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RCNN系列
摘要:先看效果 仅仅用了 50张 训练照片,训练了 1000步 之后进行测试,发现效果好得令人称奇。 之前用YOLO训练很难收敛。(虽然two stage方法精度更高,这种比较虽然有些不合理) Mask RCNN沿用了Faster RCNN的思想,特征提取采用ResNet FPN的架构,另外多加了一个Ma
阅读全文
摘要:Faster RCNN Fast RCNN基本实现端对端(除了proposal阶段外),下一步自然就是要把proposal阶段也用CNN实现(放到GPU上)。这就出现了Faster RCNN,一个完全end to end的CNN对象检测模型(现在是完全的端对端的网络了)。 论文提出:网络中的各个卷积
阅读全文
摘要:回顾 RCNN与Sppnet 可见,Sppnet依然是用了SVM加bbox regression这个套路。 创新点 1 联合训练 实现大部分end to end训练(提proposal阶段除外): 所有的特征都暂存在显存中,就不需要额外的磁盘空。 joint training (SVM分类,bbox
阅读全文
摘要:首先做一个补充: 在RCNN中CNN阶段的流程大致如下: SPP创新点 一张图图片会有~2k个候选框,每一个都要单独输入CNN做卷积等操作很费时。SPP net提出:能否在feature map上提取ROI特征,这样就只需要在整幅图像上做一次卷积。 虽然总体流程还是 Selective Search
阅读全文
摘要:RCNN是将CNN引入目标检测的开山之作 一、创新点 1、引入Selective Search,预先提取一系列较可能是物体的候选区域,之后仅在这些候选区域上(采用CNN)提取特征,进行判断。 2、预训练:使用两个数据库: 一个较大的识别库(ImageNet ILSVC 2012):标定每张图片中物体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