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常见问题
1、bug的管理工具
禅道,JIRA
2.1 bug类型
功能类,界面类,性能类,兼容类,安全类
2、bug的内容/要素
标题,短描述,重现步骤,详细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bug类型和严重程度,测试环境,附件(截图/录屏)
3、bug的生命周期
发现bug>提交bug>确认bug>指派bug>修复bug>验证bug>关闭bug
4、bug的等级
P1:致命错误,闪退、崩溃,关于钱的
P2:严重错误,主要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P3:一般错误,次要功能错误,不影响程序的运行
P4:轻微错误,UI界面的优化问题
5、如何定位bug
F12开发者工具,或者fiddler工具抓包,看HTTP请求和响应,如果响应有问题,说明是后端的问题,否则是前端的问题
看一下前端发送的HTTP请求里面的参数对不对,如果参数不对,前端问题,如果参数对,检查HTTP响应,响应有问题就是后端的问题
然后去看一下数据库的数据是否和请求,响应数据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也是后端bug
6、上线过程中出bug
如果是严重bug,项目经理可能会回滚,也就是这次上线失败了
如果bug不严重,就带bug上线,记录一下这个bug,然后在下一个版本迭代的时候修复
7、上线后出现bug
首先分析为什么会出现bug,先在测试用例中新加一个测试用例,分析前后端bug,让开发修复bug,反省一下,功能测试和集成测试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找出这个bug,引以为戒
8、开发不认可的bug
判断有效无效,的确不是bug就关闭bug
还确认是一个bug,先找组内人员或者测试经理确认下,另外看下需求文档,来确认是不是bug。向开发人员说明自己的判断理由,陈述bug对客户的影响。描述bug的依据,找开 发当面聊一聊
如果开发还是不认可,就交给产品经理,因为产品经理有最终决定权
9、最有印象的bug,棘手的bug
经典bug汇总
10、bug的追踪
每天下班前,汇总bug的数量和状态,对于非当天提交未修复的bug,询问开发未修复原因,催促开发紧急修复
11、概率性bug,偶现性bug的处理
原则上不能防过,尽量复现,重现不了,让开发审核一下代码,并记录bug,如果bug比较严重,我是不会让它流入到下一个环节的
当我遇到概率性bug,首先我会把bug找出来,另外我会把当时的操作系统和测试环境记录下来,尽量重新这个bug,如果出现不了,我会记录这个bug,当这个bug再出现时,我 会让开发看一下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12、一个项目中发现多少个bug
上个项目由几百个bug,每天四五十个,后期无bug上线
13、如何提高质量的bug
从两方面来说:1、开发人员能看懂,2、是有效bug
bug描述清楚,比如标题,步骤,写的很清楚。我还会提供截图,让开发人员看到截图,就知道是什么样的bug,截图不能表达的,我甚至会录制一些视频,这样就能看。也会 提供发生错误时的日志,便于开发分析问题
14、从bug中吸取了什么教训,如何避免漏测
1、熟悉业务逻辑,这样才能设计出覆盖率较高的测试用例
2、产品中的一些重要逻辑要清楚开发时怎样开发的,测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3、当发现需求不清楚或者难以理解的部分,一定要及似乎与项目经理沟通,避免项目后期因为需求不清楚而浪费更多的时间
4、站在用户角度,注重用户体验。作为产品使用者测试产品,最好能够清楚客户的操作习惯。在测试的过程中,有些产品已经按照需求实现了对应的功能,但是客户会觉得操作起来不方便,也会让客户对产品不是很满意。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