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启示录

反省错误,保持克制。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前半生是在犯错中成长起来的。犯错并不是件糟糕的事情:如果能够从低成本的犯错中汲取教训,就能避免付出高昂的代价。

整理错误启示录,不是为了避免不犯任何错误,是为了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重复犯类似的错误,建立更好的生活习惯和结构,让决策更具备健壮性,不受小错误影响。

促销/贪便宜/过量

问题:因为促销、贪便宜、轻率而购买不需要的物品或质量次、价值低的物品或者消化不了的过量物品,导致丢弃和浪费。从最终来看,还是亏了。优惠券只是一种诱惑而已,实际上优惠不了多少。

应对之策:明确所需、品质良好。应当仅仅因为贴合需要而购买。是不是我现在及日后必需的 ?品质是否优良的、适应个人经济能力的 ?如何判断其品质?提升品质鉴别能力和技巧。每一块钱都要花的值。

效果: 有很大改善,很少购买过量物品了,贪便宜的次数少很多。促销还是要的,重要的是确实所需和品质好。

  • 因为促销,在淘宝买了一些不需要的衣服/不耐穿的衣服。 启示: 需要实用、有品质的、眼前一亮的衣服,而不是降价的衣服。不要受促销的影响。衣服应少而优质耐穿。
  • 因为促销,在京东买了不少零食。花了钱又对身子益处很少。启示:需要多买对身体有益处的水果牛奶蜂蜜等营养食物;少买零食,多买水果。
  • 因为促销,在京东凑单买了很多书,没那么多时间阅读。占空间。影响灵活迁移。启示:可以有一个购书清单,对于不紧急看的遇到的好书,先列上去,待将来必要时或有足够空间存放时再购买。非【经典/富含大量营养/有珍藏价值】的书籍,只会读一遍的书,先考虑电子版。
  • Kindle unlimited 有些较便宜的书读了收获不多。启示:读书不能贪便宜。精选才能有好的收获。重视阅读的时间成本。要追求阅读的性价比:阅读价值/阅读时长 。
  • 买了很多红枣,根本吃不完,一直放着;买了5-6 西红柿、香蕉,都有吃不完浪费的。启示:食物和水果不宜一次买过多,3 个左右最佳。宁可暂时缺,不要过量而浪费。因商家捆绑式销售不得不购买大量食物时,需要警惕和适当拒绝。
  • 在电脑上通宵连续看电影。启示:定电子晚睡禁令,禁止在晚睡进行娱乐活动。
  • 累积了很多小东西用不上。比如喝水的杯子就有好几个。启示:拒绝不需要的东西。拒绝活动赠送的不需要的物品。不买不需要的东西。
  • 贪便宜花了 45 元买了把天堂伞,结果第二天就坏了,勉强修了下还是有问题。非常恼火,发了自己的一通暴躁脾气,把伞彻底砸坏了。启示:不要仅看价格;瑕疵品可以当做备用。
  • 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太执,读书太过,忽视了身边需要去爱的人,也让生活失了味道。启示:在每日规划中安排固定阅读时段;抽出时间运动和交流,培养运动和交流的习惯。时间安排要合理有度。
  • 没有问清楚同伴的行踪,就直接买了个大西瓜,结果吃不完。
  • 购买印象笔记会员。本来想挑战下走出舒适区,看看为知之外的笔记软件。但对笔记软件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看看觉得印象笔记有个“识堂”功能有点意思,促销冲动买了2年印象会员。实际上基本没怎么用,感觉比较臃肿,设计上也不简洁。启示:应当仅仅因为贴合需要而购买。应当在试用觉得 OK 的前提下再购买。不试用不购买。
  • 看到29.9充100话费的活动。没仔细看,就直接充值,结果是 29.9 充了个团宠卡会员,里面有个 100 话费优惠券,还需要满 100 才减 5,满200 减 10,每月限用一次。不甘心白花会费,又充了200块话费。还好能够退会员费。启示:所谓的大额优惠券都是分拆的有时间限制的,往往要付出时间成本。如果不是必需,没必要贪小利而耗费宝贵的时间。
  • 为了省一点钱充V+会员,为了用掉 V+ 会员的优惠券花费更多的钱,买过量的食品。为了把4块钱的优惠券用出去,买了100块的东西。然后吃不完开始放坏了。放坏的食物可不止4块钱。何况4块钱不过抵了点运费(配送费)。多么深刻的教训!启示:不要轻易购买会员。购买会员前,需要先想清楚,能够用会员节省多少。如果几乎没有多少节省的,就不要买会员了。
  • 为了把红包用出去,买一些过量的食物,最后吃不掉,反而浪费了钱。启示:不要再被红包诱惑了。只买自己所需的。

