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是怎样跑起来的》第六章读后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想必都压缩过文件。当文件太大无法放入软盘保存时,或者将大附件添加到电子邮箱时一般都要采用压缩文件的方法。从这一章中我了解到了文件的压缩机制。文件就是将数据存储在磁盘等存储媒介中的一种形式。文件就是字节数据的集合。在任何情况下文件中的字节数据都是连续存储的。
RLE算法的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把重复次数用数字代替,例如文件压缩前为AAAAAABBCDDEEEEEF压缩后就变成了A6B2C1D2E5F1。但是,这种算法也有缺点,在实际的文本文件中同样字符多次重复出现得情况并不多见,它并不适合文本文件的压缩。本章介绍的第二个压缩技巧名为哈夫曼算法,这种算法虽然压缩程序内容很复杂,但是压缩率确相当的高。
压缩还分为可逆压缩和不可逆压缩,顾名思义,能还原到压缩前状态的压缩被称为可逆压缩,无法还原到压缩前状态的压缩被称为非可逆压缩。压缩算法的种类大概有一二十种。之所以会存在如此多的压缩算法,是因为压缩比率、压缩需要的处理时间(程序的复杂程度)以及各种文件的需求等是不一样的。因此,至今都没有一个万能的压缩算法。
阅读了第六章之后我对文件的压缩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posted @ 2024-02-26 21:43  梁恩赐  阅读(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