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 面试
https://blog.csdn.net/cheidou123/article/details/91442955
1. 日志文件是用于记录( )?
对数据的所有更新操作
2. DFD图即为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E-R是实体联系图 里面有方形圆形和菱形
I/O图是输入输出图
IPO图是输入加工输出图
3.从 E-R 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 M:N 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时,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 )。M 端实体的主码与 N 端实体的主码组合
4.在数据库三级模式间引入二级映象的主要作用是( )
提高数据的独立性
5.数据库中,什么操作命令可以整理表数据文件的碎片
optimize table TabName;
6. 层次模型: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无父节点,此节点为根节点,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父节点
网状模型:允许有一个以上的无双亲的节点,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7.
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结构发生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必改变,从而应用程序不必改变。
逻辑独立性:据全局逻辑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不必改变。
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
物理独立性 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模式/内模式映像 )
逻辑独立性 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外模式/模式 )
物理独立性 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即,数据在磁盘上怎样存储由DBMS管理,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模式/内模式映像 )
逻辑独立性 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外模式/模式 )
8.
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外部存储器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等还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只有汇编语言,尚无数据管理方面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基本是批处理。数据不保存,没有对数据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利用在信息管理方面。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维护问题成为紧迫的需要,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技术迅速发展起来。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数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60年代后期,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克服了文件系统的缺陷,提供了对数据更高级、更有效的管理。这个阶段的程序和数据的联系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DBMS)。采用复杂的结构化的数据模型,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最低的冗余度,数据控制功能。
9.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
传统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
5种基本运算:并、差、笛卡尔、选择、投影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