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调试是自动化最后的堡垒,那么数据则是调试的生命线。在很大程度上,代码是写出来的,更是调试出来的。FPGA特性的强大,不仅取决于芯片本身,也与EDA高效的工具的利用密不可分,更是用户得以降低经验门槛,减少不确定性风险的利器。
软件仿真拥有最佳的信号可见性和调试灵活性,被大多数工程师熟练使用,能够高效捕获很多显而易见的常见错误。
然而,由软件实现的数字仿真过程运行速度有限,很难做到100%代码覆盖。导致那些深度隐藏的设计问题,将不可避免的逃逸,只能以FPGA在线调试方式处理。
01
为什么全局可观测能力如此重要
调试的生命线。就是如果说调试是自动化末了的堡垒,那么数据则
在很大程度上,代码是写出来的,更是调试出来的。
走在异构计算、硬件加速最前沿的EDA硬件辅助验证行业,一直代表了FPGA调试验证的最先进水平。
不管是硬件仿真平台(Emulation)、原型验证系统(Prototyping),或是最新将两者功能合二为一的EP1或者P2E,使得FPGA硬件在线调试,像软件调试一样,所见即所得。
能够为用户提供与软件仿真类似的100%信号可见性,用于高效定位和修复设计难题。
如果说数字仿真器是为IC设计画素描,那么用FPGA构建的仿真加速器,则有3D立体克隆效果。但这些昂贵的高端平台,主要服务需要流片的超大规模IC设计。
近四十年来,始终不能惠及众多的FPGA应用开发人员。

出厂状态的FPGA芯片,内部只是空白的门海阵列,用户使用时,是将设计的结果文件,即生成的位流(Bitstream)载入到芯片后,做完硬件电路的配置定制过程,与ASIC芯片的流片生产过程类似。
也被视为价格亲民的“ASIC”芯片。
不同的是,对于ASIC芯片设计,用EDA硬件辅助验证软件进行详尽的硅前验证,工程师拥有充足的武器库,尽可能实现设计的“零缺陷(Zero Bug)”,减少流片失败风险。
而FPGA用户应用开发过程中的硬件电路设计,是在自家作坊完成。
可以是团队,甚至“一人成团”的全栈工程师,完成从设计、调试、验证等全部生产“制造”流程。

全局可观测调试能力Full Visibility & Debugging,对提升设计生产力的要紧作用,不言而喻。
在软件行业,假如某个系统是不可观测的,往往意味着距离“崩溃”不远了。
一旦真正出现挑战,将额外花费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时间成本。
工作常态。就是但FPGA工程师除外,更像
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商用FPGA芯片容量规模更大,大量的功能模块、嵌入式软件、第三方IP核被集成使用,设计更为困难。
不同于软件行业已经有大量程序和越来越多的APIs,构建整个技术栈,硬件行业还相对保守,也更为封闭。
在有限EDA工具支持下,很大程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