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排序算法-基数排序

简单介绍

基数排序(radix sort)属于 分配式排序(distribution sort),又称 桶子法(bucket sort 或 bin sort),顾名思义,它是通过键值的各个位的值,将要排序的 元素分配 至某些「桶」中,达到排序的作用。基数排序是对 传统桶排序 的扩展。

基数排序属于 稳定性 的排序,基数排序法是效率高的稳定性排序法。

时间复杂度为O (nlog(r)m),其中r为所采取的基数,而m为堆数,在某些时候,基数排序法的效率高于其它的稳定性排序法。

稳定性简介

2,1,43,1 数组进行排序后变成:1,1,2,43

稳定性指的是:两个 1 的先后顺序不改变。

基数排序(Radix Sort)是 桶排序 的扩展。

基数排序是 1887 年赫尔曼·何乐礼发明的。实现方式:将所有待比较数值(正整数)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前面补零。然后,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一次排序。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以后,数列就变成一个有序序列。

基本思想

  1. 将所有待比较数值 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 前面补零
  2. 然后从最低位开始(个位),依次进行一次排序
  3. 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以后,序列就变成了一个有序序列

基本思想是抽象的,下面看看思路分析,你就明白是咋回事了。

思路分析

解析上面的图:

第一轮:判断 个位数

  1. 将每个元素的 个位数 取出,找到其 个位数 所对应的下标的桶,然后把这个数放到桶中(桶为一个一维数组

  2.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依次取出数据,放回原来的数组

    注意:取出桶里的数据时,不仅要按桶的顺序依次来取,而且单个桶里的数据取出顺序也要按先放进去的先取出来的规则。

以上步骤中,每一轮除了用什么位数的值来判断放在哪个桶里不同外,其他的都相同。

第二轮:判断 十位数

需要注意的是:

  • 第一轮使用后的桶并未清理,上图为了讲解方便,并未展示桶中已有的数据,不过会进行覆盖。
  • 长度不足的数,用零表示。如 3,没有十位数,则归类到第一个桶中(0),即该数看成 03

第三轮:判断 百位数

一个流程下来,你会发现,在第三轮排序后,数组已经是有序的了

动图:

代码实现

推导实现

为了更容易理解,下面进行分步推导来找出里面的规律,从而实现算法。

    /**
     * 推导:推导每一步的状态,然后找规律
     */
    @Test
    public void processDemo() {
        //这里我就随便一个数组了
        int arr[] = {53, 3, 542, 748, 14, 214};
        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 Arrays.toString(arr));
        processRadixSort(arr);
    }

    public void processRadixSort(int[] arr) {
        // 第一轮
        // 1. 将每个元素的 **个位数** 取出,找到其 个位数 所对应的下标的桶,然后把这个数放到桶中(**桶为一个一维数组**)
        // 2.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依次取出数据**,放回原来的数组

        // 定义 10 个桶,每个桶是一个一维数组
        // 由于无法知道每个桶需要多少个元素,所以声明为数组长度
        // 例如:加入10 个数字都是 1,那么只会分配到同一个通中
        int[][] buckets = new int[10][arr.length];
        // 定义每个桶中有效的数据个数
        // 桶长度为数组大小,那么每一个桶中存放了几个有效的元素呢?就需要有这个变量来指示
        int[] bucketCounts = new int[buckets.length];

        // 开始第一轮的代码实现
        // 1. 将每个元素的 **个位数** 取出,找到其 个位数 所对应的下标的桶,然后把这个数放到桶中(**桶为一个一维数组**)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 获取到个位数
            int temp = arr[i] % 10;
            // 根据规则,将该数放到对应的桶中
            buckets[temp][bucketCounts[temp]] = arr[i];
            // 并将该桶的有效个数+1
            bucketCounts[temp]++;
        }
        // 2. 按照这个桶的顺序,**依次取出数据**,放回原来的数组
        int index = 0; // 原始数组下标索引
        for (int i = 0; i < buckets.length; i++) {
            if (bucketCounts[i] == 0) {
                // 标识该桶无数据
                continue;
            }
            for (int j = 0; j < bucketCounts[i]; j++) {
                arr[index++] = buckets[i][j];
            }
            // 取完数据后,要重置每个桶的有效数据个数,注意,这里一步一定要做!!!
            bucketCounts[i] = 0;
        }
        System.out.println("第一轮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arr));

        // 第 2 轮:判断 十位数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 获取到十位数
            int temp = arr[i] / 10 % 10;//就这一步不同
            buckets[temp][bucketCounts[temp]] = arr[i];
            bucketCounts[temp]++;
        }
        index = 0; // 原始数组下标索引
        for (int i = 0; i < buckets.length; i++) {
            if (bucketCounts[i] == 0) {
                continue;
            }
            for (int j = 0; j < bucketCounts[i]; j++) {
                arr[index++] = buckets[i][j];
            }
            bucketCounts[i] = 0;
        }
        System.out.println("第二轮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arr));

        // 第 3 轮:判断 百位数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 获取到十位数
            int temp = arr[i] / 100 % 10;//就这一步不同
            buckets[temp][bucketCounts[temp]] = arr[i];
            bucketCounts[temp]++;
        }
        index = 0; // 标识当前放回原数组的哪一个了
        for (int i = 0; i < buckets.length; i++) {
            if (bucketCounts[i] == 0) {
                continue;
            }
            for (int j = 0; j < bucketCounts[i]; j++) {
                arr[index++] = buckets[i][j];
            }
            bucketCounts[i] = 0;
        }
        System.out.println("第三轮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arr));
    }