缺乏规划设计

问题:整体规划设计的思考和实践严重不足。

应对之策:建立今日规划/财务管理/职业护城河体系/节假日规划/研习计划。每天半小时练习和实践规划设计。

  • 大学选专业时无感,选了不擅长的电子信息工程;大学学习缺乏规划,玩游戏通宵等虚度大量光阴,导致毕业找工作的选择空间极小,最后考研。考研后对日后职业缺乏规划,在最有潜力的阿里云弹性计算团队做开发,却对分布式技术知之甚少,只是上手了开发工作;又因为缺乏规划,阿里云离职后没有确定感兴趣的方向,导致有赞做交易四年后又要转行。启示:做好中长期职业发展规划,熟悉行业和市场,选定方向,持续钻研深入。
  • 周末不知道做什么。假日不知道做什么。总是临时想到了就去做,虽然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但常常缺乏缜密细致的安排。启示:做一个简单的节假日规划。
  • 存储文件时缺乏规划,导致反复下载反复存储,耗费很多时间。应当分级存储,分为“很好、好、较好、一般”四种。
  • 国家疫情政策放开前,没有备好迎战的药品。先前模糊预测到国家会放开,却没想到应该做点什么。对策:思考3-6个月内会面临什么状况,做好准备。
  • 要用的时候东西找不到了。启示:分类放置,放在容易找的地方。放置的时候多花一分钟,找的时候就可以节省很多精力。反之,放的时候随意,找的时候苦哈哈。避免随意放置。

缺乏细致研究而不合适

问题: 未能细心去研究其中的细节,导致一般或较差质量的决策。

应对之策:重要事情,要搜集充分的信息,花足够的精力分析;要细心静心,不要急躁;扩大有效信息接受面,想问题深入细致一些,事前事后多思考。

  • 买房,未经仔细考量,未考虑自身经济状况、当前经济形势,听别人说“一步到位”,就买了四房,还贷压力大。实际上应该先买三房,立稳脚跟,再考虑换四房。启示:大额交易,一定要多思多考量,延迟决策。实力较小时,不要为了所谓的机会而冒很大的风险。有中长期影响的事情,要审思熟虑,再做决定。
  • 购房贷款。花一天能计算清楚的事情,不愿意算,结果要花几年的时间来弥补。教训:对于有中长期影响的事情,一定要花精力多研究,找出比较适宜的方案。避免大事懒惰症。
  • 未经实地考察就签约。租房,在网上看到内在环境不错,迫于时间压力,直接预订。但外在环境嘈杂,住起来很窝心。启示:需要安静的居所,哪怕多花点钱。在涉及较大金额的交易之前,一定要多考察清楚,以免交易后后悔。
  • 网上看着款式不错,到手不满意。启示:买衣服不能只看款式,也要综合考虑价格、用料、做工、舒适度等。
  • 买撑衣杆尺寸不合适,窗帘杆太重,有安全问题。启示:买一个卷尺,凡事量一量。租房的问题,自己不熟悉的,可以先咨询房东或其它有生活经验的人。
  • 没有合适的尺码,买大了没法穿,虽然款式合心意。尺寸很重要。启示: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形数据,弄清楚合适的尺寸,买量身定做的衣服。
  • 豆瓣评分不错的书,读不下去。启示:可以先到豆瓣网阅读有用的评论,读读电子书摘录部分,看看是否适合口味。
  • 疫情来袭时,在京东一家无良店铺高价买到假口罩。启示:买之前先看差评和中评,涉及商品真假可找人帮忙辨别确认。忌病急乱投医。价格有疑问时,先弄清楚均价,以及高价的缘由。此外,还要看店铺认证,开店时间、店铺店铺数量、店铺评价。店铺如果只有一两个商品,不要去买。
  • 网上看酱骨头馆的土豆干锅不错,没有问事情,就点了。结果真的是很干的土豆,不适合自己的口味。启示:别人说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 订亚朵酒店没有比价多家,没有仔细看跟自己预订房间的图片和中差评。海景房多了个废旧阳台隔着。
  • 寄大量书回去,仅仅只考虑离家近选择申通,3元/斤(听上去便宜了点) => 6元/1KG的价格,花了 1260 元,也没有仔细看重量,也没有仔细算清楚,稀里糊涂让人宰;本来应该选择德邦物流,花点钱让人送货上门就可以了。思维局限在离家近上。考虑问题局限在某个因素上,没有综合全面考虑问题。正确的方式应该是:综合所有的选项,逐一调查清楚,然后选择最优方式。
  • 换锁,不知道换锁价格。胡乱搜索。启示:淘宝和知乎上先搜索下原材料价格和知识信息,大概就知道什么价位了。教训:做一件事,在合适的地方找到合适的方法和代价,再行动。
  • 不知道怎么做包菜,材料没齐全就买包菜。
  • 不清楚安全抹除的含义,选择了三次抹除,很慢。发现三次抹除是为了最大限度不可恢复文件,与我的需求不符合。其实一次抹除就完了。然后终止抹除,磁盘未能挂载,又急着点击了急救。启示:使用不熟悉的软件功能选项时,一定要先了解相关知识再行动。

