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 ICMP报文通常被IP层或更高层协议(TCP或UDP)使用,用于传递差错报文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信息。ICMP报文是在IP数据报内部被传输的,如图1所示。图1 ICMP封装在IP数据报内部 ICMP的正式规范参见RFC 792。ICMP报文格式如图2所示。类型字段可以有15个不同的值,以描述特定类型的ICMP报文。某些ICMP报文还使用代码字段的值进一步描述不同的条件。校验和字段计算覆盖整个ICMP报文。图2 ICMP报文格式 ICMP报文的各种类型如图3所示,不同类型由报文中的类型字段和代码字段共同决定。 当发送一份ICMP差错报文时,报文始终包含IP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04 16:22 life91 阅读(58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ARP:地址解析协议 当一台主机把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位于同一局域网上的另一台主机时,是根据48 bit的以太网地址来确定目的接口的。设备驱动程序从不检查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 地址解析为32 bit的IP地址和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任何类型的地址提供动态映射。RFC 826是ARP规范描述文档。 用一个例子来解释ARP的运行过程输入下面形式的命令: % ftp bsdi 会发生如下步骤,这些步骤的序号如图1所示:图1 当用户输入命令”ftp 主机名”时ARP的操作应用程序FTP客户端调用函数gethostbyname把主机名(bsdi)转换成32 bit的IP地址。该函数在DNS系统中成为解析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04 15:19 life91 阅读(45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链路层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TCP/IP协议簇中,链路层主要有三个目的:为IP模块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为RARP发送RARP请求和接收RARP应答。图1 TCP/IP协议簇中不同层的协议以太网(RFC 894)是当今TCP/IP采用的主要局域网技术,它采用了CSMA/CD的媒体接入方法,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接入。IEEE 802(RFC 1042)委员会对其重新定义。两个不同封装的格式如图2所示,图中每个方框下面的数字表示他们的字节长度。两个帧格式都采用48bit(6字节)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在以太网帧格式中,类型字段之后就是数据;而在802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04-04 10:20 life91 阅读(305)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