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测试:

可以根据内部逻辑设计测试用例,代码覆盖率高,覆盖代码所有路径难度大。业务逻辑可能覆盖不全

语句覆盖法【每个语句块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法【程序中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判定条件覆盖法 【每个条件和判断真假至少执行一次,包含前面所有了】

灰盒测试:

灰盒测试多用于集成测试阶段,不仅关注输出、输入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程序内部的情况。灰盒测试不像白盒那样详细、完整,但又比黑盒测试更关注程序的内部逻辑,常常是通过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事件、标志来判断内部的运行状态。
1.灰盒测试比白盒测试效率高,从程序的整体出发,而非细节.
2.灰盒测试健壮性好,相对于白盒测试降低了程序代码改变而导致用例失效的风险。
3.灰盒测试更细致。灰盒测试要求测试人员关注程序的代码逻辑,根据代码逻辑扩充用例,更加细致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他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测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说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常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很明显,如果外部设计本身存在问题,或者需求规格说明的规定有误,黑盒测试是发现不了的。

Junit4单元测试

单个@Test方法执行前后会执行@Before和@After方法,所有@Test方法执行前后会执行@BeforeClass和@AfterClass静态方法

接口测试

  1. 接口比较稳定, 维护成本是最低的
  2. 与UI相比, 稳定,执行速度快, 反馈迅速
  3. 比单元测试更贴近业务场景
  4. 接口测试可以做到更多的覆盖场景
  5. 接口测试可以更快的发现服务端问题

场景法:

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关注主要功能、业务流程是否正常实现,模拟基本流和备选流,关注测试边界值

 posted on 2022-03-17 10:41  春秋流千事  阅读(6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