考虑不周全

问题: 因为没有考虑到某个点,而导致不便或费力费时。

应对之策: 先列出所有重要的点,想清楚,再行动。

  • 去华师打的,只考虑避开人流,没考虑堵车因素。景区走累了,为了少走三四百米,坐公交,没考虑公交堵得像蜗牛前行。启示:交通出行一定一定考虑堵车因素!
  • 买了面条,到出锅时发现没有筷子。做空心菜,没有买全调料等。启示:做一件事要想周全,有配套清单。不要到行动的时候发现缺这少那。
  • 从招行取新卡后,没想好,多跑了一趟去公司把卡锁存到公司抽屉,耗费时间和精力。启示:事情次序规划好,可以省时省力。
  • 未备份好数据就直接同步,误操作删除了珍贵的照片。启示: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 为了少20元的流量费,在越南没有流量,独立行动担心迷路失联,极为不便,体验大打折扣。启示:该花钱时要舍得;了解必要的生活常识。
  • 本来准备去苹果授权店维修手机,结果关门了。没有手机导航,迷失了方向。然后一念之下在一个小铺位花了 600 换了个电池继续续命。启示:出行之前应打个电话询问好事项,在特殊情况下要先定好策略,避免出乎意料时不知所措。做好 B 计划。
  • 我以为中秋月饼九月初就“应该”发给家里,一直没理会。直到爸妈要去武汉,提到月饼还没到,问过才发现刚刚发出。杯具了。如果早点确认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了。事情要确认清楚。
  • 在拷贝大量数据到移动硬盘之前,没有仔细选择文件格式,结果读写受到限制。最终不得不倒腾硬盘,格式化后再拷贝。
  • 一些好的文件存在百度网盘,逐渐丢失了。启示:好的文件单独建立特别文件夹,放置多处备份;选用专业可靠的产品。
  • 忙着计算小东西的价值,却没有考虑到把电饭煲这么值钱的东西寄回去。因小失大。
  • 临上地铁时,发现APP有点问题。忙乱之中,重新下载APP并用密码登录,结果发现摄像头就在头顶上。输入密码时一定要眼观六路,确保没有人能够看到。
  • 订酒店,过于考量交通、折扣和价格因素,忽略了安静的核心指标,结果订在了临街的酒店和房间。启示:考虑问题要把所有核心指标列下来,再综合权衡。
  • 没有确定好派出所位置就前往,白跑一趟。方案:跑之前务必先咨询一下。十五分钟的咨询胜于一小时的无谓白跑。
  • 临行前发现身份证和火车票找不到了,找了半天,发现被夹在ipad 的保护盖里。要办理重要事情时,东西要准备好,放在指定容易找的地方。
  • 明明只需要把门开放一次,却把钥匙交出去,交出去又不放心。还得换个锁。
  • 不想买刘海屏丑的iphone,结果买了更大板砖丑的mate,运行还老是卡。启示:考虑问题不要局限在一个点上,始终综合考虑问题,接受小的瑕疵。
  • 耐心耗尽,脑子短路现象。一件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为某种情势所逼迫,忘记了考虑其中一个或多个重要因素,导致决策失误。
  • 喉咙痒咳嗽,又没有水可以烧。一直咳嗽没法止住,难受。启示:要备置常用药品。宁可冗余一点浪费一点,也不要在急需的时候却没有。

急躁冲动

问题: 缺乏深思熟虑,仅凭一时冲动而作出行动。

应对之策: 作出行动之前,停顿三分钟。

  • 因为情感和工作上的缘故,以及想花一段时间陪陪父母,急于离职阿里。只要再过 3 个月,就有 300+ 阿里股票(价值几十万)到账。耐不住,要辞职。启示:情感上可以镇定一点,工作上试着去学习突破;和家人在一起,把钱拿到手后再辞职也不晚。

