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Spring底层原理
通过模拟Spring的底层源码启动过程
1.理解BeanDefinition、BeanPostProcessor的概念。
2.理解Spring解析配置类等底层源码工作流程
3.理解依赖注入,Aware回调等底层源码工作流程
4.Spring AOP的底层源码工作流程
Bean的创建生命周期:
无参构造函数 --> 对象 --> 依赖注入(属性赋值) --> 初始化前(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 初始化中(InitializingBean) --> 初始化后(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AOP) --> 代理对象 ---> bean
难点:
1.如何扫描包路径,获取class对象
2.实现AOP
实现细节:
容器的三个属性:
beanDefinitionMap: 储存BeanDefinition对象,在遍历扫描包对象时生成,在getBean的时候使用,用来存储bean的属性,如class对象, 是否单例
singletonObjects: 存储初始好的单例对象
beanPostProcessors: bean的增强类集合,在生成BeanDefinition对象时,同时如果类实现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则放入集合中。


@Autowired: 通过getDeclaredFields,获取属性结合, 如果属性上加了注解Autowired,则从通过getBean方法获取到类的实例,放入实例的属性中。

通过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生成某个类的代理对象,实现aop。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Lin1nGithub/spring-demo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