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是我没有理解正确还是?这个模式为什么要单独出来。不就是状态模式的广度增加版而已嘛? 个人感觉非常少的合适的场景。看状态模式就好了。一样的思想。 多个状态的状态模式 =》多个元素需要分别处理状态=》多个元素需要有各自的操作=》访问者模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7 18:13 琴鸟 阅读(14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模板模式是非常容易看懂的。以前用了所谓的桥接模式,我也会认为我用了模板模式。 其实把桥接模式叫做 模板模式的接口版也没有任何问题。 模板模式全部虚函数,固定起来。而桥接模式。加了一个接口。把意图的实现放的更自由,脱离了虚类。 但是又如何啊。桥接多难懂的一个词。我想叫桥接模式为自由的模板模式。 个人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7 09:05 琴鸟 阅读(22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用了也不知道用了的典型。 就是接口存在的意义,意图和实现分离。 就好像1+1=2,实现了一个简单加法一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7 08:41 琴鸟 阅读(10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v2第二次复习:基本上看第一次总结,是正确的,还有一个补充就是,如果状态的判定又涉及到多个字段的话,那么用状态模式的附带的好处就是把状态用单独key表示出来了。就是每个状态的派生类。这样更简洁。另外状态类,都是包含行为的,而行为一般是会对状态类的母体做修改。所以状态类的方法一般会传递this过去。 第一次学习官方的一句话:允许对象在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好像修改了它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7 08:09 琴鸟 阅读(37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阅读该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7 06:27 琴鸟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就是存档。把关键数据,存在一个列表中。所以需要一个存档中心类,一个执行存档的类。和一个被存档的类。 可以和命令模式,配合。并加上原型。会比较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7 05:39 琴鸟 阅读(22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比较简单,现实例子太常见了。 比如租房,如果没有房屋中介,你必须亲自各个小区自己转,找房东的电话。 而有中介了,你找中介一个就可以了,就可以和其他房东联系。 有句总结说的很好,把网状的关系,化为了更简单的中心发散关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7-07 05:31 琴鸟 阅读(225)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