  • 情感。有喜欢的人时,头脑空空,缺乏策略,不知道如何打动对方,因焦躁的行为而导致对方不满。七夕节,很喜欢她,坐立不安,一定要找她玩,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惹恼她了,又不懂圆场,结果不欢而散,此后一半年没有再见面和通话过。启示:喜欢一个人,要有策略地去打动对方;对观点过于片面理解,以为有真诚就不需要策略技巧了。真诚是基础,要与策略技巧搭配使用效果更佳。应当冷静下来,看看有哪些可以和对方分享的,先沟通好再行动。

  • 对教育行业几乎不了解,对市场招聘信息几乎缺乏了解,仅仅只是出于情怀冲动,缺乏充分调研和准备,就直接离职。启示:在作出重大转变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和过渡;应当对行业和市场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 租房。在保利花园看了好几个房子,太在乎想在保利花园住下来(环境不错),在没有问清楚的情况下,就交了定金。启示:没有弄清楚所有情况之前,不要掏钱包。

  • 买房。还没看几间房,就急于出手,都没弄清楚地点和方位,就定下来。结果定下来后就发现地理位置太偏了,跟期望的不符,但定金已交。启示:大额交易,必须弄清楚所有细节,才能出手。

  • 演示携程抢票,没注意选日期降低风险,一分钟内白丢一百多块(退票有手续费)。启示:做事要注意细节,长个心眼,不要粗枝大叶。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要积累生活经验。

  • 旅行。没有定好计划,就急匆匆出行。结果出去了似乎也没玩好。花钱收益不大。启示:旅行之前,要先订好机票(车票)、酒店、门票等,确定要怎么游,再出发。

  • 花10元买6串烤肉,吃得没营养,花了钱,半夜肚子不舒服上厕折损精力。启示:谨防一念之间的口欲。

  • 年会签到,看到有话费优惠活动,毫不犹豫充值了,结果又上套了。之前上过当,是平时应该不会再上当,主要是公司年会竟然用这种充满广告的小程序,太失公司水准了。浪费人的感情和时间。以后无论什么优惠活动,看清楚再说。

  • 在预定计划的时间做不合适的事情。分心,打乱原计划。比如,本来计划早上学习,然而发现一本好书,就去豆瓣搜索,看评论,再去京东搜索,折腾一下早上的时光就溜过去了。在该睡觉的时候去京东搜索购物。启示:固定购物时段;非紧急情况,搜索和购物可以更有计划,比如淘宝每周四京东每周五。

  • 在京东买了一些好书,但长远一段时间内没有时间去看。启示:应该新增一个购书清单,将好书先记录下来,进行凑单,待需要或有活动或有空间存储时再买。

  • 突然想吃周黑鸭之类的辛辣食品,吃了少量又不喜欢。启示:多吃当季水果和喜欢吃的水果;宁可买贵一点的有营养的水果,也不要在对自己身体有刺激性的食品上花钱。

  • 夜间刷手机,导致睡眠不佳,白天没活力,影响工作效率。启示:实施睡眠电子禁令,一旦进入睡眠时段,非紧急情况,不可以使用手机。

  • 一时冲动买了工行理财,无法撤单。启示:涉及钱的事情,一定要想清楚再行动。宁可不动,也不贪额外之财。

  • 因为环境问题导致工作阻塞,难以进行后续工作,缺乏耐心。

  • 读书贪多贪急贪快,过目即忘,不留痕迹,收效不佳。启示:读书宜细品,品得真味,有进一得一;宜有度有节奏,忌贪多贪快;精读,做读书笔记;不强求读完整本书。

  • 产品同学需要支持订单号模糊搜索,没有细听需求,武断认为是自己所以为的那种模糊搜索,就直接拒绝。告警搜索也是,其实是前端优化。启示:应当容许他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真正理解需求本身之后,再行商量定夺。

  • 公众号发文,急于发文,错漏太多而撤回。启示:发文之前需要仔细检查,标题、正文、引语。事前做好,不要事后弥补。

  • 修改任务时,== 写成了 = ,即使让quake大哥帮忙 review,还是忍不住先发布了,导致部分退款单未同步。启示:再谨慎的人,都会犯低级错误。不能留出犯错误的机会。停顿三分钟。

