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原始歌谣、神话、《诗经》、《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诸子散文、楚辞)

目录

礼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

周公(旦)建立了周礼。周公曰:"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周人羡慕商的典籍,在周建立之后也希望“有典有册”。

礼与乐相配合。

诗是乐的词。

商与周

商重视鬼神,巫的色彩较浓,史的文化稍淡。

我生不有命在天。——周厉王

周在建立过程中体会到人的作用,史的色彩更浓。

天命靡常,敬天保民。

总论

汉代后地域色彩变淡(中央集权的加强)。

原始歌谣与神话

原始歌谣

早期诗歌往往与宗教祭祀有关。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弹歌》

短短的四句八字,写出了人们砍削竹子,制造弹弓,射出弹丸,投击野兽的整个劳动过程,是一种质朴简略的原始猎歌。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吕氏春秋·古乐篇》的“葛天氏之乐”

从前葛天氏时的乐舞,三个人手持牛尾,踏着步伐来歌咏八首歌。其中提到的八首歌曲中,《载民》是歌颂承天载民的土地;《玄鸟》是崇拜氏族的图腾; 一种寓意吉祥的黑色小鸟;《遂草木》祝愿茂盛的草木;《奋五谷》祈求五谷的丰收;《敬天常》歌颂上天的恩赐;《达帝功》歌颂上天的恩德;《依地德》歌颂大地的抚育;《总禽兽之极》祈祷上天多赐予鸟兽,使人民安居乐业。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礼记·郊特牲》中保存的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

风沙不要作恶,泥土返回它的原处。
河水不要泛滥,回到它的沟壑。
昆虫不要繁殖成灾。
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一篇命令旱魃北行的诗:
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这是首驱逐旱神魃的咒语祭歌。它以幻想的祭歌语言,驱除旱神,以维护生存,为劳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与祈求式的祭歌相比,这类祭歌更能显示出先民征服自然的积极性及同自然斗争的强烈意愿。

《尚书·汤誓》中有一首夏桀时的民谣:(非原始时代民谣)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夏朝的时候,夏桀以天上的太阳自居,认为自己惠泽天下,面对他的暴政,老百姓这样诅咒道:“时日曷丧,吾及汝偕亡”——即使你是天上的太阳,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较少,因为华夏民族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理性发展较早。
西方学者称中国人为“早熟的民族”。

自然神话

  1. 关于太阳的神话: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

  1. 雷神: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山海经·海内东经》)

  1. 风神飞廉:

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楚辞补注》卷一洪兴祖注引晋灼曰)

创世神话

  1. 天地混沌、宇宙开辟的盘古神话: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述异记》卷上)

  2.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1. 女娲补天的神话: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览冥训》)

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猛兽吞食良民,凶禽捕击老弱。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下鳌足当擎天大柱,堆积芦灰来制止洪水,斩杀黑龙来平息冀州。苍天补好了,天的四边端正了,洪水不再泛滥了,冀州平安了,猛兽死掉了,善良的人民才得以生存。

英雄神话

  1.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生禹,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
  1.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淮南子·本经训》)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均为祸害人民。(于是)尧派使后羿去为民除害到南方泽地荒野去,在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在东方的大泽青邱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风,射十个太阳(射下来九个),接着又杀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断修蛇,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后羿把那些灾害一一清除。民众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为领导人(天子)。
  1. “黄帝杀蚩尤”:

蚩尤凿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传奇神话

  1. 海外三十六国

《淮南子·地形训》所记的海外三十六国:
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天民、肃慎民、白民、沃民、女子民、丈夫民、奇股民、一臂民、三身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讙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交股民、不死民、穿胸民、反舌民、豕喙民、凿齿民、三头民、修臂民。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深目民、无肠民、柔利民、一目民、无继民。

  1. 烛龙:在极遥远的北方,一年睡半年的时光。睡觉时天是黑的,醒的时候天是亮的。(北极极夜与极昼,反映当时有人足迹达到遥远的地方,并带回来这种传说)。

《诗经》

孔子删诗说与逸诗

一桩公案,暂无定论。

焚书坑儒与儒家传承的今文诗经

秦始皇焚书中首要就是诗经,但所幸儒家代代相传,在秦灭亡后靠记忆再次成文。

河间人毛亨与古文诗经

流传至今的诗经。

诗经注释:《毛诗诂训传》中的总传与每篇前的序,以及郑玄的笺,合称为毛传与郑笺。

其后研究:
孔颖达:《毛诗正义》,无自己的观点。
朱熹:《诗集传》,汇集前人思想,提出自己观点。
姚际恒:《诗经通论》
方玉润:《诗经原始》,上述两本从文学角度解释诗经。

诗经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或稍后大约五、六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在先秦,它被称作《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它作为儒家经典的权威地位被确定下来,于是又有《诗经》之称。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风》即“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风、雅、颂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音乐。

颂赞诗

《周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於乎: 同 “呜呼”。不: 语助词,无义。假: 通“嘉”善。溢: 谨慎。骏:顺从。惠:顺。笃:专一,重视执行。
上天之道,无不美好。 灿烂光辉,文王德高。 善德戒我,我心向道。 遵循祖德,子孙记牢。

《大雅·文王》
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上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上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上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上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飨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这样,没声音没气味可辨。效法文王的好榜样,天下万国信服永远。

怨刺诗

大雅直接批评朝政

小雅从个人遭遇联想朝政

《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国风中往往从个人生活状况来写现实世界的不公平。

批判小人不劳而获:

《国风·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国风·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讽刺国君的荒淫无道:

《国风·邶风·新台》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国风·鄘风·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国风·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正风、正雅:西周前期正面描写
变风、变雅:西周后期侧面讽刺

征役诗

《左传·成公十三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表现战争或劳役之苦。

《秦风·无衣》表现秦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戎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小雅·北山》这首诗着重通过对劳役不均的怨刺,揭露了统治阶级上层的腐朽和下层的怨愤,也是怨刺诗中突出的篇章: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婚恋诗

  1. 恋人幽会的喜悦、男女不期而遇的欢乐

    《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2. 相思的痛苦、失恋的愁怨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国风·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3. 对爱情的坚贞,对家长的反抗。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4. 弃妇诗

    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郑风·遵大路》等。它们描写主人公忠于爱情而被遗弃的命运,控诉了那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和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农事诗

《豳风·七月》,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豳风·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礼俗诗

《国风·周南·桃夭》,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大雅·大明》是周部族的史诗性颂诗,当是周王朝贵族为歌颂自己祖先的功德、为宣扬自己王朝的开国历史而作。《毛诗序》云:“《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艺术成就

质朴,直抒胸臆,感动人。

《小雅·苕之华》,此诗哀饥民之不幸而作。感情真挚,毫不掩饰、不做作。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形象性

  1. 直接细致刻画。

    《国风·卫风·硕人》是赞美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诗。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是细致入微的刻画。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豳风·七月》,描写虫子叫,动股、振羽。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2. 更多地诗中采用主人公感情来刻画形象。

    《国风·邶风·静女》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郑风·狡童》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国风·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 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风·谷风》,与《卫风·氓》相比,《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在性格上不如前者决绝果断,因此在回忆往事和述说情怀时怨而不怒,并没有对负心汉进行直接的谴责,然而在艺术风格上,则更能体现被孔子称道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3. 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小雅·采薇》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王风·君子于役》,描写鸡和牛羊都回到窝里,怎么让我不思念人呢?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陈风·月出》歌月怀人,这诗描写一个月光下的美丽女子。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句写她的容色之美,第三句写行动姿态之美,末句写诗人自己因爱慕彼人而慅然心动,不能自宁的感觉。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赋比兴(xing,四声)

《周礼》记载,太师教六诗:风、赋、比、兴、雅、颂,是六种运用手法,而不是创作方法。

汉代,赋比兴分离出来,作为创作手法。

  1. 直接了当的描写:

    《国风·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大量的直接描写,使之非常形象:

    《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更多地,使用赋的手法抒情:

    《齐风·鸡鸣》,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以为是因“思贤妃”而作,说:“(齐)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是直接赞美贤妃。而宋严粲《诗缉》以为是“刺荒淫”,清崔述《读风偶识》以为是“美勤政”,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是“贤妇警夫早朝”。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2. 反比:

    《国风·邶风·柏舟》,从此诗的内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3. 中国古代诗歌惯用手法。

    比、兴:中国诗词的核心。

    《国风·周南·桃夭》,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这里面的桃花、果实并不是实际看到的景象,只是为了起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小雅·鹤鸣》,全文用兴,打破常规概念。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起名字:鹤鸣、鹿鸣

  4. 比与兴的区别

    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将时间比作流水,且有“如”字。

    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用冬天松柏不凋落来使人产生各种联想。

表现力

  1. 诗经具有很强的节奏性。

    《国风·周南·芣苢》,“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清代方玉润称赞此诗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之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诗经原始》)

  2. 诗经语言精妙,是保留了口语特点的书面语。

影响

《尚书》

史官文化取代了巫文化(巫也担负记载大事的职责)。

《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这些史官以其历史记载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相传战国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火焚毁,亡佚大半。汉初经师传授的《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称作今文《尚书》。

《尚书》与《诗经》合称为诗书。

《尚书》以记言为主,与甲古卜辞和铜器铭文相比,其中的文章篇幅更长,内容也更丰富了。这些文章分为典、谟、训、诰、誓、命等类别,可以看作古代最早的散文体式。它们总的特点是质木古朴,读起来佶屈聱牙,艰涩难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演进之迹甚为清晰,有些作品运用了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已具有一定的文学因素。

《春秋》

《春秋》概况

《春秋》鲁国史书,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

|各国史书名称|
|---|---|
|鲁国、宋国、齐国|春秋|
|晋国|乘|
|楚国|梼杌|

春秋时代因书名而得。

《春秋》特点

《隐公·隐公元年》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春秋语言简洁,记事也非常简略。因此,王安石认为,春秋不过是“断烂朝报”。但主流意见倍为推崇春秋。

《信公·信公十六年》
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鸿退飞,过宋都。

简洁明了,错落有致,比起估屈牙的《尚书》,确实有了很大进步。



微婉含蓄,是指庆父躲到齐国。

对现实作严肃批判,用记载褒贬善恶。这是《春秋》最鲜明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厚影响。

《国语》

《国语》概述

《国语》是一部按国别记载的史书,(语:有教育意义的话)以记言为主。它的成书大约在战国初年。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所作,但现在看来,大概是战国早期人根据所掌握的各国史料所编订。由于战国时周已衰微,所以《周语》也在其中。

由于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书中记载的史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有些内容与《左传》相重合。实际上,《左传》与《国语》两书各成体系,作者也不是一人。

《国语》思想




长勺之战前,曹刿问鲁庄公凭借什么同齐国作战,庄公说:“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曹刿说:“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均平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器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鲁语上》)

邵公劝厉王弭谤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周语上》)

《国语》特点

《祭公谏征犬戎》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周穆王将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行。先王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兵力是储存起来到一定时候动用的,一动用就使人畏惧;炫耀武力就会滥用,滥用就不能使人畏惧。所以周文公的《诗经·周颂·时迈》说:‘将兵器好好收藏,将弓箭藏在皮囊;我们君王寻求美德,施予这华夏之邦。君王定能保持天命久长。’

《诗经·周颂·时迈》这是周武王灭商后,巡行诸侯各邦,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诗。《国语》说此诗为周公所作。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如《晋语八》“叔向贺贫”一节,叔向发表了一番议论:当年栾武子贫而有德,国家赖以为安,其子孙也受到庇护;邵邵子富而无德,“侍其富宠,以泰于国”,结果“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一朝而灭,莫之哀也”。
“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之不暇,何贺之有?”叔向以贺贫为由,围绕富与德的轻重,引出深刻的道理,文章平易中肯而又风姿摇曳,娓娓动人。


