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之道——《化书》简评

唯无心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能加。天命不能死。

何故?志于乐者犹忘饥,志于忧者犹忘痛,志于虚无者能够忘生死。

八卦环转。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变化之道也.

评述:这段话描写叙述了怎样可以做到百害不侵的方法。就是要做到无心,道家这里的说法与佛家金刚不坏的说法一致,无心等于佛家的无我。无我而能金刚不坏。一个人连心都没了,百害加于身,自然没有不论什么意义。

一个人连自这个自我都空掉了,自然不论什么邪魔都不能侵犯了。从而金刚不坏。如果一个无我无心的人同普通人一样坐飞机的时候遇难,对普通人而言的确是一场劫难。可是对于无我无心之人,这只是是一场玩笑罢了。无心之人也不受天命束缚,天命造化凡人,却造化不了无心之人。凡人受六欲驱使,沉沦苦海。轮回六道,不能摆脱天命。

无我无心,欲望不能左右你的行为和思想。自然超脱六道。


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

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而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贤于人而不贤于身,何贤之谓也?博于物而不博于己,何博之谓也?是以大人利害俱忘,何往不臧

评述:天下间凡人追名逐利,行为不受自己控制。而大人利害俱忘,能够去不论什么想去的地方。


或曰:“安危德也。”又曰:“兴亡数也。”苟德能够恃,何必广粟帛乎?苟数能够凭,何必广甲兵乎?

评述:有的人说。个人安危与品德相关。

又有人说。国家的兴亡有数。假设能够凭借品德,何必要存储大量的粮食布匹呢?假若能够凭借数。何必要屯兵甲呢?


小人之机,智虑万变不能出于大人之道。


评述:小人不管怎么思考。思想也不能出大人的道之中。所以眼界要放长远。小人谋人道,大人谋天道。


藏于人者谓之机,奇于人者谓之谋。殊不知道德之机,众人所知;仁义之谋众人所无。

是故有赏罚之教则邪道进。有亲疏之分则小人入。夫弃金于市,盗不敢取。询政于朝,谗不敢语,天下之至公也。

评述:这里讲述怎样公正。就是要杜绝藏污纳垢之所。自然天下至公。


侯者人所贵,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

评述:这里讲述恩赏要谨慎,不可乱施,否则有可能起反作用。

封众人为公,封侯的人当然认为不美。众人分玉,得到金子的人当然不快乐。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达此理者虚而乳之,神能够不化,形能够不生。

评述:这个说法与佛家十二姻缘极为相似:无明缘觉。觉缘行,行缘识。识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无明灭,则十二姻缘灭。则超脱六道。

观其文章,则知其人之贵贱焉;观其书篆,则知其人之情性焉;闻其琴瑟。则知其人之道德焉。闻其教令,则知其人之吉凶焉。

小人由是知唐尧之容淳淳然。虞舜之容熙熙然,伯禹之容荡荡然,殷汤之容堂堂然,文王之容巍巍然,武王之容谔谔然。仲尼之容皇皇然。则天下之人,能够自知其愚与贤。

评述:这里讲述怎样了解一个人的性情,道德,吉凶,外貌,贤愚。

由外及内之法,万物自有表象,由象可知内。由内可推外象。


蝼蚁之有君也,一拳之宫,与众处之。一块之台,与众临之;一粒之食。与众蓄之,一虫之肉。与众咂之;一罪之疑。与众戮之。

故得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故我病则众病。我痛则众痛,怨何由起,叛何由始?斯太古之化也。


评述:这里讲述怎样避免矛盾和纷争之法。就是要与民同心,自然万世无忧。


民有嗜食而饱死者,有婪食而鲠死者,有感食而义死者,有辱食而愤死者,有争食而斗死者。人或笑之。

殊不知官所以务禄,禄所以务食;贾所以务財,財所以务食。而官以矫佞馋讟而律死者,贾以波涛江海而溺死者,而不知所务之端,不知得死之由,而迁怨于辈流,归咎于江海,食之迷也。


食之欲也。思监梅之状。则辄有所咽而不能禁。见盘肴之盛,则若所吞而不能遏。

饥思啖牛。渴思饮海。故欲之于人也如贼,人之于欲也如战。当战之际,锦绣珠玉不足为富,冠冕旌旗不足为贵,金石丝竹不闻其音。宫室台榭不见其丽。

况民复常馁,民情常迫,而论以仁义,其可信乎?讲以刑政。其可畏乎?

评述:这两段讲述了粮食的重要性。将粮食换比作钱。在现代相同适用。


奢者三岁之计,一岁之用。俭者一岁之计。三岁之用。至奢者犹不及,至俭者尚有馀。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馀。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奢者好亲人,所以多过,俭者能远人,所以寡祸。奢者事君必有所辱,俭者事君必保其禄。奢者多忧,俭者多福,能终其俭者,能够为天下之牧。

评述:这里讲述了奢俭的分别。就是说人不要太贪心,否则easy自取灭亡。


太极之道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万物。万物转太极。

初,事物是太极之象,混沌一片,可是事物都是运动的。也就是世事无常,因此会流动。流动就有方向。有方向就会分化成阴阳对立之势。两仪之象乃成。万物有象,由外而知内,由内可推外。阴阳表现为四种外象,东南西北,春夏秋冬,生死枯荣。四象又能生出八中卦象:qián、kūn、zhèn、xùn、kǎn、lí、gèn、duì。

这是事物发展的八个阶段。对照事物当前阶段,能够预測未来,夺天地之造化。

太极之道,万物在当中。请參见我的还有一篇博客:太极之道——《易经》



posted on 2017-06-08 14:52  ljbguanli  阅读(54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