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摘抄

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樊登
103个笔记

◆ 引言 我是一个用读书改变自己生活的人

实际上,那些让你苦思冥想的问题——关于爱情、升职加薪、创业,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而且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已经被人解决,写成了书。可以说,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所以,如果你正感到迷茫或焦虑,不妨开始读书。

读书会让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使命感。你想为这个社会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做一件事时最重要的出发点,而不是说你会什么。即便你什么都不会,只要想解决问题,就努力去学,去读书,你就都能够学会。

读书不一定能使我们成为影响世界的伟人,但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 01 会读书,更要会讲书

教育和商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商业的本质是迎合,而教育的本质是改变。

◆ 复杂时代,阅读是大众反脆弱的武器

哈佛大学教的东西叫作“教小鸟飞”。小鸟迟早是会飞的,哈佛大学把小鸟飞的过程解构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好了,你现在按照我这个来,结果小鸟在哈佛大学“学会”飞了。基本上,现在大环境下的教育方式都是教小鸟飞式的。

◆ 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

“樊登读书”的CTO(首席技术官)田君琦是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他学C语言的方法跟我们完全不一样。他的老师从来没有讲过一次课,上来就是让学生们先去写一个程序,完全自学。自学写程序,编一个射击飞机的小游戏,之后,游戏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后来他们这帮人全都成了很棒的程序员。而我学C语言的方法跟学历史的方法差不多,就是把所有的地方全背过,填空别填错,问答题背答案。到最后的结果就只是打了个卡,但是根本不会写程序。这就是沉浸式学习和观光式学习的本质区别。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当作别人的责任的时候,你会发现他成长得非常慢,他永远在怀疑,永远在排斥,永远在挑剔。他甚至希望你把一本书浓缩成一页纸,再之后一页纸也不行,只接收最关键的三句话……这个人一定会在学习上越来越懒惰,最终停止学习和成长。

◆ 辩论队培养我正确发声和控场

经历这种节奏,我的嗓子都没哑,真是不可思议。18天,每天讲6个小时都没事。但是你会发现,有的人讲话讲半个小时就声嘶力竭了。主要原因是他不会发声,他的气都在胸部,所以每次一吸气,胸部是鼓起来的,这不对,吸气一定是腹部鼓起来。后来有位练瑜伽的老师教我说,吸气的时候连肋骨都要鼓起来,要吸到肋骨能够挺起来,这次呼吸才是真正有效的。

◆ 培养幽默感,吸引眼球

2000年,我硕士毕业后参加了一个用50万年薪招聘节目主持人的大赛。我有幸得了冠军,拿到了50万年薪的合同。崔永元老师是评委之一,我和他特别投缘。

但是崔老师跟我说:“你挣不了这钱。”(他那时候就洞若观火。)我说:“为啥?”他说:“你想,跟你一起工作的人的工资都是2 000块钱一个月,你挣50万,全组的钱都被你挣完了,所以大家恨死你,你肯定干不下去。”然后我说:“

”“好好说话,客气、和蔼一点。别动不动跟人争论,没有那么多好争论的,有那争论的时间就把事干好,这样多好。”

那之后,我就每天看各种各样幽默的片子。我在电脑里建立了一个文档,叫作“幽默素材”,然后把所有我听到的好玩的段子记下来。

◆ 第一次实战:三本书撑起一门课

”因为他们觉得我学东西快。我问他们给我多少钱。他说一天12 000块钱。

上面提到的三段经历,总结起来就是,辩论的训练是规范发声体系和控场能力;电视台的训练是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你想吸引眼球,得有趣味,得好玩儿;校园讲课则是提升内容提炼和价值挖掘的能力。所以我很感激这三段经历对我的重要影响。

◆ 刻意练习=时间X积累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有你为之感叹、为之兴奋的主题,一定只是前人主题的重复和迭代。