谤在当时无贬义。


骊姬说里克里面使用了“隐语”,也就是谜语。这种“隐语”发展为汉代的赋。

《左传》

《左传》常识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把它和《春秋》合为一书。

司马迁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则进一步指出,左丘明是“鲁太史”;但自唐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现在看来,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思想倾向

1、《左传》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礼制,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反对“犯上”与“弑君”;也写出了旧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

乱中思治,渴望通过周礼使社会恢复秩序。并不是开历史倒车,落后的思想。

昭公三年,齐国晏婴到晋国“请继室”,事毕之后,与晋国叔向有一段充满感慨的对话:


2、《左传》集中反应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左传》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进步观点,宣扬了民为邦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重于君的思想。





写作特点

《左传》非常受人推崇,古人学习古文,无人不学左传。

晋代范宁说它“艳而富”(《春秋谷梁传序》),唐代刘知几称“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史通·六家》),清代刘大櫆则称赞它“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论文偶记》)。

左传继承了西周的史官文化,概而言之,《左传》的文章细密详赡,富于文采,给人以具体生动之感;同时又微婉蕴藉,意味深长,使人寻绎不倦。

《论语·雍也篇》,关于文和史。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质朴。
野:乡野,田野。指粗鄙之人。

从西周开始,文即被提倡。史的特点就是崇尚文。原因一是由于《左传》继承了史官文化,二是因为所记载的对象尚文。

精彩细密的叙事

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也是通过完整曲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统治者家庭内部为争夺权力和财产而骨肉相残的斗争。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那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许,恐怕对您有所不利。”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背叛归为自己。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是史官下笔有为难之处。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是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颍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诗经·大雅·既醉》篇说:‘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就是对颍考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个性鲜明的人物



微婉巧妙的辞令


两军交战之前,辞令仍然如此礼貌。


言而有文,是左传辞令的特点。


使用两国间的盟誓以及周礼作为论据。
太公:姜太公

周、齐、鲁互为表兄弟关系。

《左传》的语言简洁精练,准确生动,韵味悠深,这也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子产坏晋馆垣》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 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您拆毁了围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
 
  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陈列聘享礼物的正式仪式,那是不敢奉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侯的宾客来到,甸人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马有地方,宾客的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油,打扫房间的,伺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物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被延误了的事;与宾客同忧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要就加以接济。宾客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哪里会有灾患啊;不怕有人抢劫偷盗,也不用担心干燥潮湿。现在晋侯的缇别宫方圆数里,却让诸侯宾客住在像奴仆住的房子里,车辆进不了大门,又不能FQ而入;盗贼公然横行,天灾难防。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命令也不知何时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敝国的忧伤啊。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士文伯回去报告了。赵文子说:“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注重培养德行,用像奴仆住的房舍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他派士文伯前去道歉,承认自己不明事理。
 
  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叔向说:“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靠他的辞令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大雅.板》中说:‘言辞和顺,百姓融洽;言辞动听,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懂得这个道理吧。”

《战国策》

和历史散文不同:战国时产生,非严格史书(谋臣策士游说的记录),但包含了战国的历史。

有关常识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短长》等名称。是谋臣策士自行记载下来的,以供社会有学习想法的人进行学习。西汉后期刘向整理战国材料时,整理成书,命名为《战国策》。

西汉后期,刘向校理群书,对“错乱相糅莒”的上述资料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定其名为《战国策》。

此书原来的作者亦非一人,大约是战国秦汉之际纵横家一流人物。书中主要记载了当时谋臣策士的言行。这些谋臣策士中,大部分是纵横家,他们游说于诸侯权贵之间,为之出谋划策,进行合纵连横的活动,有人因此而显赫一时。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一些与之类似的作品,被人们称作《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的篇章不见于今本《战国策》,可知当时还有不少同类作品广为流传。鉴于此书的性质,也有人把它归入诸子类。

纵横家属于诸子百家,但其他各家以理论为主,提出学说与观点。其学说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理想与政治主张。但纵横家没有社会理想,也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政治活动需要而转移。

思想倾向

春秋时期,周天子仍受到表面上的遵奉。同时,周礼仍具有其约束与维护关系的作用。但是,战国时期,周沦落为无法与战国七雄并列的小国。各诸侯国的国君也相继更迭,与周天子并无亲戚关系。周天子不再受到遵奉,周礼的约束作用也荡然无存。

战国时代的特点: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政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重士

《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 / 颜斶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燕策一》记燕昭王为向齐国报仇,师事郭隗,招诱天下之士,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走燕”,燕国终于强大起来,联合五国以伐齐。
由于燕昭王重士,因此后世怀才不遇以及贫寒之士常常感念燕昭王。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剑。 黄金、 白玉, 其质地和色泽, 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登幽州台歌》【唐】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人即指燕昭王。
幽州台又称蓟北楼。

《秦策一》(《苏秦以连横说秦》)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捲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延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苏秦佩六国相印,文中也是在宣扬苏秦的能力。

崇实尚利

楚攻韩,韩派尚靳求救于秦,秦宣太后开口便先谈利,说:“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利焉?”(《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

吕布韦见到在赵为质的秦公子异人,回家便问其父:“耕田之利几倍?”“珠玉之赢几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然后资助异人以投机。(《秦策五》、《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孟尝君被齐王放逐,门客离他而去,谭石子劝他说:“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请以市谕: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齐策四》、《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

战国时,人们把朝廷、当权者的家甚至是社会当作一个大市场,形形色色的人在市场上投机逐利,甚至不讲道德、不讲市场信誉,互相之间尔虞我诈、坑蒙拐骗。
比如秦国,试图骗赵国的和氏璧;秦国派张仪拆散楚齐联盟等。

重“权借”,尚“时势”

周朝建立后,考虑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建立了详尽的社会秩序,以及礼乐制度。儒家继承周代文化,主张恢复礼乐,以图结束动乱。
但是纵横家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只是帮助特定的政治家解决存亡之难,“权借”就是指借助第三方力量保全自己的国家,“时势”就是指客观形势。
也就是要审时度势,想出一些权宜之计,帮助其转危为安。

在这种政治思想指导下,谋略、外交与游说的作用被抬到无以复加的地位。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樽俎之间,折冲席上”(《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成为纵横家们倾心追求的目标。

一些进步思想

《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鲁仲连向辛垣衍表示: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仲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当赵国解脱危难,平原君酬谢鲁仲连时,他又表示: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既有所取,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因为鲁仲连的优秀品质与当时社会重利轻义的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后世尊之为高士。

《齐策四》记赵威后问齐使,先问岁与民,而后问王,反映了鲜明的民本思想;
《赵策二》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其勇于革新的精神大加肯定;
《赵策四》记触龙说赵太后,批评统治者的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但是,《战国策》总的思想仍是推崇纵横家思想和行为,很多记载仍是从游说的角度,描述其善于游说,有很好的谋略与口才。例如记载触龙说赵太后的目的,仍是为了表明在其他人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触龙以巧妙的辞令说服了赵太后。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也是为了体现邹忌善于以小见大,说服统治者,而并非为了说明纳谏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

《战国策》的散文具有很高成就,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其文章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记言和叙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相比于《国语》和《左传》)。

辩丽横肆的辞令

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

  1. 自由酣畅,虚张声势,危言耸听

    张仪游说秦王,先列举他的许多失策,继而称赞秦国之强,然后鼓动他说:
    臣昧死望见大王,言所以举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伯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试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伯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殉于国,以主为谋不忠者。(《秦策一》、《张仪说秦王》)

    《秦策三》写范睢说秦王,也是极力追求耸人听闻的效果,听起来慷慨激昂,披肝沥胆,实为巧言利口,故弄玄虚。

    蔡泽说范睢,先令人激怒范睢说:“燕客蔡泽,天下骏雄弘辩之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相之而夺君位。”见面之后,又大讲功成身退之理和对方的危险处境,终于使他让出了相位;

    鲁仲连说辛垣衍,声称“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引起对方强烈反应,然后才详述帝秦之弊。这些说辞都以夸张声势取胜,敢想敢说,奇伟恣肆。

  2. 词藻富丽,句式错综,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夸张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

    例如《齐策一》记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3. 多用比喻和寓言,深入浅出,通俗生动。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

    战国时代的当权者文化水平不高,与春秋时期的当权贵族不可同日而语。

    《韩策二》(《楚围雍氏五月》)
    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一国太后在外国来使面前说的这些话,堪称不顾廉耻。

    战国策文辞华丽,但是思想通俗甚至低俗,并不是西周以来礼乐文化的代表。

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人物

1、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谋臣策士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卓越风采,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又用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表现人物性格,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

例如《秦策一》记苏秦早年以连横说秦王,受到冷遇:

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毂,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衽,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踞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苏秦发迹史,体现了苏秦的鲜明个性。而对苏秦家人的描写,不仅可以从侧面描写苏秦,而且合理的解释了苏秦个性的来源。生动的写出了苏秦与加入的性格,并生动的写出了人物性格与环境的关系。

2、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转危为安,运亡为存的事迹,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作品带有传奇色彩。

3、作者在写人叙事时,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如《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几次览镜自照的心理活动,《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与赵太后对话的情景以及赵太后态度的转变,都写得细入毫发,惟妙惟肖。

战国策有些内容非常夸张,甚至虚构。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写齐国强大起来,使各国都来朝拜。这个结果是非常夸大其词甚至是虚构的。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1、先秦历史散文奠定了古代史传散文的传统。史家用记载史实的方式总结历史经验,表达思想见解,他们或在叙事中寄寓褒贬爱憎,或敢于秉笔直书,这种以史见志的精神被后代史传文学作家发扬光大。

2、先秦历史散文把严谨的史笔与生动的文学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达到了真实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3、我国古代的小说与史传文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先秦历史散文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

4、先秦历史散文的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的典范。

诸子散文概说

产生背景

诸子散文是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文章。当时的学派很多,号称诸子百家,他们的文章就被称作诸子散文。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最剧烈的时期。这时周朝的统治早已名存实亡,春秋时的霸主也不复存在。一些诸侯国被兼并了,例如鲁国和郑国。一些诸侯国改变了政权,例如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各国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采取更有效的剥削方式和统治方式,在掀起了变法运动。他们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财富,大力进行兼并战争;为了保全自己,削弱和兼并他人,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活动。华夏民族就在这种大混乱、大变革中走向统一。

这一时期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空前活跃,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其突出表现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又是以士阶层的兴起为背景的。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剧烈变革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贵族等级制度,没落的贵族沦为平民,原来依附于各级贵族的臣仆、奴隶也纷纷取得独立身份,“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始被私人讲学所取代,一些来自社会下层的人也获得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新兴的士阶层就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老子是私人著书与将官府学问传授给私人(孔子)的代表人物。而孔子更是著书立说、有教无类。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那些从事学术文化活动,创立各种思想学说的人。他们著书立说,授徒讲学,形成各不相同的学派。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以及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答案,他们用文章来宣扬自己的学说,并且同其他学派展开论争。这就是百家争鸣。

当百家争鸣开始出现的时候,周天子的权威早已不复存在,多政治中心并存的局面使不同学说得以自由发展。为了争取士的支持,寻找安邦强国的理论借鉴,一些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讲学议论。

齐国在都门外的稷下建立学宫,威、宣之世,稷下学宫发展到千余人,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等著名学者被称作稷下先生,“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齐世家》)。孟子、荀子以及宋銒、尹文等都在稷下从事过学术活动。

发展概况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此外还有名家、阴阳家、兵家、杂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等。儒家的散文有《论语》、《孟子》、《荀子》以及《礼记》、《易传》等等,墨家的散文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和《列子》等,法家有《商君书》、《韩非子》等,兵家有《孙子兵法》等,杂家有《吕氏春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文学性。

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共同编纂的《论语》是语录体,代表了诸子散文的开端。战国中期的《庄子》是诸子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而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则在体式和技巧方面达到高度成熟。

总体特征

关注现实,崇尚理性

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向人们提出了各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春秋以来思想文化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提高了人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动摇了商周时期的天命神权观念。产生于这种背景下的战国散文热切地关注现实生活,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

