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5 下一页

2008年11月11日

摘要: 顾客需求的KANO模型 卡诺(Noritaki Kano)博士将顾客需求分为三种类型,即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这种分类有助于对顾客需求的理解、分析和整理。 基本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了也不会表现出满意,但不满足则会特别不满意期望需求:提供的越多越满意兴奋需求:不提供顾客也不会特别不满意,但兴奋需求会转化为基本需求 Threshold/Basic at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7:44 http 阅读(196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MSF 模型 MSF 模型代表了上述基础原理在技术项目的“人员和过程”方面的应用 — 人员和过程对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最重要的影响。MSF 小组模型和 MSF 过程模型是图解式的描述,用来从视觉上显示角色群周围的项目小组的逻辑组织,以及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项目活动。这些模型将基础原则具体化了,并融入了核心规范;它们的细节经过了关键概念的提炼,它们的过程通过成功的做法和建议得到了应用。随着每个模型都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7:41 http 阅读(78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产品管理到底是做什么的? 1,001 Views 阅读了一些讨论产品管理工作内容的文章,特别是Michael的这篇”Product Management & Product Marketing - A Definition“,深感Michael总结的全面。 于是基于Michael这篇的思路,我整理写出了这篇中文的文字。我为Michael总结的每一条又列出: “What 做什么” “Go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7:40 http 阅读(5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则三:根据用户行为和有关用户的资料确定产品特牲及其优先顺序 对于一个开发项目而言,如何确定最终产品中应包含什么特性通常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为此微软采用了一个称之为“基于行为制定计划”的方式来进行特性选择与优先级安排。基于行为制定计划法从对用户行为,诸如写信或做预算,做系统研究开始。然后,根据某一特性在支持重要的或者是经常的用户行为上的程序对其进行评价。这样做的优点是对特性取舍更具理性:讨论对顾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7:37 http 阅读(23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微软的产品定义与开发过程中,微软软件开发遵循着一种可称之为“靠改进特性( Feature)与固定资源(Resource)来激发创造力”的战略。该战略可分为五个原则: 将大项目分成若干里程碑式(Milestone)的重要阶段,各阶段之间有缓冲时间,但不进行单独的产品维护。 运用想象描述和对特性的概要说明(Program Specification)指导项目。 根据用户行为(User Beh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7:36 http 阅读(3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http://www.mypm.net/special/wbs/default.asp 工作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StructureWBS):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的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每下降一层代表对项目工作的更详细定义。无论在项目管理实践中,还是在PMP考试中,工作分解结构(WBS)都是最重要的内容。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7:33 http 阅读(72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年头IT界流行“用数据管理过程”、“用数字说话”,软件度量成为热点话题!一方面一堆专家在“哗众取宠”,而另外一方面企业在推行软件度量的实践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软件度量在软件企业中的实施效果不甚理想。一个软件企业应该从何做起度量工作呢?希望本文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启发! 形形式式的度量陷阱 N年前,老板对我们过程改进工作曾指示:能量化的工作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就不要勉强。当时觉得这个指示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7:23 http 阅读(58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偶尔打开电视看了几眼正热播的红色经典片:陈赓大将,出于好奇在网上找关于陈赓大将以及这部片子的一些信息,发现这部片子是历经坎坷,三易导演。这可是2003年各相关部门挂了牌的红色经典片,作为政治任务,按常理来看应该是很顺利很快的能完成拍摄的,可是居然拖了2年,换了3个导演,连主要演员都换了。其中新闻晨报记者曾玉有篇报导,报导了相关情况,我觉得干系人管理是这个片子的拍摄过程给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5:54 http 阅读(37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网上看到这张照片(大学生入学,家长充当搬运工角色),跟帖的人巨多,自己感概也颇多,现在转贴过来,希望能引起xdjm们的共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个大学生相当的不易(撇开政治大背景不谈,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考大学也不像以前那困难了,21世纪入学的大学生恐怕很难切身体会到,不过了解下,或许可以感受父母的不易,因为若干年后都要充当这样的角色),辛苦劳累、省吃俭用、淳淳教诲、操心操肺、呕心沥血的父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5:52 http 阅读(168) 评论(2) 推荐(0)
摘要: 1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2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3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4只是你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下来而已。多认识一些人,多和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同样能找到好的老师,不要和一群同样郁闷的人一起控诉社会,控诉老板,这帮不上你,只会让你更消极。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打交道,看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习他们,然后跟更强的人打交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8-11-11 15:46 http 阅读(361)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15 下一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