◆ 学会讲书,为知识松绑

绝大部分人是拥有学习、进步、阅读的欲望的,但是最后往往坚持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阅读是一个辛苦活儿,它特别需要阅读者做深度思考。对于很多人来说,教育环境使然,思考成了一件稀缺品,再加上需要坚持,成为习惯,阅读就更是难上加难。

◆ 讲书的五种必备能力

演绎法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论。所有符合这个条件的人都考上了清华大学,谁符合这个条件,谁就可以考上清华大学。这个推理的过程是没有漏洞的,基本上是正确的。如果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一定是靠谱的。

关于提升逻辑能力,我推荐一本书——《思辨与立场》。

◆ 对待讲书,要有“将然”的心

在过去,你只是一把刀,你负责“切割”这一件事就够了;但是现在,你慢慢发现,你还得拧螺丝,还得开瓶盖。你又要带团队,又要去谈判,又要教育孩子……所以你必须让自己具备一身武艺。

◆ 03 一年只选52本书,标准是什么?

首先我想来谈谈对于读书的几个误解,只有破除了这些误解,我们才能摆正阅读的心态,明确阅读的目的,然后再谈如何选书。

◆ 对于读书的五大误解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核心就是你经常不知道自己该知道些什么,不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有的人只读自己能“够得着”的书,这样容易只停留在自己认同的那个层面。

这就是经典,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不会吃亏。

孔子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就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二句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是自修,第二句是共修。

读书这件事情,我们不需要执着,不需要痛苦,能读就读下去,能吸收就吸收。如果暂时读不懂,可以听听别人讲的,再接着读下去。

◆ TIPS原则

● T(Tools)是工具。“樊登读书”讲的大部分书,基本上都能提炼出工具性的内容。换句话说,这些书都会教给听众一套方法。另外,能够提炼出有效的工具也意味着这本书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之上。
● I(Ideas)是新的理念。图书的作者能够带来一些新的理念、新的发现、新的想法。
● P(Practicability)是实用性。它能够给大家的生活带来改变,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 S(Scientificity)是科学性。它不是凭空捏造,不是简单归纳,它一定经历了科学性的验证过程。

◆ 科学性是选书的第一标准

什么叫工具性的角度?就是我知道这件事未必是这样的,但是它可以很好地解释现有的情况,能为我所用。

想要理解这个概念,最该读的一本书就是《世界观》。比如,最早是托勒密的天文体系统治了人类的思想大概1 400年。托勒密认为,所有的行星都绕着地球转,每颗行星还都有一个自己的周转圆,沿着周转圆转。

有两种事实:
● 一种叫观察性事实。
● 一种叫哲学事实。
比如,你看到我手上拿了一本书——观察性事实。我现在把这本书藏在我背后,你看不到这本书了,我告诉你我背后有本书——哲学事实。你看不到我背后的书,很有可能我背后有个通道,这书已经被扔了。但是你仍然认为我背后有本书,这个就是哲学事实。

他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重力。为什么他不知道?因为如果他说有重力的话,别人问他,一本书与地面之间这么远的距离,书会掉下到地面上,这个力是怎么传导过去的?比如,车行进得有推力的传导,重力怎么传导呢?牛顿解释不了。

而崇尚科学的人认为,你只要能拿出证据来,让我感受到你的观点的科学性,我都愿意接受。这是崇尚科学的人眼中的开放——在科学史上,曾经有三个长期被科学界攻击的伪科学现象,后来它们被证实是科学的。

科学界人士认为,天上怎么可能会掉下石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不接受天落陨石这件事,认为陨石是伪科学,是骗人的。事实证明,真的有陨石,于是相信科学的人承认了陨石的存在。科学代表了开放性,我发现我错了,我就愿意接受并立刻修正观点。

