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测试理论(3)
测试理论(3)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方法
等价类:把输入的数据可以分为有效的数据和无效的数据
被测试的对象输入的数据:
1、有效的数据
2、无效的数据
测试一个产品,需要考虑它的正确场景,也需要考虑它的异常场景
边界值分析方法
边界值:边界值测试用例是针对等价类测试用例方法的补充,因为等价类测试用例的方法只考虑到了输入数据的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但是没有考虑到边界的情况
因果图方法
因果图:指的是被测对象有多个输入条件,根据不同的输入条件之间的关系(并且,或者,非)来匹配筛选出不同的结果
正交实验分解法:
因果图根据输入的N个不同条件组合下来导致测试用例的个数是呈指数级的增加,这样导致测试的资源(人力,时间资源)上根本无法满足测试的时间要求。那么这个时候只需要测试有代表性的数据就可以了,那么使用的方法就是正交实验分解法。
利⽤因果图来设计测试⽤例时, 作为输⼊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往往因果关系⾮常庞⼤,以⾄于据此因果图⽽得到的测试⽤例数⽬多的惊⼈,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时与费⽤,可利⽤正交实验设计⽅法进⾏测试⽤例的设计。
等价类与边界值结合起来使用 因果图与正交实验分解法结合起来使用
测试用例的三种方法:以以下成长值体系为例

checklist(针对测试的对象列出必须测试的场景,只不过它的描述相对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发一个hotfix版本,来修复这个issue。 检查点,使用的场景具体如下:
1、开发转测了,但是时间非常紧张,要求今天上线,那么这个时候测试编写checklist把需要测试的点梳理出来进行测试
2、上线前使用checklist列出上线后必须需要测试的点(必须要进行的测试点往往指的是一个产品的核心流程)

思维导图:结构化看起来非常的好,但是不够细

Excel:特点是写起来非常浪费时间,但是非常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