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ale和ANSI代码页

文章转载自:http://blog.csdn.net/fmddlmyy/article/details/399661

 

Locale和LCID

Locale是指特定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组设定,包括字符集,数字、货币、时间和日期的格式等。在Windows中,每个Locale可以用一个32位 数字表示,记作LCID。在winnt.h中可以看到LCID的组成。它的高16位表示字符的排序方法,一般为0。在它的低16位中,低10位是 primary language的ID,高4位指定sublanguage。sublanguage被用来区分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编码。下面是部分primary language和sublanguage的常数定义:

1
2
3
4
5
6
7
8
9
#define LANG_CHINESE 0x04
#define LANG_ENGLISH 0x09
#define LANG_FRENCH 0x0c
#define LANG_GERMAN 0x07
 
#define SUBLANG_CHINESE_TRADITIONAL 0x01 // Chinese (Taiwan Region)
#define SUBLANG_CHINESE_SIMPLIFIED 0x02 // Chinese (PR China)
#define SUBLANG_ENGLISH_US 0x01 // English (USA)
#define SUBLANG_ENGLISH_UK 0x02 // English (UK)

 

代码页

每个Locale都联系着很多信息,可以通过GetLocalInfo函数读取。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字符集了,即Locale对应的语言文字的编码。Windows将字符集称作代码页。

每个Locale可以对应一个ANSI代码页和一个OEM代码页。Win32 API使用ANSI代码页,底层设备使用OEM代码页,两者可以相互映射。

例如English (US)的ANSI和OEM代码页分别为“1252 (ANSI - Latin I)”和“437 (OEM - United States)”。 Chinese (PRC)的ANSI和OEM代码页都是“936 (ANSI/OEM - Simplified Chinese GBK)”。  Chinese (TW)的ANSI和OEM代码页都是“950 (ANSI/OEM - Traditional Chinese Big5)”。

 文章转载自:http://blog.csdn.net/fmddlmyy/article/details/399661

系统Locale、用户Locale,再谈ANSI代码页

在Windows中,通过控制面板可以为系统和用户分别设置Locale。系统Locale决定代码页,用户Locale决定数字、货币、时间和日期的格式。

使用GetSystemDefaultLCID函数和GetUserDefaultLCID函数分别得到系统和用户的LCID。有很多材料将这两个 函数和另外两个函数混淆:GetSystemDefaultUILanguage和GetUserDefaultUILanguage。

GetSystemDefaultUILanguage和GetUserDefaultUILanguage得到的是您当前使用的Windows版本所带的UI资源的语言。

用户程序缺省使用的代码页是当前系统Locale的ANSI代码页,可以称作ANSI编码,也就是A版本的Win32 API默认的字符编码。对于一个未指定编码方式的文本文件,Windows会按照ANSI编码解释。

 

AppLocale

如果一个文本文件采用BIG5编码,系统当前的ANSI代码页是GBK。打开这个文件,就会显示乱码。例如“中文”在BIG5中的编码是A4A4、A4E5,这两个编码在GBK中对应的字符是“いゅ”。这是日文的两个平假名。

在Windows XP平台有一个AppLocale程序,可以以指定的语言运行非Unicode程序。用Win32dsm打开看一看,其实它只是在运行程序前设置了两个环境变量。我们可以用个批处理文件模仿一下:

1
2
3
4
@ECHO OFF
SET __COMPAT_LAYER=#ApplicationLocale
SET ApplocaleID=0404
start notepad.exe

在简体中文平台,用这个批处理文件启动的记事本可以正确显示BIG5编码的文本文件。用它打开GBK编码的文本文件会怎么样?“中文”会被显示为“笢恅”。设置这两个环境变量会作用于当前进程和其子进程。Windows 2000平台不支持这个方法。

 

http://blog.csdn.net/u010594850/article/details/25511687

1 代码页

             代码页(Code Page)是个古老的专业术语,据说是IBM公司首先使用的。代码页和字符集的含义基本相同,代码页规定了适用于特定地区的字符集合,和这些字符的编码。可以将代码页理解为字符和字节数据的映射表。

              Windows为自己支持的代码页都编了一个号码。例如代码页936就是简体中文 GBK,代码页950就是繁体中文 Big5。代码页的概念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字符编码方案。但要说清楚Windows的ANSI代码页,就要从Windows的区域(Locale)说起了。

2 区域和ANSI代码页

               微软为了适应世界上不同地区用户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在Windows中设计了区域(Locale)设置的功能。Local是指特定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组设定,包括代码页,数字、货币、时间和日期的格式等。在Windows内部,其实有两个Locale设置:系统Locale和用户Locale。系统Locale决定代码页,用户Locale决定数字、货币、时间和日期的格式。我们可以在控制面板的“区域和语言选项”中设置系统Locale和用户Locale:

 

              每个Locale都有一个对应的代码页。。系统Locale对应的代码页被作为Windows的默认代码页。在没有文本编码信息时,Windows按照默认代码页的编码方案解释文本数据。这个默认代码页通常被称作ANSI代码页(ACP)。

             ANSI代码页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微软自己定义的代码页。在历史上,IBM的个人计算机和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曾经是PC的标准配置。微软公司将IBM公司定义的代码页称作OEM代码页,在IBM公司的代码页基础上作了些增补后,作为自己的代码页,并冠以ANSI的字样。我们在“区域和语言选项”高级页面的代码页转换表中看到的包含ANSI字样的代码页都是微软自己定义的代码页。例如:

874 (ANSI/OEM - 泰文)

 

932 (ANSI/OEM - 日文 Shift-JIS)

936 (ANSI/OEM - 简体中文 GBK)

949 (ANSI/OEM - 韩文)

950 (ANSI/OEM - 繁体中文 Big5)

1250 (ANSI - 中欧)

1251 (ANSI - 西里尔文)

1252 (ANSI - 拉丁文 I)

1253 (ANSI - 希腊文)

1254 (ANSI - 土耳其文)

1255 (ANSI - 希伯来文)

1256 (ANSI - 阿拉伯文)

1257 (ANSI - 波罗的海文)

1258 (ANSI/OEM - 越南)

 

posted on 2016-09-07 14:00  言止予思  阅读(145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