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目的是让别人明白

从小,我就一个外向的孩子,一个爱说话的孩子,读书的时候没少因为上课摆龙门阵而被老师批评,但是依旧无法改变,不同的只是上课摆龙门阵少了。

适当的话多是有好处的,比如说很多事情说给别人听了以后,自己就没那么郁闷或者难过了,嘿嘿,但是往往听了的那个人,恩,郁闷了,而我却心情很好,罪过啊罪过。还比如说,自来熟,但是我一般不主动搭讪,就是一旦说过一句话后就自来熟了,以至于有一起考研认识的朋友说我给她的第一印象是文静,表示从来没有人形容过我文静,笑了她好久,哈哈,虽然熟了她就不觉得我文静了。话多,喜欢表达自己的感受,喜欢说出自己觉得不舒服的地方。

有时候说得太多了,就忘记了过脑子想想,嘴快过于思考,可能会经常说了一些得罪别人的话而不自知,或者说一些不合适的话,记得前男友说过我有时候说的话往往让别人很难堪,下不来台,不分场合。

原因我想的话,每个人对听到的话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感受,我自己觉得这样的话并没有什么,但是别人的感受不一样。记得小的时候,我也是个很敏感的孩子,我侄女的妹妹比我小7岁吧,过节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吃饭,小的时候还有什么节目环节,就是我,侄女,还有她一起,但是知道她要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去阻止她,因为我认为在那样的场合说那样的话不好,但是她并没有因为我的阻止而没说,但是效果并不是我所想象的,慢慢地,我阻止了几次后觉得是我自己的不对,其实我自己操心太多。后面大学的时候,我和学校老师关系都非常要好,经常都有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是我们室友听到我对老师开的玩笑后都会试图阻止我,但是我都无视,其实说出来并没有她所认为的严重。突然就有一种看到小时候去阻止别人说话的自己的感觉,那种感觉好奇怪。但是提建议和意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确实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又不得罪人的方法。

绕了那么久,终于要讲我突然顿悟说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明白。无论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向别人提问,亦或是想给别人解答,其实都是想让别人在脑海里和你有同样的感受,明白你的想法,明白你的问题是什么,让别人知道你所知道的。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异,尤其是经验和经历的影响,可能没办法达到完全一样的,但是从说的本体自己出发,自己做的清楚地表达,才能提高沟通的效率,以及效果,而不是出现鸡同鸭讲。所以对于重要的谈话,需要分析,准备,才会是高效的,不然你给别人讲你自己都没有很清楚的内容,他应该会更晕吧,还打扰别人的工作,用计算机进程来形容的话,别人需要保存工作现场,然后和你沟通,然后再去恢复他自己工作现场,如果自己都没有准备好就跑去问别人,就会造成沟通过程中遇到一点不清楚的地方,自己再回去查,再去找他,既浪费别人的时间,又浪费自己的时间,这样的浪费是双倍的。

所以我觉得沟通前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想达到的效果,以及自己需要准备什么,别人可能会问到的问题。虽然无法万无一失,但是长期如此训练,会避免很多时间的浪费,将思考与分析贯穿生活和工作的全过程~

在我理解,演讲也是一样,记得大一的时候去评选国家奖学金,受到触动最大的是其中有一个女生,她用了一个技巧,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她叫我们大家起立然后宣誓,其实我们心里是不怎么愿意的,但是碍于学院领导在在场,所以还是做了。她却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拿得了国家奖学金。而我就讲了我参加了哪些比赛,成绩怎么样,却没有拿到。后面总结了一下,发现自己并没有清楚学院领导们心目中合适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理解到的优秀,和自己觉得的优秀其实是不同的,自己也没有讲好,重点不突出,太过平淡,还有就是不要怕自己做的什么事情会给其他同学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在关注你,在care你,就那么几分钟的事情,除了你想要给别人传达的信息,已经情绪,氛围,其他的别人根本就没有在care,脸皮要厚啊。

第二次就是大二的时候了,有了大一的经验,自己的PPT很简单,但是内容分类(学习成绩,学生工作,获得奖项),简凝,参加旁听的人更多,两三百人吧,还有领导,之前花了一个小时的样子熟悉自己的材料和内容,准备充分,但是上去之前挺紧张的,真正讲的时候就不紧张了,一直看着书记讲的,根本就没有care到下面坐着那么多旁听的人。本来目的是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能拿到国家奖学金的概率还是挺高的,结果老师听了我们的演讲,我的投票还可以啦,哈哈,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印象深刻的经历。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准备是有回报的,自己也要有信心说国家奖学金就是我的!要让别人相信你说的是真的,首先自己要非常确信这些是真的,才能传递可能50%你想传达给别人的效果。

说清楚能反映思考的过程,说清楚能帮助自己理解深刻,说清楚能让别人更正确的了解你。我们要清楚知道说话的目的和你想要的效果,有所准备,有条理,有章法,有说服力。

 

posted @ 2013-07-23 16:30  qing172  阅读(39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