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com-HCIA-03 常用协议 ARP TCP UDP ICMP

TCP/UDP

传输层

传输层协议接收来自应用层协议的数据,封装上相应的传输层头部,帮助其建立“端到端”(Port to Port)的连接。
传输层的PDU被称为Segment(段)。

TCP和UDP – 报文格式

TCP和UDP – 端口号


客户端使用的源端口一般随机分配,目标端口则由服务器的应用指定;
源端口号一般为系统中未使用的,且大于1023;
目的端口号为服务端开启的应用(服务)所侦听的端口,如HTTP缺省使用80。

TCP的建立 - 三次握手

任何基于TCP的应用,在发送数据之前,都需要由TCP进行“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TCP的序列号与确认序列号

TCP使用序列号和确认序列号字段实现数据的可靠和有序传输

TCP的窗口滑动机制

TCP通过滑动窗口机制来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

TCP的关闭 - 四次挥手

当数据传输完成,TCP需要通过“四次挥手”机制断开TCP连接,释放系统资源。

ARP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位于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可以向网络层的IP、IPv6等协议提供服务。数据链路层的PDU被称为Frame(帧)。
以太网(Ethernet)是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以太网与MAC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 (ARP)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根据已知的IP地址解析获得其对应的MAC地址。

ARP的工作原理





ICMP

ICMP

ICMP用来传递差错、控制、查询等信息。

ICMP差错检测

ICMP Echo Request和ICMP Echo Reply分别用来查询和响应某些信息,进行差错检测。

ICMP错误报告

当网络设备无法访问目标时,会自动发送ICMP目的不可达报文到发送端设备。

ICMP应用-Ping

ICMP应用-Ping

[RTA]ping 10.0.0.2
PING 10.0.0.2 :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Reply from 10.0.0.2 : bytes=56 Sequence=1 ttl=255 time=340 ms
Reply from 10.0.0.2 : bytes=56 Sequence=2 ttl=255 time=10 ms
Reply from 10.0.0.2 : bytes=56 Sequence=3 ttl=255 time=30 ms
Reply from 10.0.0.2 : bytes=56 Sequence=4 ttl=255 time=30 ms
Reply from 10.0.0.2 : bytes=56 Sequence=5 ttl=255 time=30 ms
--- 10.0.0.2 ping statistics ---
5 packet(s) transmitted
5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10/88/340 ms

ICMP应用-Tracert

ICMP应用-Tracert

Tracert显示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每一跳。

posted @ 2024-11-24 21:15  Liam-Wu  阅读(21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