在百家争鸣中,人们打破了对统治者和传统观念的迷信,敢于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无所顾忌地发表见解。“人人自以为道德矣......皆自以为至极,而思以其道易天下者也”(《文史通义·原道》)。

鲜明地体现了士的独立人格,由此又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作为实践的主体,战国之士按照个人的意愿选择了不同的理想、主张和人生道路,各以自己的理想方式去生活。诸子散文向人们展示了这些风姿各异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主精神和人格力量,作品也就因此而具有浓郁的感染力。

作者在写作时不受任何束缚,各抒己见,不拘一格,他们的个性鲜明地体现在作品中,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风格。诸子散文中,“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郭沫若《十批判书·荀子的批判》)

注重形象,富于情感

注重形象:诸子散文虽然不出历史与学术著作的范围,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学性。作者无论是讲学论道,还是与人论争,都力求浅显生动。他们往往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出发,取譬设喻,寓道理于形象之中。

富于情感:战国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惟说理叙事,而且言志与抒情,表现在形式上,则是大量运用语气词、感叹句、反问句,造成很强的抒情性。道家和《荀子》的散文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行文往往用韵,节奏鲜明,铿锵悦耳。

 
总之,诸子散文寓理于形、情理兼备、文辞富美,极大地增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

后世影响

思想上

A、中国古代各种思想学说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先秦,而这些思想又突出地体现在诸子散文中。

B、诸子散文对后代知识分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更是深远。

文艺上

儒家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家的主观修养,强调文质统一,提倡兴寄讽谏。道家强调法天贵真,反对雕饰,追求得意忘言、物我合一的境界。儒道两家的文艺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骨干。

文学上

在体裁方面,语录体是后代笔记体散文的源头,诸子文中的寓言是古代寓言文学的开端。《庄子》等书的人物对话和铺陈描写,又为后代赋体文学所借鉴模仿。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作家都注意学习诸子散文的创作经验和文章风格。

《论语》

《论语》的编纂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散文集。据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语:社会重要人物的言论,其中包括政治、道德等教育意义。

此书是孔门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的,大约成于战国初年。传到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和古《论语》三种不同的传本。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而编定的,共分《学而》、《为政》等二十篇。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的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由于宋国发生内乱而迁到鲁国。到他的父亲叔梁纥时,家境已经衰落。孔子早年丧父,曾为人管理仓库和牛羊(低级贵族的劳动(六艺中的书和数),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他自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他通过勤学好问,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从三十四岁起,开始收徒讲学。

次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曾向他问政,深表赏识,但未予重用。后来他又回到鲁国,先后担任过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这时鲁国由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大夫专权,孔子对这种局面极为不满,适逢季孙氏接受齐国送来的女乐,孔子便愤然离开鲁国。

从55岁时起,孔子带领弟子到处奔波,先后到过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一直未能奏效。六十八岁时,满怀失望的孔子又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数年后,在潦倒中中溘然逝去,终年七十三岁。

《论语·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思想

政治思想

在政治上,孔子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他对当时的礼坏乐崩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激烈抨击“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臣子的臣子)执国命”的现象,反对各种越礼行为。

鲁国季氏僭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他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强调为政必先“正名”,也就是要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

孔子为什么推崇周礼?

孔子推崇周礼、崇拜周公,向往周公所代表的西周初期时代,天下由乱到治。周公在政治上安定周朝,在文化上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朝的制度。周公有文采,会作诗。同时具有道德,兢兢业业、鞠躬尽瘁辅佐成王,被后人称之为圣人。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太平盛世的代表,是西周礼乐文化精神的代表。礼乐文化精神通过礼和乐来规范社会关系和人的行为,而这种规范建立在自觉之上,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要求社会各界守礼,同时用乐(和邦国,谐万民)的感染作用来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以使产生文质彬彬的君子。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孔子提出这些主张,是由于他看到各国诸侯、贵族以及新兴的实力人物为满足私欲而争权夺利,子弑其父,臣弑其君,篡夺、战乱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灾难。他希望结束这种混乱状态,重新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

关于仁的学说(进步思想)

从“敬天保民”的思想发展而来的“仁”思想。

  1. 仁的含义是“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他极为推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要求弟子“泛爱众”(《论语·学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从仁的原则出发,他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反对过度剥削。弟子冉有为季氏聚敛,他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击之可也。”(《论语·先进》)
    他提倡用文德安抚百姓,反对用暴力掠夺和征服,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反对滥施刑罚,认为“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他主张举贤才。孔子这些主张是对春秋以来民本思想的发展。

  2. 仁同时又是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此,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他提倡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献身,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教育、文艺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提出了不少关于教育问题的精辟见解,例如“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多闻阙疑”(《论语·为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等等。

他重视诗、乐对人的教育薰陶作用,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重视《诗经》的作用。
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阐述了诗歌的社会作用。

他提倡文与质的统一,中和之美。他称赞“《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提出“放郑声”。

写作特点

  1.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集。其特点是浅显生动,言简意赅。

    《为政》篇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学而》篇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 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

    孔子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追求:“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 《论语》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A、比喻。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B、《论语》中还大量运用排比、递进、并列、对偶等修辞手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排比+反问)
    子曰:“大哉!尧舜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其有成功也;焕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排比+感叹)

  4. 在记言的同时,《论语》还记录了一些生活片段。

    如《阳货》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5. 《论语》还善于在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个性

    例如“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侍坐”一章,记孔子听弟子各言其志,通过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思想性格。子路的直率自信、冉有的谦恭有礼、公西华的长于辞令、曾皙的潇洒风度,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孔子的形象尤为丰满、鲜明。

    《论语》虽是语录体,但它在记言中兼顾叙事写人生动活泼,凝练隽永。这种形式对后代笔记、小品一类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墨子》

墨子概述

墨翟(生卒年不详)的生活时代大致与孔子相接,他是战国初期的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做过小手工业者,会制造各种机械。他早年曾学习儒家学说,但后来认为儒家的礼过于烦缛,厚葬服丧靡财害事,于是“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另立墨家学派。

墨家不仅是一个学派,还是一个组织,有其严格的纪律。组织成员要服从纪律,违反纪律会受到惩罚,同时要在经济上帮助组织。其组织主要来锄强扶弱,排难解纷。很像后来司马迁记载中的游侠。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八篇。墨家主张兼爱非攻。
与儒家提倡的仁爱不同,兼爱指不论远近亲疏,都要爱人。而儒家提倡有亲有疏。
非攻的非指非议、批判,即反对当时的不义战争。
这些主张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端而发的,它代表了下层人民减轻剥削、渴望安定生活的要求。

墨家提倡尊天事鬼,用天和鬼压制统治者,不要过于放纵。

写作特点

文体特征

《墨子》保留了语录体的形式,还有不少篇章则已初具议论文的规模。这些作品每篇都有一个反映中心思想的标题,篇中围绕中心思想,逐层展开论述,谋篇布局都有一定之法。《尚贤》、《尚同》等主要篇目的观点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风格

《墨子》的文章重视实用,不求文采,风格平实质朴。

讲究立言依据

墨家还提出以“三表”作为立言的依据。

《墨子·非命上》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另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第一表是指与楷模(古代圣王)相比较;
第二表是反对虚妄不实的东西(鬼神、天人感应等);
第三表其实在讲,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来检验言论的效果。

讲究形式逻辑

同时将此与“三表”结合。
他们善于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和历史事实出发,由小到大,层层类比,进行推理论证。

例如《非攻上》为了阐明“非攻”的道理,就先以常见事物为例: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从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是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去人)人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孟子中有一段与之非常相像:《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以事喻事

例如《耕柱》篇中治徒娱、县子硕问墨子:“为义孰为大务”(义,什么是最重要的?),墨子回答说:“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在《墨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比喻向寓言(比喻的高级形态)过渡的这种痕迹。

《墨子》作为论说散文很有成就,其结构严谨、讲究论说方式,
但是其文学性不强,比较质朴,没有文采。(与其风格有关)

《老子》

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是《庄子》和《孟子》。
在思想上最重要的,当属《论语》和《老子》。(两个最重要学派的开山之作,包含其最基本的思想,对后代影响极为深远)

老子生平与《老子》成书

关于老子的生平,主要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者,楚(原属于陈)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掌管图书典籍)也。

周代官方学术向民间转移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早著书立说的代表人物。


周店简中的《老子》的思想与现存《老子》一书的思想有所不同,比如其中并不批判礼乐。现今学者认为《老子》一书经老子之后,经战国时周太史儋的改写(添加)而成今日所见之《老子》。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老子》与现存书相近。

今本《老子》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二篇。上篇称《道经》,下篇称《德经》,合称为《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则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不分章。

王弼注本:不仅仅从语言上进行注释,并在哲学上进行阐述。

《老子》思想

道的理论

道本义指人走的路,引申为做事情的途径、办法。再引申为人的主张、学说、理想、抱负、原则(儒家常使用的含义)。
而道家所说的道,与之全部不同,代表宇宙的本根。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大德(最高的德)服从于道。道这种东西,是恍惚看不清的。它虽然看不到,但好像又有形象。
窈:非常遥远;冥:非常暗;精:精微且能产生作用的东西;信:真实的东西。
从古到今,它一直存在,它还在观察万物的开端(早于万物产生)。我用道来观察万物。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有一种物浑然天成,先于天地而生。其寂寞辽阔,独立不变。道是老子考察宇宙万物本源时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

道不是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无为。
法:效法、效仿。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种叫自然的东西,而是指一种状态,不受外力干扰的自在自为的状态。(排除人力和神力)(自然界的名字由来与此有关)

道先于天地而生,它浑然而成,恍惚无形,却又独立存在,永不消失,循环运行,永无止息。

道这一概念的出现,打破了神创造和支配万物的传统说法以及天道有知的迷信思想,是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同时它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抽象思辨能力的极大提高。

老子道的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人的思想在此时产生的巨大飞跃,开始用很高的哲学思辨的能力看待世界。

自然无为的思想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同上第五十七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同上第七十五章)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同上第五十七章)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保留着古代风俗的小农经济的社会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楫,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同上第八十章)
 
甘、美、安、乐:意动用法。

老子在提倡自然无为的同时也否定文明的进步,他反对统治者的贪欲,也要求百姓无知无欲。尽管这种主张的出现有其社会根源,但它毕竟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落后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其顺应自然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观点

老子认为事物总是向着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变化是最根本的法则)。他提出了很多带有辩证因素的观点。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
恶:丑的意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同上第五十八章)。

运用这些朴素的辩证观点,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思想。

例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同上第三十六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同上第二十二章)。

他主张经常使自己处于柔弱、谦下的地位,利用矛盾转化的规律,由柔弱战胜刚强,由“不争”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

写作特点

从诸子散文发展的进程来看,《老子》仍属于广义的语录体。它经过了较为严格的加工润饰,完全是对思想主旨的直接阐发。全书八十一章,每章围绕一个中心,加以简略的论述。

精警凝练,言简意赅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浅显明白,要言不烦,但又耐人寻味。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老子》第二十七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譬喻形容,富于形象性

作者常常从习见的事物中引申出哲理,更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深奥的哲理。

《道经·第十一章》房子四周和房顶是“有”,但真正有用的还是“无”(屋内空间)。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作者把许多比喻排列在一起,用以形容和描写某种复杂现象。

例如第十二章连用“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乎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等一系列比喻去形容“古之善为道者”。

文多用韵,句多排比对偶

其文句大体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用韵也不拘一格。

如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斜体为顶真手法)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孟子》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是战国中期的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他的学术渊源与孔门一脉相承。


孟子自称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即他没有见过这位老师,但是内心极为崇拜。

实际上孔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相差百年之余,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门人的徒弟,被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曾经试图从事政治工作,曾经在齐国稷下讲学,颇受齐宣王的礼遇,但是并未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后来也以著书为主。

