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日报

今天完成大数据应用实验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实验作业

实验名称:

班级:信2205-3        学号:20223768        姓名:李健龙       

一、实验目的

1.了解Hive的安装部署

2.了解Hive的工作原理

3.了解Hive的基本操作

4.了解Hive的外部表与普通表的区别

5.了解Hive的SQL基本语法

6.掌握Hive多种查询方式

 

二、实验过程

1.首先在Linux本地,新建/data/hive1目录,用于存放所需文件。

mkdir -p /data/hive1

 

切换目录到/data/hive1下,使用wget命令,下载hive所需安装包hive-1.1.0-cdh5.4.5.tar.gz以及mysql-connector-java-5.1.26-bin.jar。

cd /data/hive1

wget http://192.168.1.150:60000/allfiles/hive1/hive-1.1.0-cdh5.4.5.tar.gz

wget http://192.168.1.150:6000

 

2.将/data/hive1目录下的hive-1.1.0-cdh5.4.5.tar.gz,解压缩到/apps目录下。

tar -xzvf hive-1.1.0-cdh5.4.5.t

 

2.将/data/hive1目录下的hive-1.1.0-cdh5.4.5.tar.gz,解压缩到/apps目录下。

tar -xzvf hive-1.1.0-cdh5.4.5.ta

 

再切换到/apps目录下,将/apps/hive-1.1.0-cdh5.4.5,重命名为hive。

cd /apps

mv /apps/hive-1.1.0-cdh5.4.5/

 

3.使用vim打开用户环境变量。

sudo vim ~/.bashrc

 

将Hive的bin目录,添加到用户环境变量PATH中,然后保存退出。

#hive config

export HIVE_HOME=/apps/hive

export PATH=$HIVE_HOME/bin:$PAT

 

执行source命令,使Hive环境变量生效。

source ~/.bashrc

4.由于Hive需要将元数据,存储到Mysql中。所以需要拷贝/data/hive1目录下的mysql-connector-java-5.1.26-bin.jar到hive的lib目录下。

cp /data/hive1/mysql-connector-j

 

5.下面配置Hive,切换到/apps/hive/conf目录下,并创建Hive的配置文件hive-site.xml。

cd /apps/hive/conf

touch hive-site.xml

 

使用vim打开hive-site.xml文件。

vim hive-site.xml

 

并将下列配置项,添加到hive-site.xml文件中。

<configuration>

    <property>

        <name>javax.jdo.option.ConnectionURL</name>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hive?createDatabaseIfNotExsit=true;characterEncoding=latin1</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javax.jdo.option.ConnectionDriverName</name>

        <value>com.mysql.jdbc.Driver</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javax.jdo.option.ConnectionUserName</name>

        <value>root</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javax.jdo.option.ConnectionPassword</name>

        <value>strongs</value>

    </property>

</configuration>

 

由于Hive的元数据会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所以需要在Hive的配置文件中,指定mysql的相关信息。

javax.jdo.option.ConnectionURL:数据库链接字符串。

javax.jdo.option.ConnectionDriverName:连接数据库的驱动包。

javax.jdo.option.ConnectionUserName:数据库用户名。

javax.jdo.option.ConnectionPassword:连接数据库的密码。

此处的数据库的用户名及密码,需要设置为自身系统的数据库用户名及密码。

6.另外,还需要告诉Hive,Hadoop的环境配置。所以我们需要修改hive-env.sh文件。

首先我们将hive-env.sh.template重命名为hive-env.sh。

mv /apps/hive/conf/hive-env.s

 

使用vim打开hive-env.sh文件。

vim hive-env.sh

 

追加Hadoop的路径,以及Hive配置文件的路径到文件中。

# Set HADOOP_HOME to point to a specific hadoop install directory

# HADOOP_HOME=${bin}/../../hadoop

HADOOP_HOME=/apps/hadoop

# Hive Configuration Directory can be controlled by:

# export HIVE_CONF_DIR=

export HIVE_CONF_DIR=/apps/hive/

 

7.下一步是配置Mysql,用于存储Hive的元数据。

首先,需要保证Mysql已经启动。执行以下命令,查看Mysql的运行状态。

sudo service mysql status

 

通过输出,可以看出Mysql未启动。所以需要执行启动命令。

sudo service mysql start

 

如果未安装Mysql则需要执行安装命令。若我们的环境已安装Mysql,则无需执行此步。

8.开启Mysql数据库。

mysql -u root -p

 

