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判断 序章说明

国考

  10题

省考5到12题

根据图干给出的定义数量,可以分为单定义和多定义 两者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致,只不过多定义判断,一般问什么优先看什么

 

常见误区

  误区:只有把题干一字不漏的看完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点拨:题型过长,需要快速的定位有效信息

  误区:有些定义读不懂,有些定义不严谨,无法选出正确答案

  点拨:读不懂的语句可以跳过,不严谨的可以比较,择优选择才是硬道理

  解题核心: 看清提问,抓准信息,比较选项

  

看清题干:看清问题是属于还是不属于,多定义时,看问的那个定义,优先阅读

抓准信息:抓住重点,画圈,避免重复阅读

比较选项:题干较难的时候,不要死磕一个选项,择优选择。

 

一定要注意择优对比

 

考点

  1.关键词,主客体

    a>主体是指一个一个事件的发起者或执行者,客体是指一个动作或者行为指向的对象,当主体和客体有明确的范围界定是,可优先进行选项对应。

  2。关键字,原因、条件 +结果

     a>表示原因的引导词:因为,由于

    b>表示条件的引导词,如果,只有..., 在...情况,,在,.,作用下等

    c>表示结果的引导词,所以,因而,从而,带来,引发等,近年来多结果考的比较多

  3.关键字, 方式+目的

    a>方式引导词:以,按照,采用,利用...方式

    b>目的引导词:以...为目的,达到..为目的,为了...

  在判断是,方式和目标通常混搭在一起,需要注意

  当出现两个选项不定时,回顾题干略读部门,可以更好地选择、

  4.包含定义的句子优先看

    a>出了上面三种高频的关键词  ,还要把握以下思维,包含定义的句子优先看,如果此句已经能够清晰的表达出含义,那么其他句子可以优先略看,直到出现纠结选项的时候,再回去看略读的句子

   5.补充说明

    a>即,就是说,意思是,包括

    b>标点符号,括号,破折号,冒号

    c>分类说明

   当直接包含定义的句子晦涩难懂时或者指向不明时,如果后面出现这三种情况,需要认真阅读。

    

 6,多定义  

    问谁前看谁

 小结

  定义判断

    A>看清题文,属于还是不属于

    B>抓准信息,

      a>主客体(主体是一个动作或者事件的发起者或者执行者(人),客体是只吗,动作或者行为所指向的对象

      b>原因、条件+结果

      c>方式+ 目的

      d>包含定义的句子优先看 

      e>补充说明(定义难理解,还是看补充说明的

  

  

posted @ 2022-11-20 20:56  永远怀着学徒的心  阅读(3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