孔子以整理古代文献为主,但孟子在此基础上还与弟子一同作《孟子》一书。

思想主张

他指责当时的现实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他坚决反对当时的不义战争,认为发动战争的人“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

仁政

仁政的实质是“保民而王”。
先使民众丰衣足食,然后再行教化。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发展了的民本思想

君民关系
他不仅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而且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思想。

君臣关系
在君臣关系方面,他也主张君主对臣下应当尊重:“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他又提出国君之位也可以变置。

臣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臣的古字形像竖立的眼睛。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表示了俯首屈从的意思,本义指奴仆。因为臣与君的关系如同奴仆与主子一样,所以由奴仆引申指官吏。

他甚至认为,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可以进行诛伐。
有一次,齐宣王向他提起汤放桀、武王伐纣之事,并问他:“以臣弑君,可乎?”他回答说:“贼(动词,残害)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 (《孟子·梁惠王下》)
这也是独夫民贼的来历。
当然,这种主张在日后儒家日益被推崇的时代,仍无法被统治者所接受。

据《儒林列传》记载,汉清河王太傅辕固生,因善《诗》而得名,是当时“齐诗”派领袖人物。辕固生这个人好辩,特别好辩一些政治上敏感的话题。他作清河王太傅时,“好辩”产生的影响,仅仅局限在地方。后来辕固生被汉孝景帝调到中央,作汉王朝博士。汉王朝的博士,至少相当于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辕固生好论时事的德性还是没有改,有一次,辕固生与道学黄生,给景帝做历史文化讲座,辕固生扯出了一个话题:商汤、周武是“受命”,还是“革命”?
黄生说:“商汤周武不是受授天命,是擅自变革天命,把国王的命都革了,强行夺得天下,他们的行为是弑君犯上。”
辕固生说:“错,夏桀、商纣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凛然为天下之大害!其时天命已移,民心归于商汤、周武,商代夏、周代商,上顺天意,下应民心,商汤诛杀夏桀,周武诛杀商纣,是受命而行!”
黄生说:“帽子虽破,得戴在头上;鞋虽新,得穿在脚上。上下有别,尊卑有序,桀、纣固然无道,但终是人君、帽也;汤武纵然圣明,但依归于臣下,鞋也。君父有失,臣子不能匡救,反而取代之,不算弑君又为何?”
辕固生说:“如你所说,我高祖取代秦二世,不亦错乎?”
辕固生把他与黄生的争论,居然与本朝的政治挂上了钩!
许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可能不同,理还真是那些理儿。但辕固生没有政治头脑,商汤周武王的话题,哄哄没有文化,不懂历史的普通民众,或许能收宣传之效,但对于一些长脑子的文化人、知识分子,让他们用同一类历史事件,从古代推导现在,可能会捅大漏子!所以景帝发话了:“你们两吃肉时,不吃马肝(马肝是有毒之物,不能食用)会死吗?谈学问又何必商汤(时政)。”
 
《史记.儒林列传.辕固生传》:“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
这也是成语不食马肝的来历。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读《孟子》,当读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句时说:这不是臣子该说的话。遂把孟子撤出孔庙。虽然后来恢复配享,但仍命当时儒臣刘三吾等修《孟子节文》,把《尽心篇》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梁惠王》篇“国人皆曰贤”,“国人皆曰可杀”一章;“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和《离娄篇》“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一章;《万章篇》“天与贤则与贤”一章;“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以及类似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八十五条,不合“名教”的话,全部删掉,命“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只剩下一百七十多条,刻板颁行全国学校。

性善论

也即三字经中所述:“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其中恻隐之心又称作“不忍人之心”。孟子说:“人皆有不忍(意为残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同上)

例如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当然,性善论一直是有争议的。告子、荀子都认为人性本恶。
从学术的角度,这两种都是可取的。
但孟子的性善论,表达了孟子一种善良的愿望。
荀子的性恶论指出,要对人进行教化。
但是,如果被进一步加以引申,则影响堪忧。法家即认为父母、妻子等亲人直接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要时刻提防并制定严酷的刑罚。
从性恶论很容易得出以上的结论,但从性善论更易推导出爱人的主张。

基于性善论,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舜尧”的观点。(“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有这种说法吗)?’孟子曰:‘然。’”《孟子·告子下》)
Mao Zedong(cnblogs的审查也是够了)也在诗中提到“六亿神州尽舜尧”。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Mao Zedong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再进一步的引申,则可得出人人生而平等的观点。
再加上之前所述的暴君人人可诛之的思想,可以得出孟子渴望的社会是什么情形。

重视道德修养

将道家所提倡的“养气”学说(道家主要指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推广到道德层次。

他还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宙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如后世文天祥所作《正气歌》

正气歌
宋代: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正气歌》为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
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1283年1月9日,在拒绝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诱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系写作于北京(元大都),鲜为人知的文天祥祠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是抗元英雄文天祥曾被元朝关押三年的地方。文天祥祠现有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东墙上嵌有诗碑,镌刻着文天祥当年在这里写作的著名诗篇《正气歌》;后殿庭中,有一株向南方倾斜近45度角的古老枣树,就是相传代表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不屈精神的“指南树”。

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自觉地实行仁义之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认为的大丈夫“居仁由义”,即住在仁这样广大的屋内,并走着义这样的大道。
古代的志士仁人很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例如汉代的苏武。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当个人求生的欲望与仁义的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时,孟子提倡舍生取义。他把道德操守置于生命的价值之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以追求更有价值的东西——理想、信念、原则、操守)”(《孟子·告子上》)

可贵的文学见解

“知人论世”(读书的目的)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之为未足,又尚(向上,指往历史上)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读他们的诗书,就要了解他们这个人,就要了解他们那个时代)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读书的目的是尚友千古。知人论世是读书的目的,而不是读书的方法。抱着这样的目的读书,才能使自己不断提升,直到成为书中的圣贤之人。

“以意逆志”(读书的方法)

在阅读作品时,孟子要求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咸丘蒙问道:“俗话说:‘很有道德的人,君主不能把他当作臣下,父亲不能把他当作儿子。’舜做了天子,尧率领诸侯朝见他,他父亲瞽瞍也朝见他。舜见了瞽瞍,神色很不安。孔子说:‘在这个时候呀,天下真是危险到极点啦!’不知这句话真这么说过吗?"
 
孟子说:“不,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是齐国东边乡下人说的话。尧老了,舜代行天子职权。《尧典》上说:‘(舜代行天子职权)二十八年,尧才去世,群臣如同死了父母一般,服丧三年,天下不闻音乐之声。’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没有两个帝王。’(如果)舜当时已经做了天子,却又率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这就同时有两个天子了。
 
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当作臣,我已领教了您的解释了。《诗经》上说:‘普天之下,没有哪里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经做了天子了,瞽瞍却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
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是说作这首诗的人)公事劳碌以致于不能奉养父母。(意思是)说,‘这些没有一件不是公事,却只有我最劳碌’。
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能因为字面的解释而损害词句的意思,不能因为词句的解释而损害全诗的意思;要用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把握住诗意。
如果只拘泥于词句的解释,(那么,)《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了这句话,这就成了周朝没有一个人留存了。孝子最大的孝,莫过于使父母尊贵;使父母尊贵的最高标准,莫过于用天下奉养父母。做了天子的父亲,这是最尊贵的地位了;用天下奉养父亲,这是最高的奉养了。《诗经》上说:‘永远行孝道,孝道就是法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尚书》上说:‘舜恭恭敬敬地去见瞽瞍,谨慎而又畏惧,瞽瞍也就真的顺心了。’这是‘父亲不能把他当儿子’吗?”
 
文:对语言的文饰,即艺术表现的技巧
辞:诗的语言
志:作者的想法
意:读者的想法
逆:揣度,猜测

提倡不要局限于字面的意思,而是用自己的意来揣度作者的志。

孟子要求在阅读活动中正确对待作品的艺术手法,进而建立起作品的文本、读者和作者三者之间的联系。

《孟子》的散文艺术

从形式上看,《孟子》的文章是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起来的,但其中多数章节已形成篇幅较长的对话。其说理之畅达,章法之巧妙,都大大超过了《论语》;加上其充沛的气势与生动的文采,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在先秦散文中,《孟子》的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而为后世所称道

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

正面立论

《公孙丑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是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与人争论

《孟子》中更多的还是那些论辩性的对话,它们更能表现孟子的论辩技巧。

因势利导
在论辩中,孟子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尤其是对统治者)。一次,齐宣王向他问起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不愿意谈,他就巧妙地把话题引到王道仁政上来。他先提起齐宣王不忍以牛衅钟的一件小事,称赞他有仁心,引起他的好感。

进而又批评他虽有仁心却不行仁政,是“不为”,而非“不能”;然后又揭穿他“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并指出,以武力征服天下,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后必有灾,只有行仁政才能无敌于天下,终于引起齐宣王对仁政的兴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迂回战术
他为了批评齐宣王未能治理好国家,就先问他:“大王的臣下有人把妻子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朋友却让他的妻子挨饿受冻,该怎样对待这个朋友?”回答说:“抛弃他。”又问:“法官不能审理好案件,怎样处理他?”回答说:“罢免他。”孟子突然把话题转向治国,问道:“国家没治理好,该怎么办?”齐宣王无法回答,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设问找破绽
有时,孟子先通过设问,使对方在回答中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

在同农家学派的陈相辩论时,他针对其老师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观点,层层追问对方。由于抓住了对方的理论破绽,有破有立,文章具有锐不可当的逻辑力量。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这种宏大的理想为他的作品增添了豪迈的气概、奔放的激情。

弟子公都子问他:“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他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接着便从历史的角度,回顾禹、周公、孔子的业绩,列举现实中“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的现象。

然后指出: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高度的人格尊严

孟子蔑视权贵,鄙薄利禄,在统治者面前表现出高度的人格尊严。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设饮,驰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孟子·尽心下》)

他鄙视浅薄的梁襄王,说他“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其所畏焉。”

他当面质问好战的梁惠王:“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他指斥公孙衍、张仪为“妾妇之道”,甚至骂杨朱、墨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在同人辩论时,满怀着捍卫真理的正义感,因而便能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他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不移每当述及理想,总是激昂慷慨,深情无限。
例如“鱼我所欲也”、“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章,或悲壮,或庄严,或热情洋溢,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此些作品不仅有陵轹(拼音líng lì,欺压,欺蔑)一切的理论力量,而且使读者受到感染。

精彩的比喻和寓言

孟子又以善用譬喻见长。
孟子在运用譬喻的时候,往往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例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的“王好战,请以战喻”,信手拈来。

告子以水喻人性,说“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他立即反驳道:“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书中还有些较为复杂的譬喻,或整段为喻,或整章为喻,或正意喻意并列,或喻言正言互叠,手法丰富多彩。书中的寓言大都篇幅不长,其中很少刻意渲染,但又寓意鲜明,涉笔成趣。如“日攘邻人之鸡”、“揠苗助长”、“弈秋”等,都颇为生动传神。

最为精彩的是《离娄下》中这则故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章,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说)是吃饱喝足才回家。妻子问跟他一起吃饭的都是些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妻子对妾说:“丈夫(每次)出去,都是酒醉饭饱才回家,问是谁跟他在一起吃喝,都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可是,从来也不曾见有显贵体面的人到家里来。我要暗中看看他到底去什么地方。”
 
  (第二天)清早起来,(妻子)便拐弯抹角地跟踪丈夫。(走遍)整个都城,没有谁停下来与他打招呼交谈。最后(他)走到东门城外的坟墓中间,向那些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不够,又四下里看看,到别的扫墓人那里。这就是他天天酒醉饭饱的方法。妻子回去,(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妾,说:“丈夫,是我们指望依靠过一辈子的人。现在却是这个样子。”于是两人一起在院子里大骂,哭成一团。丈夫却一点也不知道,还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风。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
 