科学界这么做了,所以是科学界,而不是先有科学界,再有这些做法。

。事实证明,真的有陨石,于是相信科学的人承认了陨石的存在。科学代表了开放性,我发现我错了,我就愿意接受并立刻修正观点。

什么叫不可证伪呢?
比如星座这件事。现在很多人相信星座。有人问我是什么星座的。我说白羊座。他说我不像白羊座,白羊座的人很强势、急躁,做事风风火火的,我这么温和,不像白羊座。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便说可能是我读书比较多,所以比较温和。就是当一个人检测的一件事情不如他的预期的时候,他会给出各种解释,不会承认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站不住脚的。

◆ 具有建设性的好书值得你读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什么叫建设性?联想一下行车导航。我们开车用导航指路,这和你老婆(老公)指路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老婆(老公)指路,她(他)一定是确定自己知道正确路线的——你不按她(他)指导的路线走试试?她(他)一定会生气,告诉你说爱走不走。然后生气了,不给你导航了,彻底罢工。所以,这种导航就缺乏建设性。
行车导航的特点是什么呢?假如你走错了,它会说“重新规划线路”,让你在“前方路口掉头”。假如你不掉头,它会继续重新规划路线——想方设法为你找到接近正确路线的方向。
一本好书也是这样。它一定是在试图帮你从痛苦的、复杂的、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中,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径,让你能够看到希望,看到解决的方向。

符合以下三点之一的便是具有建设性的图书。
●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
● 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动力。
●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 每本好书都自带使命

比如,比尔·盖茨推荐的书几乎没有一本让我失望,他是很认真、严肃的人。

《思辨与立场》这本书开篇就给读者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一个人没有批判性思维会怎样?这就是思维的三重境界:
● 底层的人从来不反思,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
● 中间那层人虽然反思,但老觉得是别人不对。
● 顶级的那层人会反思自己,让自己的思维不断进步。

◆ 04 如何读懂一本书

预计别人读这本书要花2天,
1天花1个小时?
还是预计别人读这本书要花48小时?

他说他预计别人读这本书要花两天,我四个小时就读完了,而且还捕捉到了细节。

他说他预计别人读这本书要花两天,我四个小时就读完了,而且还捕捉到了细节。

他说我这是练出来的,我就很得意。读一本小说,能够很快地抓住小说的主旨,知道它的主题是什么,它的人物主线是什么,这个能力真的是慢慢练出来的。

◆ 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

最近读到的最好的书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它彻底把经济学的原理讲明白了。而且不管是学文科的还是学理科的,基本上都可以读得懂。这本书中没有出现特别多的公式,都是案例和故事,叙述手法平易近人,使我对经济学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有一本书我觉得很有意思,叫作《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阅读心理学书籍的门槛并不高,心理学书籍往往都是面向大众的,都是希望成为畅销书的,所以只要你愿意读,一本本地读下去就好了。

学习管理学知识时,我觉得不需要读特别老的书,读最新的就好,像《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掌控谈话》《可复制的领导力》就是很好的书。

哲学可使人开阔眼界,提升认知层次。

关于哲学的书,我推荐《学会提问》《思辨与立场》《哲学起步》。我不建议大家读《小逻辑》这样的书,因为太难了,不具备一定哲学学科基础的人很难读懂。

◆ 知识的自我反刍

后来我在讲《认知天性》的时候,就讲到知识的输出。为什么我觉得《认知天性》这本书让人豁然开朗?因为书中的观点是颠覆性的。它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是一边读一边记笔记,也不是一边读一边画线。

1.读书要建立的底层积累: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知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
2.知识的自我反刍。
● 阅读时尽量少画重点。
● 读完后给自己一段时间间隔。
● 挑战大脑,回忆全书,构思思维导图。
● 把自己当作传播者,加深理解。

◆ 05 把书读薄:如何解构一本书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读书的过程就是人为地弄清楚一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抓住一本书的脉络和重点。

