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数据库、redis操作

一、redis

1、安装redis

 

 

2、安装Resdis Desktop Manager (它类似于navicat )

 

 

 

3、redis与mysql的区别:

redis: 内存数据库(读写快)、非关系型(操作数据方便、数据固定)
mysql: 硬盘数据库(数据持久化)、关系型(操作数据间关系、可以不同组合)

大量访问的临时数据,才有redis数据库更优

4、redis与memcache的区别:

redis: 操作字符串、列表、字典、无序集合、有序集合 | 支持数据持久化(数据丢失可以找回(默认持久化,主动持久化save)、可以将数据同步给mysql) | 高并发支持
memcache: 操作字符串 | 不支持数据持久化 | 并发量小

二、redis操作

注意:在不执行redis-cli shutdown之前,系统默认启动了  前台服务器的。

连接 redis数据库,在关闭数据库

 

注意:在执行redis-cli shutdown之后,再连接redis数据库,需要先启动前台服务器:如下

1、启动前台服务器:新开一个cmd,输入redis-server

2、再一次输入redis-cli

 问题:如果 ctrl+c退出数据库,关了前台服务器,就连不上redis数据库了,所以启动前台服务器的cmd不能关掉

3、解决问题:就是不用前台服务器,用后台服务器 (可以关掉启动后台服务器的cmd)

启动后台服务器:新开一个cmd命令: redis-server --service-start     (注:win系统后台启动)

                                                               redis-server &                        (注:Linux系统后台启动(或是修改配置文件,建议采用方式))

 结果:

补充:

 4、 配置文件来启动服务器

    01、用配置文件启动前台服务器:

          找到 安装的redis的文件夹下的  redis.windows.conf文件,在本文件夹下复制一份叫 redis.conf

          用配置文件 启动前端服务器:新开一个cmd命令:redis-server  或者

                                                                                          redis-server  配置文件(redis.conf)的绝对路径

                 验证 是用配置文件配置启动前台服务器:

                001、将 redis.conf文件中的port由原来的6379改成6380

 002、命令:redis-server   或者

                    redis-server  配置文件(redis.conf)的绝对路径

 结果:要输入端口号,所以命令为:redis-cli -p 端口号

   02、用配置文件启动后台服务器:

         新开一个cmd命令: redis-server --service-start   或者

                                          redis-server 配置文件(redis.windows-service.conf)的绝对路径

       

      

        验证 是用配置文件配置启动前台服务器:

         001、将 redis.windows-service.conf文件中的port由原来的6379改成6382

 

 002、命令:redis-server --service-start  或者

                      redis-server 配置文件(redis.windows-service.conf)的绝对路径

 

 

总结一、启动服务,才能链接redis数据库

前提:前往一个方便管理redis持久化文件的逻辑再启动服务:dump.rdb
1)前台启动服务
>: redis-server

2)后台启动服务
>: redis-server --service-start       注:windows系统后台启动
>: redis-server &                           注:Linux系统后台启动(或是修改配置文件,建议采用方式)

3)配置文件启动前台服务
>: redis-server 配置文件的绝对路径

4)配置文件启动后台服务
>: redis-server --service-start                   注:windows系统默认按Redis安装包下的redis.windows-service.conf配置文件启动
>: redis-server 配置文件的绝对路径 &     注:Linux系统可以完全自定义配置文件(redis.conf)后台启动

 总结二、连接数据库

1)默认连接:
>: redis-cli       (注:这句命令本质是指:redis-cli -h默认127.0.0.1,-p默认6379,-n默认0,-a默认无)

2)完整连接:
>: redis-cli -h ip地址 -p 端口号 -n 数据库编号 -a 密码

3)先连接,后输入密码
>: redis-cli -h ip地址 -p 端口号 -n 数据库编号
>: auth 密码

 总结三、切换数据库

1)在连入数据库后执行
>: select 数据库编号

eg:  select 4

 

 总结四、密码管理  

1)提倡在配置文件中配置,采用配置文件启动    (用的多)
requirepass 密码

 

 

2)当服务启动后,并且连入数据库(redis数据库不能轻易重启),可以设置密码或者再改当前服务的密码(服务重启,密码重置) 

(不常用,因为关了redis服务器再重起,密码就不是上次你设的密码了,但是还是能查数据,就不安全。)
config set requirepass 新密码   

3)已连入数据库,可以查看当前数据库服务密码
config get requirepass

 

 

问题:当连接数据库,不输密码时,可以连上数据库,但是查不了数据

解决一、在连接数据库输入密码   -a 密码

 解决二、连接上数据库后在里面 输入 :   auth 密码

总结五、关闭数据库

1)先连接数据库,再关闭redis服务
>: redis-cli -h ip地址 -p 端口号 -n 数据库编号 -a 密码
>: shutdown

2)直接连接数据库并关闭redis服务
>: redis-cli -h ip地址 -p 端口号 -n 数据库编号 -a 密码  shutdown

 总结六、清空数据库

在连接数据库内:命令:flushall

 

 

补充知识:

 

posted @ 2020-03-04 19:06  薛定谔的猫66  阅读(196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