齐宣王以王者之尊,竟派人去“跟踪窥视”孟子,孟子当然很有反感,所以一上来就用“何以异于人哉”针锋相对地进行了驳斥。但如果从修养、学问、见识、阅历来看,作为学者的孟轲,当然有“异于人”之处。但这种“异于人”的地方是不怕被人“跟踪窥视”的,问题乃在于根本不应该派人去“跟踪窥视”。所以孟子提出了“尧舜”来同自己相比,意思是说尧舜也不过同平常人一样,何况我孟轲!尧舜是古之圣人,是儒家的理想人物,可见孟子用来自拟的形象是高大的。而下面却讲了一个十分猥琐的故事。意思说,只有龌龊小人才阳一套阴一套,才有被“跟踪窥视”的必要;从另一方面说,只有一个人被怀疑自己是否伪君子时,别人才想到去“跟踪窥视”他。“齐人”的故事一方面对那些追求“富贵利达”的龌龊小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一方面也正是为了孟子自我表白:我不求富贵利达,自然不会做自欺欺人瞒心昧己的丑事,当然无须装成一副伪善者的面孔做给人看。这正是孟轲从反面证明自己是光明磊落的。因此对于前面的话,也就用不着再回过头去照应了。

《孟子》的语言

《孟子》的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歧《孟子题辞》)

文章语汇丰富,富于表现力,往往情态逼真,宛然如见。

文中大量运用语气词和排比、感叹、反问等句式,既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这种语言风格是形成其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孟子》总述

《孟子》是一部值得读的先秦散文,了解当时的知识与儒家思想,孟子也是一部文辞优美的散文,还能使读者获得人格上的熏陶。

战国散文首推《论语》、《老子》,这是先秦时期思想的精华。
而后则是《孟子》、《庄子》,思想和文学成就上均是前无古人,后鲜有来者

《庄子》

庄子其人


《史记》中记载,庄子是宋国蒙地(当时的宋都,现河南商丘)人。


庄子当过漆园吏(负责漆树园,橡胶树),注意吏不是官,吏无法成为官。
官是国家任命的,负责行政事务的人员。
吏是地方官聘任的工作人员。

庄子追求个人自由,不愿意为统治者效力。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肤,以诋批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洗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干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庄子是蒙地人氏,名为周。
庄周曾经做过蒙地漆园小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
他的学识无所不窥,而宗旨归本于老子的学说。
所以他著书十余万字,大多是寓言故事。
所作《渔父》、《盗跖》、《月去箧》,都是用以诋毁孔子之徒,并阐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一类文章,都是空言而没有事实。
然而,他善于作文分析辞句,指称事物切合情状,用以攻击驳斥儒家、墨家,即使是当世的积学之士也难以自行解免攻击。
他的文章汪洋辟阖,纵横自恣,以适合自己的心意,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不能重用他。
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者以丰厚的礼物去迎接他,答应聘他为国相。
庄周笑着对使者说:“千金的确是重利,卿相的确是尊位。
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的牺牛吗?喂养它几年,给它披上锦绣,将它牵入太庙。
当此之时,它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活着,难道可以办到吗?您赶快离开,不要玷污我。
我宁愿在污水沟里游戏自快,也不愿为国君所羁绊,终身不出仕,让自己适意自快。”

另外,他把为统治者效力而获得赏赐比作舐痔溃痈,不愿与这种人为伍。

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出使秦国,秦王赏给他百辆车子,他在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轻蔑地说:“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著述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了庄子的著述: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一书在汉代有五十二篇,但现在仅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一书中不仅收录了庄子的著作,还有其弟子的著作。甚至还有一些疑似掺进去的其他著作,并没有体现道家的思想,如《说剑》,更像一篇纵横家的小说。
现在往往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和杂篇包括庄子、庄子弟子以及其他学派作品。

庄子思想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当今之世,遭受杀害的人尸体一个压着一个,带着脚镣手铐而坐大牢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受到刑具伤害的人更是举目皆然)。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

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

所谓自然,是指天然而成,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

《庄子·秋水》中说:“何谓人?何谓天?”答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穿牛鼻,落(络)马首是谓人。”
天:天然,自然(天然、天真、浑然天成的天也是此意)
人:人为的

他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符合自然的状态。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知乎小人君子。”(《庄子·马蹄》)
党:古汉语中之贬义的派别(党同伐异、党羽、结党营私)
其行填填:肚子吃饱走不快
其视颠颠:走路不看脚下(没有心思)
恶知乎:不知道、不分

在这一点上,庄子和大力提倡仁义道德的儒家截然不同。他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和戕害,它如同骈拇枝指、附赘悬疣,完全是多余的。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率情任性地去生活,“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
庄子认为让人去有制度、有礼节而不是放纵天性,完全是沐猴而冠(汉语成语,拼音是mù hóu ér guàn,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庄子·骈拇》中指出:
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以物易其性矣:都是用性命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避免伤生害性,他主张采取“以无用为用”的生活态度。

《庄子·人间世》中说: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有用之用:对他人对社会的用处
无用之用:对他人对社会无用,但是可以保全自己

对人来说,“以无用为用”就是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求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的功名富贵,一切以全身远害为宗旨。

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A、安命
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
“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
面对人生的穷达祸福,庄子主张采取“安命”的态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注意辨析两个成语:
安之若命,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zhī ruò mìng,意思是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此而甘心承受,出自《庄子·人间世》。
安之若素,汉语成语,拼音是ān zhī ruò sù,意思是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出自《越谚·附论·论堕贫》。

B、齐物与齐论

所谓齐物,就是否定和抹煞事物之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齐物),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齐论)。
齐物要求人们把荣辱得失置之度外,把各种痛苦也置之度外。


庄子以秋毫之末为最大,以泰山为最小;以殇子为长寿,以彭祖为短命。
这是因为庄子认为一切都是相对的。
这是庄子用事物的相对性否定价值判断。

庄子还采用事物的同一性否定价值判断,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因此,他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观点包含着对生命现象和万物变化的理性认识,带来了对生死寿夭的达观态度。
要求人们以理性态度面对各种争端与不幸(人生困境),应该对困境有一种达观的态度。当无法摆脱时,就顺应它。

例如地震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我们应该安然度过地震,而应该认识到我们是无法战胜地震的。如果灾难中丧生或者是残废,应该接受它,即“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把这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称之为“游”。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
“乘物以游心”(《人间世》),
“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逃跑)而皆存”,“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大宗师》),
(“物之所不得遯”是指“道生一”的阶段。)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广垠之野”(《应帝王》)。
(六极:上下、四方,即三维世界)

庄子主张通过“坐忘”、“心斋”等方式,在内心保持虚静的基础上逐渐忘礼乐、忘仁义、忘天下、忘万物,直至堕肢体,黜聪明(聪明指听觉与视觉,耳聪目明的来历),忘怀自身的存在,最终达到一种与大道冥合,与宇宙同在的境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这种境界实际上只是庄子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它缥缈虚无,却又奇幻多彩。

庄子的人生态度中有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成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批判意义,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文人。但庄子为了保全个人的生命和自由,主张完全放弃社会责任,放弃一切人为的努力,对一切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又是非常消极的。

完全按照庄子的思想来,则会让自己无法生存,例如陶渊明。

艺术成就

《庄子》作为诸子散文的一种,本也是表达某种学术与人生的观点。但其与其他诸子散文不同,《庄子》在表达观点时,从个人的生活体验出发,因而充满了感情。而且,《庄子》中采用了很多形象化的写作手法。这就形成了《庄子》散文独具特色的艺术成就。

哲理与诗意的交融

《庄子》是一种诗化的哲学,或者简直可以称之为哲理的诗。
诗不只是写成一行行的东西,也不是只是押韵的东西,
诗最突出的条件与必要的特征是它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

1、《庄子》一书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浓郁的抒情性

《知北游》中说:“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物》)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讽刺监河侯,而是在写自己的遭遇,即遭遇困境,却无人营救。

《庄子》表现了庄子做为一个精神探索者的心灵世界。
庄子经常与观点不同的朋友惠子辩论,甚至在《逍遥游》一篇中讽刺他,但惠子死后,庄子非常悲痛。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
 
这不仅是抒发对惠子(惠施)的友情,也是抒发自己内心的孤独。

闻一多曾经说过:“若讲庄子是诗人,还不仅是泛泛的诗人。”“他是一个抒情的天才。”“庄子的著述,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客中思家的哀呼;他运用的思想,与其说是寻求真理,毋宁说是眺望故乡,咀嚼旧梦。”“他这思念故乡的病态,根本是一种浪漫的态度,诗的情趣。”(《闻一多全集》卷二《古典新义·庄子》)

2、对理想境界的描写与歌颂

《逍遥游》中写大鹏展翅高飞,翱翔于天地之间,展示了一幅宏伟壮阔的图景,文中所写的“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餐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其描写使人的心胸豁然开朗,有遗世独立之感。

《养生主》写庖丁解牛,其动作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如此精妙绝伦的表演,就是作者要赞美的得道的境界。
庄子自己也是这样一个体道者,他追求“与物为春”、“与造物者为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质上是解除束缚而臻于自由的境界,因而带有浓厚的艺术特质。

庄子常常以艺术的态度去去观察和品味人生,善于从中发现诗意。
惠施有一个大葫芦,大得无物可容,庄子就建议把它系在身上当做腰舟,自由自在地浮游江湖;路旁有一棵椿树大而无用,庄子就说:“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他站在濠梁之上,就能感受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由此引出与惠施的一番妙趣横生的辩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这是一种狡辩的态度,但又不完全是狡辩,这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惠施是一种理性的态度,但庄子是一种主观的、诗人的态度。

直至临终前,他还发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的宏阔议论。
这番议论十分旷达,有一种浪漫的态度,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富于诗意的文章。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种物我合一的感受,庄子称之为“物化”。这是庄子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是他那种“与物为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睨于万物”的生活态度的体现。(《齐物论》)

意出尘外的想象

意出尘外:想象与思维超出了尘世之外。
(现代成语意思)尘,是尘世间的世俗的想法,意思是普通人的想法,一般人的想法。意出尘外就是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之外,事情比较奇特,在平淡的生活中一般不容易发生。

1、《庄子》一书向来以奇幻而丰富的想象著称。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庄子善于“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其作品具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特点。

2、庄子大量借鉴了古代的神话传说。

借鉴神话的浪漫精神,展开奇异的幻想和想象。某些抽象事物也被庄子加以拟人化。比如《智北游》,将智慧拟人化。

庄子对古代神化的吸收借鉴非常广泛。除了借鉴楚地神话(昆仑系统神话)之外,还借鉴了新兴的神话(蓬莱系统神话)。
在庄子以前,很少有人如此生动地表现大海的壮观景象,强劲的海风有力地催动了庄子艺术想象的翅膀。

3、庄子的奇特想象又与他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有关。

庄子主张齐物,他经常启发人们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克服“成见”、“成心”,达到精神境界的绝对自由。

秋水: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庄子·秋水》
 
秋雨不停地下,河水上涨,千百条河流都灌注到黄河,使黄河干流大大加宽,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上,相互望去,连牛马都辨认不清。于是乎河神欢欣鼓舞自满自足起来,以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顺河流东行,到达渤海,往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乎,河神开始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态,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对海神感叹说:“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自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的人,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曾听说有人以仲尼之闻见为少,以伯夷之义为轻的人,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这等浩瀚无边,难于穷尽,我若不到你这里来,就糟了,我将长久为深明大道的人所笑话。”海神说:“井里的蛙不可以和它讲大海,因其被所居土井局限也;夏天的虫类不可以同它讲冰,因其被季节所困也;见识偏狭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同他讲说大道,因其为所受教育束缚也。现在你走出河流两岸,看见无边的大海,则知道自己的鄙陋,就可以同你讲说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再大的了,千万条河都流归干它,没有休止之时,而不盈满;从尾闾往出宣泄,没有停止之时,而不空虚;不因春秋季节流入水量多少不同而变化,陆上的旱涝大海没有感觉。大海超过江河的水量,没有办法估量、计算。而我未曾以之为多,因为我从天地那里具足了形体,从阴阳那里秉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为少的想法,又哪里会自以为多呢?约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就象蚁塚在大薮泽中一样吗?约计中国在四海之内,不也就象一粒稗米在大谷仓中一样吗?称谓物类数量叫作万,人只居其中之一;人住满九州之地,凡谷物可以生长,舟车可以通行之处,皆有人居,个人只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万物相比,不也就象一根绒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以禅让相传承的,三王以武力相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贤能之士所操劳的,完全都在这里了。伯夷辞让以博得好名声,仲尼谈论以显示博学,这种自满自足,不就象你以前自夸黄河之水为多一样吗?”
 
