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管理
内存的三种分配方式:
1. 从静态存储区分配:此时的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已经分配好,并且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全局变量,static变量等在此存储。
2. 在栈区分配:相关代码执行时创建,执行结束时被自动释放。局部变量在此存储。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高,但容量有限。
3. 在堆区分配:动态分配内存。用new/malloc时开辟,delete/free时释放。生存期由用户指定,灵活。但有内存泄露等问题。
常见内存错误及对策
1. 内存分配未成功,却被使用。
对策:使用内存之前检查是否分配成功。用p!=NULL判断。
2. 内存分配成功,未初始化就被使用。
内存的缺省值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编译器以0作为初始值,但不完全是。
对策:内存初始化时赋初值。
3. 内存操作越界。
对策:只能是小心了。
4. 释放了内存,仍然使用。
(1) 使用显示delete和free的野指针。
对策:释放完内存,将指针置为NULL。
(2) 使用隐式delete和free的野指针。主要是指函数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或引用。
对策:当然是不要返回就可以了。
5. 未释放内存,导致内存泄露。
用new/malloc开辟了内存,没用delete/free释放.
对策:new和delete的个数一定相同;malloc和free的个数一定相同;new[]和[]delete一定对应。
示例1:返回指向栈空间的指针
char* test1()2
{3
char str[] = "Hello World!";4
return str;5
}6

7
char* test2()8
{9
char *str = "Hello World!";10
return str;11
}12

13
char* test3()14
{15
static char str[] = "Hello World!";16
return str;17
}18

19
void main()20
{21
char *str = NULL;22
23
str = test1(); 24
cout << str << endl; //垃圾信息25
26
str = test2(); 27
cout << str << endl; //ok28
//str[1] = 'A' ; //error.试图修改常字符串29
//str = NULL; //error.试图修改常字符串30

31
str = test3();32
cout << str << endl;33
}34

输出结果:
乱码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示例2:new和delete虽然对应,但delete释放不成功
void main()
{
char* p = new char[4];
p = "ppp";
delete []p;
}
运行时错误。P虽然是动态开辟的内存,但在第二条语句后p已经指向了静态存储区上的地址,而对指向静态存储区的指针是不能用delete释放的。此时不仅运行时错误,还有内存泄露。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