此时会提示输入密码,此处密码为strongs

创建名为hive的数据库,编码格式为latin1,用于存储元数据。

create database hive CHARACTER SET latin1;

 

 

查看数据库是否创建成功。

show databases;

 

下面,输入exit退出Mysql。

exit

 

9.执行测试。由于Hive对数据的处理,依赖MapReduce计算模型,所以需要保证Hadoop相关进程已经启动。

输入jps,查看进程状态。若Hadoop相关进程未启动,则需启动Hadoop。

/apps/hadoop/sbin/start-all.sh

 

启动Hadoop后,在终端命令行界面,直接输入hive便可启动Hive命令行模式。

hive

输入HQL语句查询数据库,测试Hive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show databases;

 

至此Hive安装完毕。

 

 

 

1.首先在Linux本地新建/data/hive2目录。

mkdir -p /data/hive2

 

2.切换到/data/hive2目录下,使用wget命令,下载http://192.168.1.150:60000/allfiles/hive2中cat_group和goods文件。

cd /data/hive2

wget http://192.168.1.150:60000/allfiles/hive2/cat_group

wget http://192.168.1.150:600

3.输入jps检查Hadoop相关进程,是否已经启动。若未启动,切换到/apps/hadoop/sbin目录下,启动Hadoop。

jps

cd /apps/hadoop/sbin

./start-all.sh

 

3.输入jps检查Hadoop相关进程,是否已经启动。若未启动,切换到/apps/hadoop/sbin目录下,启动Hadoop。

jps

cd /apps/hadoop/sbin

./start-all.sh

 

4.开启Hive,首先,需要保证Mysql启动。执行以下命令,查看Mysql的运行状态。(密码:zhangyu)

sudo service mysql status

 

输出显示Mysql未启动。执行以下启动命令。

sudo service mysql start

 

然后切换到/apps/hive/bin目录下,开启Hive。

cd /apps/hive/bin

./hive

 

二、Hive数据仓库的操作

1.在Hive中创建一个数据仓库,名为DB。

create database DB;

 

2.以上简单创建了一个DB库,但是这条sql可以更进一步的优化,我们可以加上if not exists。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解析:在创建库时,应避免新建的库名与已有库名重复,如果库名重复将会报出以下错误(我在已有DB库的前提下,再次创建了DB库)。

错误提示数据仓库DB已经存在, 那么加入的if not exists就起了作用,如下(在已有DB库的前提下,再次创建DB库,提示成功不会报错)

加入if not exists的意思是如果没有DB库就创建,如果已有就不再创建。

3.查看数据仓库DB的信息及路径。

describe database DB;

 

4.删除名为DB的数据仓库。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B;

 

三、Hive数据表的操作

Hive的数据表分为两种:内部表和外部表。

Hive创建内部表时,会将数据移动到数据仓库指向的路径;若创建外部表,仅记录数据所在的路径, 不对数据的位置做任何改变。在删除表的时候,内部表的元数据和数据会被一起删除, 而外部表只删除元数据,不删除数据。这样外部表相对来说更加安全些,数据组织也更加灵活,方便共享源数据,生产中常使用外部表。

下面详细介绍对表操作的命令及使用方法:

即将创建的表,表名不能和已有表名重复,否则会报错,现在我们show tables一下,查看已存在的表。

show tables;

 

1.创建一个名为cat的内部表,有两个字段为cat_id和cat_name,字符类型为string。

create table cat(cat_id string,c

 

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show tables;

 

下面我们再次创建一个与刚才表名相同的表,看一下报错。

 

提示错误,该表已经存在!说明表与库一样,名称不能重复,解决方法是加入if not exists。

2.创建一个外部表,表名为cat2,有两个字段为cat_id和cat_name,字符类型为string。

create external table if not exists cat2(cat_id string,cat_name string);

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show tables;

 

外部表较内部表而言,只是在create后加了一个external。

3.修改cat表的表结构。对cat表添加两个字段group_id和cat_code。

alter table cat add columns(group_id string,cat_code string);

使用desc命令查看一下加完字段后的cat表结构 。

desc cat;

 

4.修改cat2表的表名。把cat2表重命名为cat3 。

alter table cat2 rename to cat3

 

这个命令可以让用户为表更名,数据所在的位置和分区名并不改变。

5.删除名为cat3的表并查看。

drop table cat3;

show tables;

 

6.创建与已知表相同结构的表,创建一个与cat表结构相同的表,名为cat4,这里要用到like关键字。

create table cat4 like cat;

 

创建完成并查看结果。

show tables;

 