克服成见、成心的束缚,从宏观的角度观察问题。把人的精神带到一个广阔的空间,使人的思维空间扩大,精神豁然开朗。

庄子同样用这种宏观目光去观照现实。

《则阳》中写魏王欲发兵攻齐,惠施请戴晋人来劝谏他,戴晋人向魏王讲了一个故事:“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庄子·则阳》)
 
奇特的寓言,把人间比作蜗牛角上的国家,把战争说成微不足道的事情,以宇宙的角度看人间的问题,人间的纷争就非常无聊没有意义,这表达了庄子的一种奇特的思维方式。

《庄子·天下》篇称庄子“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觭:指学术上的偏执。
正是庄子奇诡玄奥的哲学思想和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有力地激活了他那葱茏的想象力,构成了全书恣肆闳丽的艺术特征。

异采纷呈的寓言故事

庄子是一位杰出的寓言大师。寓言在他的书中占了很大比重。庄子大量运用寓言进行创作,有着明确的目的。
运用寓言说明问题,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道理很深奥,难以用寻常的语言进行描述
老子也认为:“道可道,非常道。”

《天道》篇中有一则寓言:一个制造车轮的匠人把桓公读的古书称作古人之糟粕,他以制作车轮为例,说自己砍制车轮时,斧子下得慢了,凿出的孔就大,幅条插在里面就不牢固;斧子下得快了,凿出的孔就小,幅条就难以插进去。要做到不快不慢,只能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难以用语言表达。

仿佛有规律在其中,却无法讲给自己的儿子听,儿子也无法得到其中的奥秘。因此,匠人年已七十,却还只得亲自动手。他据此推断说,古人和他们的难以言传的思想精微都已死了,君王所读到的,也就只有古人的糟粕了。

注意
庄子与其他诸子散文不同,其他诸子散文往往是偶尔使用寓言帮助说明道理。而庄子并不直接说明道理,而是只讲寓言
因此,寓言在庄子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成为庄子表达哲学思想和人生体验的主要手段,是庄子构建其理论大厦的基本材料。如果抽掉庄子作品中的寓言,那就如同从一幅图画中抽去线条和色彩,作品本身将不复存在。

庄子寓言往往具有浑沌、恍惚的特点,意蕴丰富,难于确指。他在运用寓言时往往不把寓意点明,而是让读者去“得意忘言”。这样,人们就可能在原有的寓意之外,领悟到更为丰富的内涵。

例如“庖丁解牛”的寓言,庄子用来说明养生之理。有人认为这是庄子在传授如何避开矛盾保全自己的处世之方。还有人从中总结出办事必须掌握规律和熟能生巧的道理。读者之所以见仁见智,就在于庄子这种无心之言的丰富内蕴。只有文学作品才能有这样的魅力。

《庄子·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庄子》的寓言独以叙事精彩见长。其中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细致逼真的描绘,能以生动的形象和意趣去感染人、征服人。作者非常讲究叙事技巧,努力造成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

《达生》中写吕梁(神话传说中的大山)丈人蹈水(游泳):
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说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

洸洋自恣的文章形式

洸洋:水无涯际貌。比喻言辞或文章恣肆放纵。

《庄子》散文的章法自由灵活,变化多端
有些作品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篇章结构(如内篇七篇),还有的作品仍保留了对话体的特点,篇中通过一些相对独立的段落,从不同角度表达相对集中的观点。庄子不屑于按固定的程式去组织文章,而喜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

他常常连缀多则寓言与对话,而故意将行文线索隐蔽起来;文章跌宕开阖,曲折有致,段与段之间似断实连。不仅一篇之内起伏变化,篇与篇之间也变化多端(还相互呼应),各不相同。

庄子是个卓越的语言大师,他对文学语言的运用纯熟自如,精采传神
例如《齐物论》中描写“地籁”的那段文字,对自然界中各种孔窍的形状及其在风力吹动下发出的不同声音,作了体物入微的描写,真可谓绘形绘声,其词汇之丰富,变化之奇妙,向来为人所称道。

庄子特别爱用新颖奇特的词汇,如“嗒焉(tà yān,沮丧的样子,原指形神解体,物我皆失,后多形容懊丧的神情)”、“苶然(nié rán,疲惫貌,或形容衰落不振)”、“听荧(亦作“听营”、听莹”,惶惑)”、“时夜(指鸡)”,还有一些虚构的稀奇古怪的人名、地名等等,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陌生化)。

庄子所用的句法也灵活多变,独具风韵

例如《齐物论》
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光语言就让人眼花缭乱。

庄子的文章又常常用韵,造成铿锵悦耳的节奏感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战国诸子中,“文辞之富美者,实唯道家”,而在道家之中又当首推庄子。他那古今独步的文笔不仅陵轹于战国诸子之上,而且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庄子·逍遥游》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人谓之(chū,臭椿的意思)。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匠人不。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故意选用合起口来的韵来记述惠施所言,以追求一种幽默感。
与之类似的还有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荀子》

《荀子》与《韩非子》都是战国晚期的散文。

荀子生平与《荀子》编订

荀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十五岁时,到齐国稷下游学,齐襄王时,成为稷下先生中最有声望的人物。他曾到过秦、赵两国,但其主张都未被采纳;后来去楚,楚相秦申君任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他也被废弃,从此一直家居兰陵,以著述终其一生。

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荀子》一书共有三十二篇,是汉代刘向编定的,原称为《孙卿书》、或《孙卿子》。一般认为,书中前二十六篇为荀卿自著,《大略》以下的六篇是门人纂辑的荀子语录。

荀子的思想比较特殊,其弟子中有些是法家的著名人物(如韩非和李斯)。

荀子的思想

他站在儒家学派的立场上,其思想有一些新的特点。在政治上,荀子既尊崇礼义,又提倡法制。

荀子与孟子的真正分歧在于他的性恶论
他特别强调通过学习,接受礼义教化,以成为“积善成德”的君子和圣人。在这一点上,他又与孟子殊途同归。
荀子称善为“伪”,但必须注意并不是说认为这是虚伪的,而是说这是人为的,需要后天学习来养成(积善成德)。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天道有其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和道德而改变,同时,天也不能干预人事,治乱祸福的原因全在于人的自身行为。他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并且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的这个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不能过度夸大,过分强调这种思想,容易走向极端。

荀子还有一些重要的文艺见解,强调一切言论都应以礼义为准,以圣王为师,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为后代“明道”、“宗经”、“征圣(圣,指新生,即当代圣人,荀子认为是当权者)”的文学观开了先声。他肯定了音乐的巨大感染力量,同时他又大力提倡雅声,其观点对儒家文艺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荀子的主观意愿是好的,但过度强调这种观点,容易束缚文艺的发展。
法家限制文艺发展,利用国家力量管制文艺,焚书坑儒的源头可以从荀子这找到。

《荀子》的写作特点

  1. 《荀子》的散文已发展为完整而详密的鸿篇巨制。每篇有一个揭示全篇主旨的标题,篇中围绕中心观点,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其构思之缜密、结构之严整、论证之周详,条理之明晰,都是前所未有的。

    例如《劝学》篇,一开始便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接着又分段论述学习的正确态度、学习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以及学习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归结到学习应持久专一,以达到全而粹的最高境界。每一段内部又围绕一个分论点条理分明地展开论述。

  2. 荀子还发展了驳论文体。他常常在文中先列举一个反面论点,然后旁征博引,反复辩驳,最后标明自己的正面观点。像这样严谨周密的驳论文章,在荀子之前还没有出现过。

  3. 《荀子》的另一个特点是淳厚渊雅,文采斐然,带有浓厚的学者气。其文风平易朴实,亲切自然。荀子也善于运用比喻阐明道理,他喜欢对同一样象反复譬喻。荀子重视修辞,其作品辞藻繁富,句式整齐而多变。

    例如《劝学》中这段话: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巧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4. 荀子不用寓言故事尤其是离奇古怪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只使用比喻。因为荀子是面向学生在授课,不讲那些荒诞的东西。

总之,荀子的文章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从而标志着我国古代论说文走向了成熟。

《成相》和《赋》篇

《荀子》书中还有两篇韵文——《成相》和《赋》篇,它们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作品,是韵文(韵文是以押韵方式写成的文体或文章)。《成相》共有五十六节,每节采用三、三、七、四、七的句式,除第四句外,每句都押韵。

如其中一节: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

《赋》(赋是一种文体,标题可能是后人所加)篇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有十篇作品,现在仅存《礼》、《知》、《云》、《蚕》、《箴》五篇,后面还附《佹诗》两篇、《小歌》一篇。
这几篇赋用隐语(猜谜语)的方式,假托君臣问答,铺陈描写了不同的事物,文句以四言为主,间节杂散体。很有趣味,一问一答。汉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例如《箴》: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家。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纵,又善连横。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始生巨,其成功者小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雅?头銛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么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

《韩非子》和李斯散文

韩非生平与《韩非子》

韩非(?—前233)韩国人,出身于韩国宗室(与韩王同姓),曾和李斯一起就学于荀卿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
他力主修明政治,变法图强,著《孤愤》、《五蠹》等十余万言。(韩王没有采纳)
书传至秦国,秦王嬴政大为赞赏,急发兵攻韩,迫使韩王送韩非入秦。

但韩非入秦后,因李斯等人作梗,并未受到秦王信用。后来又由于李斯、姚贾的谗毁而下狱,被李斯用毒药害死在狱中。据《韩非子》中韩非曾与棠溪公对话,而棠溪公又与韩昭侯同时来推断,韩非死时大约六十多岁。

《韩非子》一书现存五十五篇,可以看作韩非个人的作品集。《韩非子》一书是战国末期的诸子散文代表,是个人有意识写作的论说文,与早期孔子的述而不作不同,与中期孟子、庄子以记录自己言论为主,也有部分篇章是有意识写作也不同。与战国前期的语录体,战国中期的对话体均有很大的不同。

但书中除了《说难》、《五蠹》等篇外,多有后人窜入的文字。还有的篇目如《初见秦》等,显然不是出自韩非之手,作者为谁,难以确定。

韩非的思想

法家出现的时间很早,战国中期的商鞅、申不害均是法家人物,齐国的稷下先生中一些人物也有些法家倾向(如《管子》中也体现了部分法家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依法治国,富国强兵),吸收了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说(黄老学派是战国后期的一个道家学派,打着黄帝的旗号著书立说,另外也推崇老子的学说),并进一步加以发扬,提出一系列的法家的思想主张,建立了一个适应统治者需要的思想体系。

韩非早年向儒家学派的荀子学习,但他并没有继承儒家学派的思想(如仁爱、礼乐等基本思想),反而加以反对,是与儒家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派。

  1. 法家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实的就是最好的,统治者就是正确的,一切以统治者的意愿为准。