◆ 带着目的阅读vs自由阅读

带着目的读书,往往读的是你舒适圈周边的东西。自由阅读则是突然跳到一个未知黑暗区域,你会慢慢探索这个未知黑暗区域,当你发现了一点亮光,它开始亮起来的时候,你又跳到更大的区域,又亮起来一点,最后,这些亮光集中在一起,全亮了,整个大脑变成了解放区。这种感觉特别令人愉快。当你能够找到不同的书之间的联系时,两种方法就殊途同归了。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一开始不要有直奔答案的想法,先积累再精简。目的性太强,就减少了大量的脑力摩擦所带来的意外惊喜。

◆ 开宗明义: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不同的书的主题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有些书是在我们读完之后,从整体出发才能发现它的主题。小说一般都是这样。我们很少看到那种刚读第一句就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的小说。

但工具类的书不一样,工具类的书一定要尽快让读者知道书的主旨,否则没人愿意花时间在这本书上。这类书的阅读目的不是消遣,不是娱乐,读者是要解决问题的。所以针对这类书,我们首先要在书中找到定义这个问题的句子。

一辩上来先定义,什么叫“高薪”,什么叫“廉”,什么叫“养”,什么叫“能够”,全都要定义一遍。这里的任何一个概念定义不对,就辩不到一块儿去。

◆ 熟悉书的写作背景

一本书的背景知识,能够帮助读者开阔眼界,让人们了解一个理论的前沿研究状态是什么,从而间接地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

◆ 画龙点睛,一句话总结价值升华

玩有限游戏的人玩的是游戏,玩无限游戏的人玩的是边界。
苏东坡玩的就是无限游戏。跟苏东坡不对付的章惇,玩的就是有限游戏。因为章惇的目的是整“死”你,他要当宰相,最后他就当了宰相。但是苏东坡是不管自己在哪儿,都要活得快乐,活得精致,所以它变成了一个无限游戏。

我后来终于看明白,《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全书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层面来论证有限和无限的。大到政治层面、法律层面、艺术层面,小到个人生活层面、家庭层面,书中展示了各个层面上的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的表现方式的不同。作者到最后写了一句特别狠的话,说“世上有且只有一种无限游戏”,令人回味无穷。

◆ 图书画线有学问:什么才是精华?

我便联想到曾经讲的《谷物大脑》一书。书里的一个观点是,面食吃得太多,就容易导致阿尔茨海默病。我是陕西人,我们那边很多人家里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就是《谷物大脑》里提到的健康问题的严重性。

一般来说,一本书会先解释大范围的问题,接下来探究一个细节,再接下来会深入研究和剖析它背后的含义。

关于这一点,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世界观》一书,《世界观》这本书真的是层层递进的。

《世界观》那本书里写道,很多人有时候接受一个东西并不是因为它是科学的,而是因为它可以跟我们以往的认知关联起来,形成整体。它跟我以往的认知不矛盾,所以我接受它。这就是自我的融贯。还有人接受一些观点是因为那些观点跟社会上大家的认知是一致的。这就是集体的融贯。

所以当你在一本书里读到递进关系的时候,这里的内容一定是这本书的精华。

7.当阅读的时候感受到心灵冲击

当你看到让你怦然心动的内容,被震撼,深受启发的时候,这样的内容就值得保留下来。如果把论证和逻辑比喻成一本书的“骨架”,那这些产生触动的内容就是书的“肌肉”。“肌肉”就指精彩的文字,精彩的故事。

8.书中的奇闻逸事,增添讲书的趣味性

以上是我归纳的读书要点,虽然不一定科学,但我认为这8种内容素材,是每个人在读书的时候,脑子里边要提醒自己注意的。每看一段,就要想想这里面有哪几类是值得保留的东西。这时候你会发现,书里可讲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留下来的精华也是一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 06 内容的再创作:如何组织一个讲稿

[插图]
接下来我们看如何组织一个讲稿。

◆ 讲书前要了解的两大原则

他认为,讲书人讲的确实是这本书的原貌,他才会听。他也听过很多其他平台的讲书,讲的根本就不是书里的东西。

单一原则.