四、Hive中数据的导入导出

以下介绍四种常见的数据导入方式:

1.从本地文件系统中导入数据到Hive表。

首先,在Hive中创建一个cat_group表,包含group_id和group_name两个字段,字符类型为string,以“\t”为分隔符,并查看结果。

create table cat_group(group_id string,group_name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stored as textfile;

show tables;

 

[row format delimited]关键字,是用来设置创建的表在加载数据的时候,支持的列分隔符。

[stored as textfile]关键字,是用来设置加载数据的数据类型,默认是TEXTFILE,如果文件数据是纯文本,就是使用 [stored as textfile],然后从本地直接拷贝到HDFS上,Hive直接可以识别数据。

然后,将Linux本地/data/hive2目录下的cat_group文件导入到Hive中的cat_group表中。

load data local inpath '/data

 

通过select语句查看cat_group表中是否成功导入数据,由于数据量大,使用limit关键字限制输出10条记录。

select * from cat_group limit 10;

 

 

导入成功。

2.将HDFS上的数据导入到Hive中。

首先,另外开启一个操作窗口,在HDFS上创建/myhive2目录。

hadoop fs -mkdir /myhive2

 

然后,将本地/data/hive2/下的cat_group表上传到HDFS的/myhive2上,并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hadoop fs -put /data/hive2/cat_group /myhive2

hadoop fs -ls /myhive2

 

接着,在Hive中创建名为cat_group1的表,创表语句如下。

create table cat_group1(group_id string,group_name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

 

最后,将HDFS下/myhive2中的表cat_group导入到Hive中的cat_group1表中 ,并查看结果。

load data inpath '/myhive2/cat_group' into table cat_group1;

select * from cat_group1 limit 10;

 

导入成功。

提示:HDFS中数据导入到Hive中与本地数据导入到hive中的区别是load data后少了local。

3.从别的表中查询出相应的数据并导入到Hive中。

首先在Hive中创建一个名为cat_group2的表。

create table cat_group2(group_id string,group_name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

 

用下面两种方式将cat_group1表中的数据导入到cat_group2表中。

insert into table cat_group2 select * from cat_group1;

 

 

insert overwrite table cat_group2 select * from cat_group1;

导入完成后,用select语句查询cat_group2表。

select * from cat_group2 limit 10;

 

4.在创建表的时候从别的表中查询出相应数据并插入到所创建的表中。

Hive中创建表cat_group3并直接从cat_group2中获得数据。

create table cat_group3 as select * from cat_group2;

 

 

 

 

 

 

 

 

 

 

 

创建并导入完成,用select语句查询实验结果。

select * from cat_group3 limit 10;

 

五、三种常见的数据导出方式

1.导出到本地文件系统。

首先,在Linux本地新建/data/hive2/out目录。

mkdir -p /data/hive2/out

 

并将Hive中的cat_group表导出到本地文件系统/data/hive2/out中。

注意:方法和导入数据到Hive不一样,不能用insert into来将数据导出。

insert overwrite local direct

 

导出完成后,在Linux本地切换到/data/hive2/out目录,通过cat命令查询导出文件的内容。

cd /data/hive2/out

ls

cat 000000_0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导出的数据,字段之间没有分割开,所以我们使用下面的方式,将输出字段以“\t”键分割。

insert overwrite local directory '/data/hive2/out' select group_id,concat('\t',group_name) from cat_group;

 

通过cat命令查询/data/hive2/out目录下的导出文件。

cd /data/hive2/out/

cat 000000_0

 

2.Hive中数据导出到HDFS中

在HDFS上创建/myhive2/out目录。

hadoop fs -mkdir -p /myhive2/out

 

 

 

 

 

并将Hive中的表cat_group中的数据导入到HDFS的/myhive2/out目录里。

insert overwrite directory '/myhive2/out' select group_id,concat('\t',group_name) from cat_group;

 

 

导入完成后,在HDFS上的/myhive2/out目录下查看结果。

hadoop fs -ls /myhive2/out

 

3.导出到Hive的另一个表中。

将Hive中表cat_group中的数据导入到cat_group4中(两表字段及字符类型相同)。

首先在Hive中创建一个表cat_group4,有group_id和group_name两个字段,字符类型为string,以‘\t’为分隔符。

create table cat_group4(group_id string,group_name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stored as textfile;

 

然后将cat_group中的数据导入到cat_group4中。

insert into table cat_group4 select * from cat_group;

 

导入完成后,查看cat_group4表中数据。

select * from cat_group4 limit 10;

 

