受损,那么他也不能学习新的东西,对当前经历的事情也会很快遗忘。
某些疾病失认症患者,大脑右半球受到了损伤,造成部分肢体瘫痪,他们具有核心自我感,但是因为原始自我部分地受损,无法对瘫痪的肢体进行表征,造成关于肢体的自传式记忆缺失,所以会出现如下表现:他们有过想移动肢体而失败的尝试,但是他们却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经历的一部分,他们觉得自己身体完好,即使移动肢体失败,也不会有挫败感。
多重人格的患者,很显然,是自传式记忆的选择性激活发生了紊乱,从而在不同时候表现出了不同的自传式自我,因而有了人格前后不一致的表现。但是他们的自我在场感仍然是良好的。
6、意识的超越与回归
人类认知能力与自我感的扩大与丰富,始终离不开扩展意识的内在机制——身体、情绪、核心自我。不管我的心胸气魄有多么宽大,可以为天地万物代言,我的所有觉知,仍然是通过核心自我的当下意识来完成的,是与身体、情绪变化息息相关的。身边发生的一切,终究要通过身体的变化与调节来落实到意识中。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不考虑机体生存与自身稳态的要求,那么不管看起来多伟大的想法和观念,最终都会导致人类的自我否定和痛苦。
过去人们对意识的探索,往往是局限于对意识内容、知识的探索,却忽视了与身体息息相关的无意识过程的探索,正是无意识过程的存在才产生了意识,意识本身并不依赖于具体的知识。因而改善人类的精神状况,必须拥有对于意识本质的探索,并且明白:正如同上层建筑与底层基础的关系,伦理、科技不能违背身体、情绪的立场,理性也不应该把情绪视为自己的对立面。对于我们一般人而言,平和健康、感性张扬的生活状态,比操守某一高傲而禁欲的想法,也许更能提高人生的品质。

 

唯心

2015-06-17 13:33   阅读:29

来源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ae5140a60102vnmz.html

(2011年的哲学小品文)
心学大师王阳明,一次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中国人的“心”,也许,还是和西方人不一样吧?
近代西方有一个叫康德的家伙,一生之中,从未离开过故乡的小镇一步,过着如发条一般精准的生活。每天下午三点半,人们总能看到他准时从家里走出来,沿着始终不变的路线散步一小时,回。小镇上的人们说:要调钟表,按康德出门的时间调就行了。
然而就是这个钟表人,在一处与世隔绝的角落,开创了一片广大的思想天空,他宣称: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不过是人们内心各种各样的概念、逻辑而已——几百年来,西方的哲学家们一直信着他,坚持让自己的身体在大地上漫无目的地游走,而内心却在另一个由逻辑和概念组成的世界里思想着。
他们是心不在焉的一群人,他们自称唯心主义者。
他们说:“插在瓶中的蔷薇,只是我心中的一个概念。”可他们却少有闲心来好好观察一下这朵蔷薇的颜色的 细微变化,花瓣的形状,纹路,叶子边缘的锯齿、叶面的绒毛,细细的茎刺。
而东方的思想家们,每逢云开雨霁,却喜欢对着院里的一株海棠,静静地坐上一盏茶的功夫,聆听雨滴从屋檐滴滴哒哒地落下——他们的心,在与世界热恋着,“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在这一盏茶的功夫里,康德的传人们,已经埋头写完了一大段逻辑精妙的文字,论证“一株蔷薇如何作为一个物体的形象,出现在人的意识中。”写完了,抬头问道:我刚才喝的是什么?
至于他们眼前那枝瓶中的蔷薇,你问她是否活在人的心里,她说:“我只是一个客观存在,从来没进入过他们的内心,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我。我也没有变化的颜色,细细的纹路···我什么都没有,我只有一个单调的名字。
海涅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康德的生平履历很难描写,因为他既没有生活过,也没有经历什么。”
那株海棠,你却可以说她存在于苏轼、王阳明等一群悠然之人的心中,因为,她纤细的花梗,娇羞的花瓣,嫩黄的花蕊,都留下过心的踪迹。——这些“唯心”的人们,其实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心是什么?是多情的眼睛,温柔的手,悠然的鼻息,是独立于落花前的人,吟咏着微雨中双飞的燕。

 

============== End

 

posted @ 2018-11-30 23:30  lsgxeva  阅读(212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