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 Spring Cloud与Docker微服务架构实战
摘要:为什么要使用微服务网关 不同的微服务一般会经过不同的网络地址,而外部客户端可能需要调用多个服务的接口才能完成一个业务需求。 如果让客户端直接与各个微服务通信,会有以下的问题: 客户端会多次请求不同的微服务,增加了客户端的复杂性。 存在跨域请求,在一定场景下处理相对复杂。 认证复杂,每个服务都需要独立
阅读全文
摘要:分布式服务框架: 1.微服务的注册与发现(Eureka) 2.客户端负载均衡(Ribbon) 3.微服务的容错(Hystrix) 4.微服务网关(Zuul) 5.微服务跟踪(Spring Cloud Sleuth)
阅读全文
摘要:容错机制 如果服务提供者相应非常缓慢,那么消费者对提供者的请求就会被强制等待,知道提供者相应超时。在高负载场景下,如果不作任何处理,此类问题可能会导致服务消费者的资源耗尽甚至整个系统崩溃。 雪崩效应 微服务架构的应用系统通常包含多个服务层,微服务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从而支撑起整个应用系统,因此,微
阅读全文
摘要:Ribbon简介 Ribbon是Netfix发布的负载均衡器,它有助于控制HTTP和TCP客户端的行为。为Ribbon配置服务提供者地址列表后,Ribbon就可基于某种负载均衡算法,自动地帮助服务消费者去请求。Ribbon默认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负载均衡算法,自动地帮助服务消费者去请求。Ribbon默
阅读全文
摘要:一.微服务架构 服务提供者、服务消费者、服务发现组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各个微服务在启动时,将自己的网络地址等信息注册到服务发现组件中,服务发现组件会存储这些信息。 服务消费者可从服务发现组件查询服务提供者的网络地址,并使用该地址调用服务提供者的接口。 各个微服务与服务发现组件使用一定机制(例如心跳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