六,Hive分区表的操作

Hive中创建分区表没有什么复杂的分区类型(范围分区、列表分区、hash 分区,混合分区等)。分区列也不是表中的一个实际的字段,而是一个或者多个伪列。意思是说,在表的数据文件中实际并不保存分区列的信息与数据。

1.创建表分区,在Hive中创建一个分区表goods,包含goods_id和goods_status两个字段,字符类型为string,分区为cat_id,字符类型为string,以“\t“为分隔符。

create table goods(goods_id string,goods_status string) partitioned by (cat_id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查看表goods表结构。

desc goods;

 

这样一个分区表就建好了。

2.向分区表插入数据,将本地/data/hive2下的表goods中数据,插入到分区表goods中。

首先,在Hive中创建一个非分区表goods_1表,用于存储本地/data/hive2下的表goods中数据。

create table goods_1(goods_id string,goods_status string,cat_id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将本地/data/hive2下的表goods中数据导入到Hive中的goods_1表中。

load data local inpath '/data/hive2/goods' into table goods_1;

 

再将表goods_1中的数据导入到分区表goods中。

insert into table goods partition(cat_id='52052') select goods_id,goods_status from goods_1 where cat_id='52052';

 

插入数据完成后,用select语句查看实验结果。

select * from goods limit 10;

 

4.查看表goods中的分区。

show partitions goods;

 

5.修改表分区,将分区表goods中的分区列cat_id=52052改为cat_id=52051,并查看修改后的分区名。

alter table goods partition(cat_id=52052) rename to partition(cat_id=52051);

show partitions goods;

 

6.删除表分区。

在删除goods分区表之前,先将goods表备份出一个goods_2表。

create table goods_2(goods_id string,goods_status string) partitioned by (cat_id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insert into table goods_2 partition(cat_id='52052') select goods_id,goods_status from goods_1 where cat_id='52052';

 

删除goods表中的cat_id分区。

alter table goods drop if exists partition (cat_id='52051');

 

七,Hive桶的操作

1.桶的定义及用途

Hive还可以把表或分区,组织成桶。将表或分区组织成桶有以下几个目的:

(1)是为使取样更高效。在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时,在开发、测试阶段将所有的数据全部处理一遍可能不太现实,如果能在数据集的一小部分数据上试运行查询,会带来很多方便。

(2)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查询处理效率。

桶为表提供了额外的结构,Hive在处理某些查询时利用这个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查询效率。

具体而言,连接两个在(包含连接列的)相同列上划分了桶的表,可以使用Map端连接(Map-side join)高效的实现。比如JOIN操作。对于JOIN操作两个表有一个相同的列,如果对这两个表都进行了桶操作。那么将保存相同列值的桶进行JOIN操作就可以,可以大大较少JOIN的数据量。在建立桶之前,需要设置hive.enforce.bucketing属性为true,使得Hive能识别桶。

2.创建桶

创建一个名为goods_t的表,包含两个字段goods_id和goods_status,字符类型都为string,按cat_id string做分区,按goods_status列聚类和goods_id列排序,划分成两个桶

create table goods_t(goods_id string,goods_status string) partitioned by (cat_id string)

clustered by(goods_status) sorted by (goods_id) into 2 buckets;

 

设置环境变量set hive.enforce.bucketing=ture

 

set hive.enforce.bucketing=true;

 

3.向goods_t表中插入goods_2表中的数据。

from goods_2 insert overwrite table goods_t partition(cat_id='52063') select goods_id,goods_status;

 

查看结果

select * from goods_t tablesample(bucket 1 out of 2 on goods_id);

 

tablesample 是抽样语句,语法如下:

tablesample(bucket x out of y)

y必须是table总bucket数的倍数或者因子。hive根据y的大小,决定抽样的比例。例如,table总共分了64份,当y=32时,抽取(64/32=)2个bucket的数据,当y=128时,抽取(64/128=)1/2个bucket的数据。

x表示从哪个bucket开始抽取。例如,table总bucket数为32,tablesample(bucket 3 out of 16),表示总共抽取(32/16=)2个bucket的数据,分别为第3个bucket和第(3+16=)19个bucket的数据。

1.首先检查Hadoop相关进程,是否已经启动。若未启动,切换到/apps/hadoop/sbin目录下,启动Hadoop。

jps

cd /apps/hadoop/sbin

./start-all.sh

 

然后执行启动以下命令,开启Mysql库,用于存放Hive的元数据。(密码:zhangyu)

sudo service mysql start

 

 