测试输出

原始数组:[53, 3, 542, 748, 14, 214]
第一轮排序后:[542, 53, 3, 14, 214, 748]
第二轮排序后:[3, 14, 214, 542, 748, 53]
第三轮排序后:[3, 14, 53, 214, 542, 748]

根据前面的推导,整理发现有如下的规律:整体代码比较固定,少数变量在变化,即判断的位数

  1. 要循环几轮?这个与待排序数组中的最大值有几位数有关系

    需要找到数组中的最大值,并且得到该值的位数

  2. 获取数组中每个数的个、十、百 位数的公式可以如下整理:

    // 获取个位数
    arr[i] % 10  -> arr[i] / 1 % 10
    // 获取十位数
    arr[i] / 10 % 10
    // 获取百位数
    arr[i] / 100 % 10
    

    可以发现规律,每一次变化的都是 10 的倍数

因此通过推到以及上面的分析整理,下面完成了该算法的具体代码

完整实现

    @Test
    public void radixSortTest() {
        int arr[] = {53, 3, 542, 748, 14, 214};
        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 Arrays.toString(arr));
        radixSort(arr);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arr));
    }

    /**
     * 根据推导规律,整理出完整算法
     *
     * @param arr
     */
    public void radixSort(int[] arr) {
        // 1. 得到数组中的最大值,并获取到该值的位数。用于知道要循环几轮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max) {
                max = arr[i];
            }
        }
        // 得到位数
        int maxLength = (max + "").length();//这里很巧妙!

        // 定义桶 和 标识桶中元素个数
        int[][] bucket = new int[10][arr.length];
        int[] bucketCounts = new int[bucket.length];

        // 总共需要进行 maxLength 轮
        for (int k = 1, n = 1; k <= maxLength; k++, n *= 10) {//注意看这里,有两个变量,k控制循环,n用于后面获取到对应的位数
            // 进行桶排序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 获取该轮的桶索引:n 每一轮按 10 的倍数递增,获取到对应数位数
                // 这里额外使用一个步长为 10 的变量 n 来得到每一次递增后的值
                int bucketIndex = arr[i] / n % 10;//这里很巧妙!
                // 放入该桶中
                bucket[bucketIndex][bucketCounts[bucketIndex]] = arr[i];
                // 标识该桶元素多了一个
                bucketCounts[bucketIndex]++;
            }
            // 将桶中元素获取出来,放到原数组中,注意,要按单个桶中的数据取出是先进先出的顺序
            int index = 0;
            for (int i = 0; i < bucket.length; i++) {
                if (bucketCounts[i] == 0) {
                    // 该桶无有效元素,跳过不获取
                    continue;
                }
                // 获取桶中有效的个数
                for (int j = 0; j < bucketCounts[i]; j++) {
                    arr[index++] = bucket[i][j];
                }
                // 取完后,重置该桶的元素个数为 0 ,下一次才不会错乱数据,这一步很重要!!!
                bucketCounts[i] = 0;
            }
            System.out.println("第" + k + "轮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arr));
        }
    }

测试输出

原始数组:[53, 3, 542, 748, 14, 214]
第1轮排序后:[542, 53, 3, 14, 214, 748]
第2轮排序后:[3, 14, 214, 542, 748, 53]
第3轮排序后:[3, 14, 53, 214, 542, 748]
排序后:[3, 14, 53, 214, 542, 748]

动图:

大数据量耗时测试

 /**
     * 大量数据排序时间测试
     */
    @Test
    public void bulkDataSort() {
        int max = 80000;
//        max = 8;
        int[] arr = new int[max];
        for (int i = 0; i < max; i++) {
            arr[i] = (int) (Math.random() * 80000);
        }
        if (arr.length < 10) {
            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 Arrays.toString(arr));
        }
        Instant startTime = Instant.now();
        radixSort(arr);
        if (arr.length < 10)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arr));
        }
        Instant endTime = Instant.now();
        System.out.println("共耗时:" + Duration.between(startTime, endTime).toMillis() + " 毫秒");
    }

多次测试输出信息

共耗时:31 毫秒
共耗时:29 毫秒
共耗时:22 毫秒
共耗时:39 毫秒

如果增加数据量到 800 万,也发现只会用时 400 毫秒左右,速度非常快。

但是,如果数据量增加到 8000 万,则会报错(这个就得看你的电脑内存大小了)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ava heap space

	at cn.mrcode.study.dsalgtutorialdemo.datastructure.sort.radix.RadixSortTest.radixSort(RadixSortTest.java:125)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开启了 10 个桶,每个桶都是 8000 万个数据。那么换算下单位:

80000000 * 11 * 4 / 1024 /1024 / 1024 = 3.2 G 左右的堆空间
# 11 = 10 个桶 + 原始数组
# 4 :一个 int 占用 4 字节   

也就是说,牺牲内存来提升速度。

注意事项

  • 基数排序是对 传统桶排序 的扩展,速度很快

  • 是经典的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占用内存空间很大

    当数据量太大的时候,所耗费的额外空间较大。是原始数据的 10 倍空间

  • 基数排序是稳定的

    相同的数,排序之后,他们的先后顺序没有发生变化。

  • 有负数时,不用基数排序来进行排序

    如果要支持负数可以参考 中文维基百科

    由于上述算法使用的按位比较,并未考虑负数,直接使用,将导致数组越界。

    改造支持负数的核心思想是:将负数取绝对值,然后再反转成负数。

posted @ 2021-09-01 21:47  海绵寳寳  阅读(477)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