    基本出发点与立场:肯定现实中统治者的所作所为,站在现实中统治者的立场上替他们说话。
    这个立场曾在20世纪被人吹捧(批儒平法,WenGe期间),认为法家站在新兴的地主阶级立场上,代表了历史的进步潮流,反对复古倒退,主张变革。
    这是一种只看表面不看实质的评价。
    问题的实质是,法家之前的各种学派之所以提出自己的主张(例如儒家,提倡周礼,向往西周,提倡仁爱,克己复礼),是因为其对现实(臣弑其君,子弑其父)不满,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得不到好的命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回到(西周那样)天下太平的局面,因而需要借助西周以来建立的一整套礼乐制度。当然,他们并不是原封不动的要回到这种局面,而是有自己的理想(仁爱、仁政)。他们有理想,用自己的理想否定现实,并企图改变现实。虽然在现实中不得志处处碰壁,但仍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顽强地为理想而奋斗,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会为了社会追求而伤害自己的生命,但是其对社会现实也是厌恶的。道家也希望改变现实,回到远古时代,一切顺应自然,人人淳朴、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政府与法律条令、自得其乐的时代,他们也用这种理想来抨击现实。如老子,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指统治者对老百姓征税太多),是以难治。

    法家也提出了一些使国家富强的思想,但是其目的是为了征战他国。如《五蠹》。韩非坚决反对仁义礼乐和各种纵横游说,主张对儒家、游侠、纵横家、工商之民、依附权门逃避兵役的人予以严厉打击。站在极端功利主义的立场上,他把言辞辩说和文采雕饰都看成华而不实、虚而无用的东西。法家不仅认为文学无用,还认为自由发表言论会扰乱国家的政治,主张严格控制人的思想,严格打击各种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人。(焚书坑儒)

《五蠹》洋洋洒洒五千余言,根据古今社会变迁的实际情况,论述政治的合理性,指责当时的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的人)、工商者是无益于耕战而有害于社会的五种蛀虫,应把它们除掉。从而表现作者重视耕战(农业和军队),除五蠹的思想。文章纵谈古今,善于用浅近的事物来阐述深刻的道理,逻辑谨严,分析透彻,笔锋犀利,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战斗性。特别是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在痛斥“五蠹”的同时,还抨击了时政,并从正面提出了重文尚武、以法治国的主张,是十分可贵的。但是,韩非把少数“圣人”的功绩视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把广大人民说成是屈服于权势的顺从者,这是不正确的,具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读者阅读时应予注意。

  1. 法家的价值观与纵横家接近,与儒家(仁义)、墨家(兼爱)、道家(自然)均不一样,法家主张将利害。

    韩非认为,自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都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2. 在政治上,韩非提出法、术、势三者并用的主张。

    法即国家“编著于图籍”的法律条文。韩非主张执法要严;要信赏必罚。术是君主驾驭臣下的手段,它藏于胸中,变化莫测。势指君主的权势地位。韩非大力鼓吹君权至上,主张用权势和权术来控制臣下。

韩非的历史观和法制思想在当时(孤立地看)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其整个思想体系在本质上是极端的封建专制理论。这种极端主张难以持久地实行,它的倡导者也往往难免悲剧性的结局。社会的发展要靠人类进步的理想,要以人为本,要以劳动者为本,爱护劳动者,保护生产力。

玩火者必自焚,害人者必自害

写作特点

  1. 《韩非子》突出特点是犀利峻峭。

    法家人物大都以严刻寡恩、敢于直言著称,韩非尤为如此。他总是以冷峻严酷的目光去剖析现实,大胆暴露各种人物的思想行为;敢于毫不掩饰地发表真实见解,有一种激切凌厉之气。

    例如,《备内》:主张君主不仅要防备外部的敌人与百姓,还有防备内部的亲信。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忄敖)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于子以成其私,故李兑傅赵王而饿主父。为人主而大信其妻,则奸臣得乘于妻以成其私,故优施傅丽姬,杀申生而立奚齐。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且万乘之主,千乘之君,后妃、夫人、适子为太子者,或有欲其君之蚤死者。何以知其然?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语曰:“其母好者其子抱。”然则其为之反也,其母恶者其子释。
     
    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妇人,事好色之丈夫,则身死见疏贱,而子疑不为后,此后妃、夫人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唯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此鸩毒扼昧之所以用也。

    在《八奸》中,韩非逐条列举了内奸篡夺权力的种种手段;在《说难(说shuì,游说的意思;难nán,困难;说难,即游说的困难)》中,他细致地解剖了人主的种种隐秘心理。这些地方,都表现了韩非烛幽洞微的观察力和直言竭论的风格。(可怕的洞察)

    韩非认为,人主为龙,人可以驭龙,但龙有逆鳞,不能触碰,其最终的目的是狎(驯养)而骑之,即利用人主实现自己的目的。

  2. 韩非子的另一个特点是论证严密,无论是内在的逻辑关系,还是外在的结构形式,都严谨周密,具有令人折服的力量和气势。

    韩非在文中先提供充分论据,从中引出论点,再转入下一层分析,环环紧扣,直至讲完全部论点。如《五蠹》。

    韩非也善于先提出问题,再展开细致分析,然后加以总结。韩非尤为擅长驳论,他常常在文中先标举对方的观点,然后指出其逻辑上的荒谬,严加驳斥。它们虽无剑拔弩张之势,却如同老吏断狱,能够切中要害,鞭辟入理。

  3. 《韩非子》中有大量的寓言和故事,大都平易朴实,短小凝练。

    作者以此作为论证手段,总是在故事之外点明寓意(与庄子不同),具有幽默冷隽的特点。这些寓言犀利峭刻,善于鞭挞世态人情。

    例如《内储说下》这段故事:《内储说》是寓言故事集。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又如《说林上》: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恶,而罪恶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恶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4. 《韩非子》的文体丰富多样。

    有正面论述的长篇大作;有自由灵活的驳难之体;有抒情性较强,类似杂感的短文(如《孤愤》);有近于后世解经之作的《解老》;有如同笔记的《说林》;还有韵文。

李斯散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后入秦,向秦王献统一六国之策,拜为长史、客卿。
在文学方面,他也是秦代唯一有成就的作家。他在秦王政十年写的《谏逐客书》,是先秦散文的名篇。

《谏逐客书》: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而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语言是散体(一种不要求词句齐整对偶的文体。与“骈体”相对),但其中有排比,有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

秦朝建立之后,李斯官至廷尉、丞相,为秦朝写了不少述颂功德的碑文。秦二世时,赵高专权,李斯感到地位不稳,于是写了《论督责》。他还有一篇《狱中上书》是受赵高陷害而下狱时的自明冤屈之作。
:《论督责》、《狱中上书》已经属于秦汉文学,非先秦散文。

《狱中上书》: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才,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兵甲,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恶二矣。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而死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事实上,《狱中上书》没有能起到打动秦二世的作用,反而加速了李斯的死亡。

先秦散文至此结束。

楚辞与屈原

楚辞的产生

楚辞是战国后期产生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西汉时,九江被公被召入朝中,为皇帝朗诵楚辞(楚辞需要用楚地方言朗诵)。
之所以称之为楚辞,是由于这类作品产生于楚地,它的创始人屈原以及后来的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均为楚人。楚辞,就是楚地之辞的意思。辞,意为文辞。

后来汉代人竞相仿作这类作品,也都称为楚辞,于是楚辞便成为特定诗体的名称。
西汉成帝时,刘向在前人纂辑的基础上,集录屈、宋诸作及后人模拟(刘向自己也写了一篇)之作为一书,名为《楚辞》,东汉王逸以此为基础(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作品)编写《楚辞章句》,于是《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与《诗经》并称。

楚辞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兴诗体,是它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与《诗经》不同,《诗经》多为四言,且被统一为北方语言(国风中有各国语言所作,后被统一整理)。

宋人黄伯思在《翼骚序》中说:“屈原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楚辞和《诗经》的区别还在于它是不歌而诵的。因此,它在汉代又被称作赋。这是因为赋的特点也是不歌而诵。

注意:在楚辞出现之前的配乐歌唱的楚地民歌,与楚辞出现后以楚辞形式创作出的歌唱作品均不称为楚辞。后者被称为楚歌。

例如:《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在有了《诗》以及楚国人也学习《诗》的基础上,为什么还会产生楚辞呢?

与楚文化的背景有关。

楚国特殊的历史

楚辞的产生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它是独具特色的楚文化的结晶,与楚国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
楚这个民族,是北方的。例如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即颛顼,是皇帝的后代。楚国本是夏朝的附属国,由于商汤灭夏,夏的各附属国四处流窜,楚向南迁移至汉水流域,后又进一步南迁至长江流域(大江南北)。
周成王时,周人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都丹阳,故《左传》中称之为楚子。
东周平王东迁后,楚国日益强大。
周桓王十六年,楚君熊通称王,其统治势力逐渐到达黄河流域。
而后,秦国阻挡了楚国继续北上,并使用一些欺诈的手段,不断削弱楚国,最终将其灭国。
楚人充满了复仇之心,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
推翻秦朝的人大部分属于楚人,如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

楚文化

楚文化的特点

  1. 楚国将北方华夏文化带到了南方,并在南方独立发展。
  2. 在不断北上的过程中,又和北方文化不断接触。
  3. 因此,楚文化不仅大大吸收了北方文化,还具有自己的地方色彩。

楚文化的核心

  1. 价值观与民族精神。
    楚国是北方人到南方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荒、创业,在周边都是土著民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具有其顽强的精神。

  2.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由于楚人受到北方民族的歧视(认为其是南蛮),楚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刻苦、发奋、爱国。

  3. 楚人大量吸收北方文化。

    楚国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也从未中断,楚国一直在接受和吸收中原文化。春秋时期,楚国贵族就熟习《诗经》等华夏文化经典,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纵横游说之风更是在文化上把楚地和中原连在了一起。楚辞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例如:重耳出亡路过楚国,楚王与之对话。

  4. 楚地有着浓厚的巫文化传统,那里的风俗信巫鬼,重淫祀(不按规范乱祭祀,比如这有座山修庙祭祀山,有传说就祭祀传说中的神)。

    《九歌》就是楚国巫风祭祀的歌舞,屈原将它加工改编成楚辞。

    这种信鬼祀神而崇奉巫风的习俗,催发人的想象力,产生一种浪漫的文学,也极大地影响了《离骚》等作品的抒情方式和内容,为楚辞增添了浓郁的浪漫色彩。

  5. 楚地艺术讲究感官之美,色彩绚烂、图案丰富,五音繁会。

  6. 楚地的民歌和音乐也别具风韵。

    早在春秋时期,这些作品便被称作“南音”、“南风”而表现出与北方音乐不同的特色。从保留在古籍中的一些楚地民歌来看,这些作品句式参差错落,音韵清切,句尾多用“兮”字,已具有楚辞艺术形式的一些基本特征。它们是楚辞的直接源头。

  7. 楚国地处南方,温暖湿润,山川秀美,物产富饶。楚人的语音和方言更与北方有较大区别。

    楚地的物产和语言为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奠定了基础。大诗人屈原在上述基础上,经过天才的艺术创造,使楚辞这种光耀千秋的新诗体,出现在楚国的大地上。

屈原的生平

由于屈原在离骚中写道: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因此,屈原的生辰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出来。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楚王同姓(前代楚王有一支封至屈地,改性屈)。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在楚怀王时曾任左徒,颇受信任,“入则欲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又曾任“三闾大夫”(负责王族的教育)之职。

在内政方面,他主张变更法令;在外交方面,他主张联齐抗秦,曾出使齐国促成合纵。但怀王竟听信谗言而疏远了他。后来迫于无奈,怀王招回屈原,让他去齐国修复关系。屈原归国后也被流放于汉北。屈原既疏,群小得势,楚国政治日趋腐败。

怀王前296年囚秦而死。顷襄王继位,屈原受到令尹子兰、上官大夫等人谗毁,竟被放逐于江南。楚国政治更加黑暗,国运危殆。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顷襄王仓惶出逃。眼见国土沦亡,生民涂炭,屈原忧愁幽思,在万分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作品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有作品二十五篇;王逸《楚辞章句》,标明“屈原之所作”者为《离骚》等共二十四篇。(但仍有争议)
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和《招魂》二十三篇,是屈原所作,《远游》、《卜居》、《渔父》、《大招》等,是后人之作。