我坚持的一个原则是,讲任何书都尽量不要夹带“私货”,也就是不能延伸特别多自己的东西,因为这样你就背叛了这本书,耽误了听众和读者。

我坚持的一个原则是,讲任何书都尽量不要夹带“私货”,也就是不能延伸特别多自己的东西,因为这样你就背叛了这本书,耽误了听众和读者。

“樊登读书”的主编慕云五老师说过一个概念,他说“樊登读书”是“化学讲书”,而其他很多人讲书是“物理讲书”。这里面的区别是什么?物理讲书就是把内容片段摘下来,拼在一起,这种解读图书的方法意义不大。化学讲书就是重新创作。

我发现,越是优秀的老师,越有同理心。他能感受到别人的知识盲区,破除“知识的诅咒”。他能预判到别人可能听不懂某些知识点,于是用一种降维的方法讲给别人听,使其明白。

首先要尊重原文,但同时一定要创作,要把它变得更加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

◆ 原文和再创作的比例及尺度

我一般会选书里精彩的总结性语句做结尾。因为每本书的作者在写结尾的时候都下足了功夫,一般都写得很精彩,很有诗意,所以我会把结尾拿出来做我们整本书的解读收官。

我的建议是,在整个论述的过程当中,最好按照章节顺序进行。

◆ 讲书最重要的步骤是构建坡道

我看完每本书之后,都会绘制一幅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最难的是第一笔。这第一笔也是最有意思的,我把它叫作“坡道”,这个坡道完全是根据自己对书的理解建立的。构建坡道的时候,你可以用书里的内容,可以用自己的经验,也可以用自己的故事。

比如我讲《国史讲话:春秋》那本书的时候,开场第一句,我说:“今天我硬着头皮讲这本书……”
这就是“废话”。首先,你是不是硬着头皮跟听众没关系。其次,听众会说,既然硬着头皮,那你干脆别讲了。我们会觉得自己得客气一下,谦虚一点,但听众感受到的是你的不自信。你对自己讲的内容都不确定,那我们为什么要听你讲呢?

把最珍贵、最核心的部分放在最前面讲,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 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

现状就是,有大量的公司是层层汇报工作,等到你汇报到总裁那儿,机会已经错失了

获客、激活、留存、变现

对待正文,很重要的原则是,对每一个部分都要给予充分的论证。充分的论证是指什么?就是我们说的实验数据、案例、故事。

这就是组织整个讲稿的过程。

◆ 要不要写讲稿或书摘?

观众也好,听众也罢,你让他们拍个电影谁也拍不出来,但是他们看电影的时候就特别聪明,一看就知道这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同理,听众也是非常聪明的,只要听出来你在背稿子,他立刻就失去了兴致。

最后说一说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我是纯手工绘制的,就是用一张纸,一支笔。当然,现在有很多绘制思维导图的软件,我也尝试过用软件,但最终还是回归纸笔,因为我觉得用手绘制记得更牢。打字的那种感觉,没有经过纸笔的处理,就容易遗忘。

1.任何知识传播都不能跑偏,以“一手”知识为指导原则。
2.优秀的老师都要二次创作,而不是单纯摘要。
3.知识输出的时候,照搬原文的表达不要超过10%。
4.能用故事说清楚,就不要枯燥地讲道理。
5.解读一本书,重中之重是构建你的认知坡道。
6.构建坡道的几个关键步骤。
7.选取重要章节,陈述整体结构。
8.锻炼自己不要写讲稿。

