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之乐

IMG_1701 IMG_1704

今天周老师收到老六寄给她的一些杂志与海报,与我分享了一张“约翰.勒卡雷的世界”的海报。且不介绍这位文学大师的种种,就单说这张海报。海报对折成了8块,每小块内部都有版面设计,文字与图片的搭配错落有致。特别是推荐书评,居然还有张爱玲的小说内文推荐,这么大一名角在自己的作品中推崇了约翰.勒卡雷的小说,不摘出来就太浪费了。作者给读者的话也以信笺的方式手写出来,让人感觉非常亲切,忍不住想读一下这位间谍大师想告诉读者怎么样的神秘经历。

翻过海报的另一面,是一整版面的欧洲地图,用序号图标及连线来标注每本书故事发生所在的地理位置,让我眼前一亮。自己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也经常会有兴趣查找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的真实地理位置,对于搞不太清楚巴伐利亚与柏林墙到底谁在地图上方(也就是朝北)的人而言,查到位置也是学到一个知识啊。揣摩了读者心思的海报满足了读者们扩展出来的那么点点好奇,将系列图书的宣传变成一件及其有趣的事情,读者也愿意一一阅读每本书的介绍,并对应它的地理位置来“挖宝”。

我看海报揣摩出乐趣来了,站在策划编辑的角度从乐趣中仔细回味了一下:一张海报就能变相体现出产品策划的素质。

一、策划编辑必须非常了解产品

策划编辑要非常了解产品,抓住产品吸引读者的要素点,撰写海报文案的时候懂得利用产品与产品间的联系,并将它们用一条主线串起来,真正体现系列产品的内涵。还需对一切与产品相关的配套资源很敏感,有营销头脑,通过形式上的变化来增进产品附加价值。

二、策划编辑还须了解产品的读者

间谍小说会有一帮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喜欢惊险刺激的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读者(如约翰.勒卡雷的海报就将系列小说的地理位置作为线串起来,抓住读者爱深究的特性,吸引他们阅读。即便他们对地理位置有好感都会去阅读那本小说);言情小说会有一帮爱浪漫爱幻想的理想主义读者;IT工具书的读者会是毫不含糊喜欢将事情搞明白的读者,查阅资料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而IT实战型图书的读者则是有希望通过实例来给予自己具体的实施指导,他们是勇于尝试并希望解决问题的读者。了解读者的需求,抓住读者阅读该产品的理由并发扬之,是策划一个好产品的前提。

三、策划编辑须有版式与配色方面的知识

以前会简单认为在产品宣传的资料设计中,美工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感觉其实不然,一个策划编辑如果自己都不懂得版式技巧与配色,根本无法指导美工做出切合产品特色的设计。或者这样表达,会形成沟通障碍。策划编辑其实也就是产品经理,不懂产品设计的具体技巧还可以,但不懂专业知识也不懂如何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与设计师交流那就大大有问题了。

——diuera

博文视点策划营销部

IMG_1706 IMG_1708

 

编辑们讲海报,我一看,实则拿出来的是张精美的宣传折页。大家开始对美的东西开始有了揣度的兴趣,还能够有大胆讲出来的勇气,这让我不甚欣喜。大家现场积极的参与发言,虽然说有的说法存在问题,但不管怎样,参与感很重要,敢说敢评,所以我在现场竖着耳朵当了一回看客。

看着大家时不时冒出艺术词汇,评论也显得颇有力度,这也是艺术熏陶的结果吧。昨天翔子突然跑来跟我谈网格,霍霍,有了共同语言。艺术评论本来就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探索行为,跟文学评论一样,回合之间见功夫,也是提高自身修为的常用方式。

上面主要是站在编辑的角度来谈了这个宣传品,我就不说它了,谈谈我的感受吧。

什么才是品质?

品质=品相、味(外)+气质(内)

看任何东西都跟看人一样,是否有品质,取决于他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有了好的品相、品味不一定是高品质,一个身着名牌的人可能是个很没品的人,缺了气质这一块就像没有伞骨的雨伞一样撑不起来。一个具有气质的人,特别是出外交际的人,没有好的品相和品味,也是很掉人眼镜的。

个人认为内在的气质要放第一位。因为这是灵魂,外在品相要依附于这个灵魂。内高则外长,内瘦则外收。当一个高气质的人站出来以后,设计师的作用就是给她打造一件符合她自己独特气质的外衣。我坚持认为设计师无法创造气质,但设计师必须要会发现气质。因为气质是别人自己的,可能连她本人都不知道,而我们帮她挖掘出来了。就像宝石矿产一样,深埋地底,被发现、发掘、提炼、加工、包装,最后成了柜台里的品质珠宝。这里,书一样,宣传品也一样,都需要这个过程。

艺术直击灵魂。大家都来谈论艺术吧,用心去谈、去看,用灵魂去碰撞,会体会的更深刻的。

——YANG

博文视点设计部

 

围炉取暖话“创业&升职”,请看《走出软件作坊》;

围炉取暖话“求职&面试”,请看《编程之美——微软技术面试心得

posted @ 2009-02-12 14:40  Chinaren  阅读(17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