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天是2022年的2月4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在这个时间我们经常激励自己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随后立下新一年的愿望,并为之努力。其实对于所有的开始来说,都意味着前一阶段的结束,在立春时节,回顾过去,总结经验,也不失为一个好习惯。挖掘时间带给我们的价值,我们才有可能利用好以后的每一天。 公众号写作目前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2-04 08:34 LionelGeng 阅读(5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学习为了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学习为了赚钱。当然,学习不仅仅为了学习本身,学习为了赚钱是一个真实且现实的回答。我们上学缴了那么多的学费,学成之后当然要靠自己的劳动和知识再赚回来,否则学习就是一桩不划算的投资了。当然如果我们进一步地问,学习只是为了赚钱么,或者换一种说法,如果当你有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1-02 21:41 LionelGeng 阅读(21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http://norvig.com/ 其中这一篇http://norvig.com/21-days.html值得一看,有一个说法是10000小时理论,和改文章的核心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https://craftinginterpreters.com/ Google的一位软件工程师,曾经在EA工作了8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1-02 20:19 LionelGeng 阅读(11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最近两天关于log4j2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有很多讨论,但是很多都是非技术性的。作为一个技术博客,让我们从技术的角度来做一些讨论,同时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 为什么需要日志功能 对于成熟的面向最终用户的软件产品,不管是目标用户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缺陷,bug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12-25 22:18 LionelGeng 阅读(7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984年Cisco公司在美国成立,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夫妇,其二人设计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用于斯坦福校园网络(SUNet),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这也标志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在,人们将网络设备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叫做NOS,也就是网络操作系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10-04 12:16 LionelGeng 阅读(115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前面有4篇文章推荐了一些博客站点,基本都是中文博客。其实对于软件开发来说,还有大量的英文博客和文章值得阅读,之后我会不定期推荐一些英文技术博客,以飨读者。 1.http://www.catb.org/~esr/ 《Unix编程艺术》,《大教堂与集市》作者Eric Steven Raymond个人博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10-03 18:58 LionelGeng 阅读(11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看博客,写博客,是强化自己系统思考,有序输出的过程。相对于公众号文章,博客的表达力更强,更通用,很多国外的技术人员都有自己的博客站点,很多人都维护了很多年,如果是自建站点,灵活度会更高。不过优质的博客越来越少,推荐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1.https://www.linjian.org/ 计算机科学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10-03 16:04 LionelGeng 阅读(3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每个做技术的几乎都写过各种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分析文档,学习文档等。这些文档有的是为了以后自己回头看的,有的是为了给其他人交流分享看的。其实很多人写的技术文档十分随意,没有设计文档的结构,上来就是一二三。针对于此,很多公司有所谓的模板文档,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发布在互联网上的文章,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08-31 22:18 LionelGeng 阅读(6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接上文> 互联网架构和实现之间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性能。互联网架构设计的是点到点或者点到多点的网络,以及他们之间如何通信,至于这种通信的性能,因为不同网络可能差距巨大,因此没有对性能有明确的定义,比如达到每秒钟传送1000个报文。这种实现所导致的性能问题,最终是留给实现者来考虑。基于此,有两种传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08-28 19:50 LionelGeng 阅读(14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接上文> 前面三篇文章讲述了互联网设计之初需要满足的需求。当我们再次看一遍之后,发现他们只是提供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距离可以运行的设备和软件还很远。 就像产品开发一样,上面的原则是输入的模糊需求。我们收到了需求之后就应该是概要设计,即使用什么协议模型才能达到这些需求。从开始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触碰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08-25 22:04 LionelGeng 阅读(205)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