◆ 07 开口讲书,还需要做这些准备

其实这来自小时候考试前养成的习惯,都是“发卷子”前再复习一遍要点,这样很有效。

◆ 复盘思维导图,重新熟悉内容

看思维导图也讲究方式方法,我的经验是从最有价值的核心点开始复盘,向外围蔓延。

一本书某个点打动了你,那么它是怎么论证这一点的?一共有几个角度?一共有几个递进关系?一共有几个例子?讲了什么故事?援引了什么数字?做了什么实验……

◆ 调整心态,讲书不为取悦听众

一个人私心杂念过多,他做事情的状态一定不正常。我现在回看自己早年间的讲课视频,就发现那时候讲课跟现在的状态不一样。我现在讲课基本上不需要暖场,也不需要刻意让大家高兴,不需要刻意让大家都喜欢自己。

我也和世界正念大师卡巴金聊过天。他时刻都处在一种“正念”的状态中跟你聊天,这种状态是需要用一辈子去慢慢修炼的。一个人的心态和气质需要慢慢培养,不用着急。

◆ 聪明地和听众互动

为什么爱很重要呢?站在台上特别紧张的人,往往是因为缺乏爱。小时候内心缺乏爱,所以他才会过度地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肯定,得到爱。从亲密关系的角度切入,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件事。如果内心缺乏爱,在台上就会把大家无意的走神、接电话的行为,都视作是一种对自己的冒犯。一句话,你们都不爱我。

你的价值不取决于别人对你的评判,你的价值取决于你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心态。李中莹有一次上课,开场的第一句是:“我从来都不比任何人差。”第二句紧接着是:“我也不比任何人强,我们大家是平等的。”这两句话一讲完,大家都觉得这个老师很有深度,很厉害。

◆ 对方比你认知水平高,你该如何讲书?

你觉得是新知的东西,怎么能确定它对于听众来说也是新知呢?这种怀疑会使得演讲者心里忐忑不安。

另外,我还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真正听过很多课的人,在听课的时候,他反而会找到新的灵感和收获。越爱学习的人,越不会说他全部都掌握了,他们一定是虚怀若谷的。

◆ 如何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所以,要学习好的电影、好的相声、好的演讲,然后进行科学的练习,不断迭代自我。谁都不是天生就会讲课的,我也一样。我今天用的语言模式,所谓的套路或各种包袱,都是在刻意练习中积攒的。只有积攒得足够多,人才能产生创造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 不断地拓展认知的边界

读书,要学会不断地拓展认知的边界。我有句口号,叫“先学再有兴趣”。为什么要先学再有兴趣?我见过特别多的朋友,他们会说我喜欢什么方面的内容,才去读什么样的书。

先学再有兴趣,你的心才可能撕开一个“知识的缺口”。当你打开知识的缺口时,你才能够发现新的知识。

尤其是管理者,总喜欢替员工解决问题,到最后成了全公司解决问题的能手,但是公司最需要的战略方向你却没有确定。所以不要陷入能力陷阱当中。

1.复盘思维导图,拯救人类记忆曲线。
2.去除私心,沟通的控场能力从调整心态开始。
3.善用“知识的诅咒”,给比你厉害的人讲课。
4.语言能力靠积累,多看电影、演讲和相声。
5.小心存量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书单。

◆ 08 学会绘制思维导图,掌握知识输出方法

答案是掌握一套思维导图构建方法,我认为这是一种高效的“知识输出法”。我每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用思维导图将其进行梳理,这种方法在知识吸收上很有优势,一是看起来非常清晰明了,二是动笔写过的内容更容易在大脑中获得长期记忆。

◆ 后记 给未来讲书人的一封信

当你想要成为一名讲书人时,我希望你不是因为看到有人通过这件事赚到了钱。因为你未来能获得的,远超金钱。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内化,让知识和自己融为一体。

想想未来,有一个职业叫作讲书人。听起来好像是明清时期的江湖艺人,但他们不讲评书,不说相声,更不表演胸口碎大石。他们挑选书籍,传播知识,使得人和人之间讨论最多的是有趣有用的知识和美好共通的价值,让各种各样的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武装每个人的头脑……求知的渴望必将引领我们共同进步,每个人都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进步阶梯!

posted @ 2021-03-25 22:55  zh89233  阅读(56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