  • 还没自测通过就合代码,发现有细小地方不对,又要提交一次 MR。启示:先严格细致做好代码自查。代码挑不出刺,别人也不会为难。

  • 租房子。保利花园看房。看了好几个房子,不太满意。然后看最后一个,因为人家没搬出去,也没仔细看房子,也没问清楚水电费,也没问清楚是房东还是二房东,就急急地定下来。还交了定金。定金完全没必要交,交也没必要交300。找不到房子至少不损失啊。 还是太心急想住在保利花园小区,正好那个房子3月底搬出,过于相信所谓的正规渠道。其实这种更容易变成小道。

疏忽

问题: 忽视不起眼的地方,而导致损失。

应对之策:多个心眼、谨慎、防范潜在危险。

  • 用刨子削水果,手指被削伤。轻忽了刨子的使用风险,以为不大可能有安全问题。止血花了很多时间,缺乏应急伤口处理经验,没有备用的消毒棉布,应急时麻烦。启示:凡事在开始去就思考可能的风险和麻烦,避免出事后花费时间和精力处理和等待愈合。危险来自于没有意识到危险。了解和学习一些生活应急措施,准备应急医疗用品。
  • 丝质物随意扔到脏的地方数日,结果染了霉菌,没法再用了。启示:丝织物需要放在干净的地方。学习衣服保养知识。

财富意识极其淡薄

  • 八年杭州工作,离开时,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水平,社保也从来不关注。启示:工资和社保要定期关注。人生财富线一定要花精力来保障。
  • 对股票价值很不了解,计算错误,冲动离职(只要再过 3 个月就到手几十万阿里股票价值, 我 leader 的 leader 都劝不动)。因为网站登录麻烦耗时而急于抛售有赞股票(当时担心再也没法登录网站),结果一月后就涨了一倍。在 2021 年有赞股票达到最高值时毫无察觉。启示:学习经济财务知识,增强财务管理能力;网站有问题应该给网站提意见,不要因为网站的问题作出不合理的决策。
  • 合租室友借钱,三番五次借钱,一次都没还,居然还一直相信别人,一直借。最后一分没还。过于轻信他人。启示:不熟悉的人,最多借 500;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不还不借。借钱要严格评估对方的人品和还债能力;涉及 2w 以上的,订有效的借款合同。为了省掉房租费合租,但合租室友要有问题,损失更大。
  • 中国房地产猛涨时,对房地产毫无意识、一窍不通,没有及时买房,需要多奋斗好几年。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人生的困难模式。没有购房意识,没有深刻意识到房子的重要性及房子的刚需及投资双重属性;即使有了买房意识、朋友劝买房也一直拖延。启示:对于生活切身利益相关的,要多关注,学习必要知识;多出去走走,迈出步子就不会感到陌生;深入了解房子相关的事情。学车买车同理。
  • 因为拖延而错过机遇。朋友劝告买房,一直迟疑拖延,直到现在形势越来越不利。启示: 重要的事情立即去做,保证至少在途中;有些事情要把握时机,时机错过了,要花费几倍的代价来实现相同目标。
  • 担心房价还会上涨,急于买房,没看几套就出手了。其实那个时候已经到房地产已经进入下跌期的前奏。启示:对宏观经济不了解,作出重大误判,加之急躁无知,踩在房地产最后的高点。

不治根本

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做小修小补,导致多次犯同一种错误。

应对之策: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哪怕每次只完成一个小环节。

  • 出了两次订单同步不一致的故障。潜在的坑不填好,出了故障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启示: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和解决隐患,去保证程序更完善而不是调试和排查、修复。深挖原理,彻底根治问题,而不是每次解决一部分。预防胜于治疗。

不听劝

问题: 对于别人的建议,没有听进去,或者不去实践,导致问题和损失。

应对之策: 仔细思考别人给出的建议,如有益处,立即去做。

  • 出生时,做了一次手术(不知情)。需要坚持服补药。临近高三时,坚持不要服补药(那时还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要吃药),结果高三时出现无力症状,从肾到心脏检查了个遍,终于查到小时候的根因。此时,离高考只有三个月时间了。别人在紧张备考,我在外面悠悠地扫地(减轻身体的负担)。本来有考入好一本的实力,结果只考入了二本。启示:别人的建议要多听取;孩子的问题,父母应当及时告知实情,不要一直隐瞒。
  • 阿里离职时,Leader 劝告,再过 3 个月,拿到股票之后再离职。不听劝,执意要离开。虽然有情感因素在里面,也考虑和家人多呆呆。其实当时都并不是必须要这么做。
  • 朋友劝告买房,虽然有意,但对于买房过于陌生,且要摇号,担心摇不中,一直没动身,甚至都没去了解一下。

posted @ 2020-08-31 09:31  琴水玉  阅读(27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