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对于Strategy模式来说,主要有这些应用场景:

1、  多个类只区别在表现行为不同,可以使用Strategy模式,在运行时动态选择具体要执行的行为。(例如FlyBehavior和QuackBehavior)

2、  需要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策略(算法),或者策略还可能在未来用其它方式来实现。(例如FlyBehavior和QuackBehavior的具体实现可任意变化或扩充)

3、  对客户(Duck)隐藏具体策略(算法)的实现细节,彼此完全独立。

 

策略模式将算法的实现与算法的使用分离开来:使用一个接口表示需要具体实现的细节,具体的算法实现则是在子类中实现,这是策略模式提高程序可扩展性关键步骤,然后在用户使用时可以选择算法,这是符合以下设计原则的:

Favor composition over inheritance.(优先使用对象组合,而非类继承)

 

对于Strategy模式来说,主要有如下优点:

1、  提供了一种替代继承的方法,而且既保持了继承的优点(代码重用)还比继承更灵活(算法独立,可以任意扩展)。

2、  避免程序中使用多重条件转移语句,使系统更灵活,并易于扩展。

3、  遵守大部分GRASP原则和常用设计原则,高内聚、低偶合。

对于Strategy模式来说,主要有如下缺点:

1、  因为每个具体策略类都会产生一个新类,所以会增加系统需要维护的类的数量。

 

疑问:

posted @ 2012-04-10 10:50  大脚印  阅读(13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