启动Mysql后,在终端命令行界面,直接输入Hive命令,启动Hive命令行。

hive

 

2.打开一个新的命令行,切换到/data/hive3目录下,如不存在需提前创建hive3文件夹。

 

mkdir -p /data/hive3

cd /data/hive3

 

使用wget命令,下载http://192.168.1.150:60000/allfiles/hive3中的文件。

wget http://192.168.1.150:60000/allfiles/hive3/buyer_log

wget http://192.168.1.150:60000/allfiles/hive3/buyer_favorite

 

3.在hive命令行,创建买家行为日志表,名为buyer_log,包含ID(id) 、用户ID(buyer_id) 、时间(dt) 、 地点(ip) 、操作类型(opt_type)5个字段,字符类型为string,以'\t'为分隔符。

create table buyer_log(id string,buyer_id string,dt string,ip string,opt_type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stored as textfile;

 

创建买家收藏表,名为buyer_favorite,用户ID(buyer_id) 、商品ID(goods_id)、时间(dt)3个字段,字符类型为string,以'\t'为分隔符。

create table buyer_favorite(buyer_id string,goods_id string,dt string)

row format delimited fields terminated by '\t'  stored as textfile;

 

4.将本地/data/hive3/下的表buyer_log中数据导入到Hive中的buyer_log表中,表buyer_favorite中数据导入到Hive中的buyer_favorite表中。

load data local inpath '/data/hive3/buyer_log' into table buyer_log;

load data local inpath '/data/hive3/buyer_favorite' into table buyer_favorite;

 

5.普通查询,例如查询buyer_log表中全部字段,数据量大时应避免查询全部数据。(limit 10为限制查询10条数据)

select * from buyer_log limit 10;

 

 

6.别名查询,例如查询表buyer_log中id和ip字段,当多表连接字段较多时,常常使用别名。(limit 10为限制查询10条数据)

select b.id,b.ip from buyer_log b limit 10;

 

7.限定查询(where),例如查询buyer_log表中opt_type=1的用户ID(buyer_id)。(limit 10为限制查询10条数据)

select buyer_id from buyer_log where opt_type=1 limit 10;

 

8.两表或多表联合查询,例如通过用户ID(buyer_id)连接表buyer_log和表buyer_favorite,查询表buyer_log的dt字段和表buyer_favorite的goods_id字段,多表联合查询可以按需求查询多个表中不同字段,生产中常用limit 10为限制查询10条数据。

select l.dt,f.goods_id from buyer_log l,buyer_favorite f where l.buyer_id = f.buyer_id limit 10;

 

9.多表插入,多表插入指的是在同一条语句中,把读取的同一份数据插入到不同的表中。只需要扫描一遍数据即可完成所有表的插入操作, 效率很高。

例:我们使用买家行为日志buyer_log表作为插入表,创建buyer_log1和buyer_log2两表作为被插入表。

创建buyer_log1和buyer_log2。

create table buyer_log1 like buyer_log;

create table buyer_log2 like buyer_log;

 

10.将buyer_log表中数据插入到buyer_log1和buyer_log2。

from buyer_log

insert overwrite table buyer_log1 select *

insert overwrite table buyer_log2  select *;

 

11.多目录输出文件,将同一文件输出到本地不同文件夹中,提高效率,可以避免重复操作from ,将买家行为日志buyer_log表导入到本地‘/data/hive3/out’和‘data/hive3/out1’

 

在本地切换到/data/hive3中,查询输出文件。

cd /data/hive3

ls out

ls out1

 

12.使用shell脚本调用Hive查询语句。

切换目录到本地目录’/data/hive3‘下,使用vim编写一个shell脚本,名为sh1,使其功能实现查询Hive中所有表。

cd /data/hive3

vim sh1

 

在sh1中,输入以下脚本,并保存退出

#!/bin/bash

cd /apps/hive/bin;

hive -e 'show tables;'

 

13.编写完成,赋予其执行权限。

chmod +x sh1

 

14.执行shell脚本 。

./sh1

采用shell脚本来执行一些Hive查询语句可以简化很多的开发工作,可以利用Linux自身的一些工具,实现定时的job任务。

 

 

 

 

 

 

 

 

 

 

 

 

 

 

三、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掌握了Hive的安装部署和基本操作,熟悉了其与HadoopMySQL的集成配置,以及内部表和外部表的区别。通过数据导入导出、分区与桶的操作和SQL查询实践,提升了大数据处理能力。

posted @ 2025-06-03 23:02  Code13  阅读(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