《离骚》

篇名与创作背景

《离骚》约作于怀王末年屈原被放逐之后。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王逸则把“离骚”解释为“离别的忧愁”。今人游国恩认为“离骚”就是楚国的乐曲《牢商》,其含义则是“牢骚”。

《离骚》的内容

《离骚》全诗共370多句,2400多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诗人自序身世、现实以及因参与政治革新而受谗被疏的过程,抨击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后一部分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诗人被疏之后的不懈求索和最终选择。

《离骚》的内容有下列三个主要方面:

  1. 一是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

    这种理想就是实现“美政”。屈原的政治思想接近于儒家,他主张效法历史上的圣君贤相,励精图治,举贤授能,修明法度: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2. 二是表现屈原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不懈努力,以及因此而遭受的打击,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惟夫党人之俞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3. 三是表现屈原坚贞洁白的品质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陛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何方阛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虽体解吾犹为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就在“吾独穷困乎此时”的逆境中,仍展开了苦恋般的求索,上叩天阍,下求佚女,又请巫咸降神、灵氛占,为之指示出路。最后,眷恋故土的感情战胜了去国远游的打算,他决定留在楚国,以死来殉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成之所居”。

《离骚》的艺术成就

  1. 《离骚》是诗歌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

    在《离骚》之前,《诗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其不是浪漫主义的。

    1. 浪漫主义的手法。

      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和幻想,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驱使各种神话形象、历史人物、禽鸟花草,纷至沓来,构成了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光怪陆离、奇幻缤纷是在《诗经》中见不到的)

    2. 浪漫主义精神。

      《离骚》用理想化的方式大力表现诗人的理想,全诗始终充满如同火山爆发一般的激情。将现实生活理想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异常芳洁高大,从精神世界到外表服饰都带有理想化的特点,远远高出于世俗之上。

  2. 《离骚》中广泛运用了比兴手法。

    与《诗经》相比,这种比兴手法又有了新的进步。

    《诗经》里的比往往是以物比物:“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或者是以物比一种抽象化的东西:“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屈原使比不再局限于以物比物,兴也不仅仅用于作品的发端。
    他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品质和志行,诗中的比兴带有普遍的的象征意义,“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逸《楚辞章句》)。

    诗中大量“引类譬喻”(用一类事物比喻另一类事物),使比兴的意象互相联系,各成系统。例如他用香草上比喻忠臣之士,用“滋兰”、“树蕙”比喻培育人才,又用“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比喻人才变节;用臭恶的植物来比喻小人;用佩戴香草比喻修养自己的品质;
    他用驾车来上比喻治国,用“来吾导夫先路”比喻自己愿做政治革新的先驱,用“路幽昧以险隘”比喻国家形势危殆,用“恐皇舆之败绩”比喻为国家前途担忧。

    这种比兴手法引起了后人的高度重视和模仿,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香草美人”与“求女”的传统。例如曹植的《美女篇》,唐诗中的《南国有佳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3. 《离骚》是屈原所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

    《离骚》篇幅宏伟,在抒情中带有叙事的成分,如同诗人的自序传。诗的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比《诗》中的四言诗更富于表现力。诗中运用了大量语气词(尤其是句中和句尾大量运用了兮字),造成了蝉联不绝,一唱三叹的韵味。

楚辞又被称为骚体,或骚。在文学史上,诗骚并称。

《九章》

《九章》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作品的总称。它们不是作于一时一地。《桔颂》最早,是屈原在年轻时代所作;《惜往日》、《悲回风》和《怀沙》是屈原晚年的作品,《怀沙》可能是屈原的绝笔作。

《九章》其内容和《离骚》大致相同,表现了诗人的理想、情操及在不同时期的生活遭遇。但诗中想象、幻想和神话的成分较少,比《离骚》现实性更强。当然也有一些风格接近《离骚》的作品,如《涉江》。

《九章》中的作品以《桔颂》最早,是屈原在年轻时代所作。此诗用拟人手法,以桔自喻,托物抒怀: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白肉,类可任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有其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象兮。
 
 
可以看到屈原年轻时期的志向与追求,也是文学史上较早的咏物之作(《诗经》中无这样全篇咏物)。

其它八篇作品作于屈原的不同生活阶段。诗人采用纪实与直抒胸臆相结合的写法,倾诉了炽热的爱国激情,造成了跌宕起伏,悲慨淋漓的情韵。

在《哀郢》中,他描写了郢都被秦军攻战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在《怀沙》中,他悲愤地揭露楚国的腐败局面,批判丑恶腐朽的“党人”:

“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同揉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在《抽思》中,他抒发了被流放的苦闷和对郢都的怀念: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在《涉江》中他表达了坚持理想,至死不变的坚定信念:

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歌》

《九歌》本是远古的乐曲名,是夏朝的歌曲。楚人将《九歌》带到楚地,屈原的《九歌》是在楚地祀神歌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楚人好淫祀,原楚地祀神《九歌》的语言和表演形式也有些粗俗,因此屈原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十分优雅。

它包括《东皇太一》(祭祀最高的天神太一)、《东君》(祭祀太阳)、《云中君》(祭祀云)、《湘君》、《湘夫人》(两者祭祀湘水之神)、《大司命》、《少司命》(大司命掌管人的寿命、少司命掌管子嗣)、《河伯》(祭祀黄河,这是淫祀的表现,因为黄河不流经楚国,按照周礼,诸侯应该祭祀境内的名山大川)、《山鬼》(淫祀的表现,写的是山中巫山女子)、《国殇》、《礼魂》11篇作品。《礼魂》是送神曲,《国殇》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其余9篇,各祭1位天神地祗。

《九歌》与《楚辞》的其他作品相比,它是“歌”,需要歌唱且舞蹈表演。所以《九歌》不能称之为赋。
《九歌》带有浓厚的宗教情调,普遍采用有男女巫觋扮作神祗和迎神者,互相唱和的形式,如同生动的歌舞舞剧。
其中有隆重热烈迎神场面,有对神的礼赞和歌颂,更多的是写男女神祗之间的爱慕和思念,实际是笼罩着宗教面纱的人间恋歌。

《九歌》的语言优美隽永,风格清丽绵邈(带有南方民歌的特点),深婉曲折。
诗中善于表现主人公深邃复杂,缠绵细腻的感情。
如《山鬼》中写女主人公精心妆扮,伫立于山颠,等候恋人,时而自信,时而怨恼,时而猜测,时而狐疑,时而感伤。诗中把她那种起伏不定,疏忽变化的思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哀怨忧伤的情调。

《九歌》中还常常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感情,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
例如如《湘夫人》中这样描写湘君等候湘夫人的情景: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余。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可能是对唱)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九疑宾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帝子:指湘夫人(尧的女儿)
 
楚地神话中,湘夫人是尧的女儿,嫁给了舜。舜南巡死于九嶷山,娥皇女英去寻找舜,变成湘水的女神。但是《湘夫人》中并没有把湘君写成舜的样子。

《国殇》慷慨激昂,与《九歌》中其他作品不同。

《少司命》中写道: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中最好的作品:《湘君》、《湘夫人》、《山鬼》、《少司命》。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天问》与《招魂》

《天问》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后,相传他走进楚国先王之庙和公卿祠堂,见到壁上所画的天地山川、神灵鬼怪及古代圣贤的故事,于是援笔发问,以抒忧泄愤。
诗中共提出170多个问题,涉及自然和历史,其中涉及很多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的怀疑批判精神和深沉的忧国情绪。
《天问》为我们保留了很多现今已失传的神话传说,当然其本身是为了表达对于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招魂》有人说是宋玉之作,但现在多数人认为,这是屈原在楚怀王客死秦国之后,为他招魂而作。
诗中用巫阳的口吻,述说四方上下如何可怖,楚地如何美好,呼唤魂兮归来,表现了诗人对楚国的热爱。
《招魂》开创了新的形式,诗的首尾用骚体,中间主要采用四字句,隔句用语气词“些(suo)”结尾,按照方位,层层展开铺陈描写。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四字句的语言形式,与汉赋十分相近。

屈原的影响

有人认为,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写诗的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时代。
诗歌创作形成一种独立自觉的意识,一个人全力去作诗甚至以诗著称,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诗人,屈原是当之无愧、前无来者的。
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屈原之前,并不是没有留下名字的诗人。
例如,《诗经》中很多作品都是特意写的而非民歌,甚至有些还又名可考。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屈原崇高的品质、伟大的人格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作家。

    追求光明、修养品格,特立独行、追求理想,热爱祖国,在困境中不改变自己,不苟和于流俗。

    屈原精神

    杰出的文人在遭受挫折时,往往联想到屈原:
    贾谊:《吊屈原赋》
    司马迁:《屈原贾谊列传》,以屈原自比,大抒其情。

  2. 屈原是楚辞的伟大奠基者。

  3. 屈原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

    《诗经》不是浪漫主义的,散文中除了《庄子》也很少有浪漫主义气息。

    继承了古代神话的浪漫传统,开创了我国真正的浪漫主义文学。

诗骚并称

宋玉与《九辩》

宋玉

屈原之后,楚国又出现了宋玉、唐勒、景差等楚辞作家,他们都在屈原的影响下进行创作。其中成就最高并有作品流传至今的是宋玉。唐勒、景差的作品也在出土文物中发现。
他在楚襄王时做过小官,但很不得志,曾作《九辩》以寄意。其写作受到屈原的影响。

《九辩》

《九辩》是模仿《离骚》的自序性长篇叙事诗。
它原来也是古乐曲名,宋玉以之名篇。全诗共255句,借悲秋抒发了“贫士失职”的不平,饱含着抑郁悲愤之气。诗人抨击当权者贤愚不分,揭露溷浊黑暗的现实,同时表示要以节操自守:“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

《九辩》在艺术上有新的开拓。
诗人采用借景抒情的方式,把人生失意的悲凉同萧瑟惨淡的秋景融合在一起,造成了凄怨感伤的艺术氛围。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昆鸡啁哳而悲鸣。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与屈原的辞相比,其更像散文。
《九辩》中借鉴了《诗经》的典故,而其自身也在日后成为典故。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衰飒的秋容、寂寥的秋天、凄清的秋水以及秋虫秋鸟的各种活动,无一不牵动着人们的愁肠,引发出主人公飘泊羁旅,老大无成的悲慨。
《九辩》的悲秋主题和借景抒情手法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传统。

宋玉的赋

宋玉又是文学史上最早的赋家,《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和《对楚王问》等作品在内容上和艺术上都很有特色,对后人的作品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们在赋体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风赋》

《风赋》开篇写“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人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随后,在楚王的追问下,宋玉描绘了风由小而大的情景和两种不同的风。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与深宫。邸花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凌,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悽惏慄,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文中又描写了“庶人之雌风”:

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翁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母为蔑,啖(止昔)潄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唐代吕向在《文选》注中说:“时襄王骄奢,故宋玉做此赋以讽之。”苏轼在《书柳公权联句》中指出:“不知者以为谄也,知之者以为讽也”并说宋玉盖“讥楚王知己而不知人也”。
但细绎文意,很难说其中没有谄谀成分,其讽喻也确实不大明显。象这种谄讽难辨的作品,非常符合宋玉这类侍从文人的身份特点。

《风赋》在体制上采取了设为主客问答,以引出赋的正文的形式。因此,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指出:“......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风赋》是文学史上最早称为赋的作品。

《对楚王问》

《对楚王问》写有人在楚王面前诋毁宋玉,宋玉借音乐和鲲、凤为喻,替自己辩解,说明才智之士“曲高和寡”的道理。文中的对话全用散体,很像一篇战国游士的说辞。由此不难看出赋这种文体与战国散文的密切关系。

《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以描写女性而著称,如赋中写“东家之子”的容貌: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登徒子好色赋》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 。是时向春之末 ,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结构:两人对话,一人压倒另一人,然后第三人更进一层。
司马相如的赋类似。

描写:描写女性之美十分生动,后者曹植的《洛神赋》多处学习之。

《高唐赋》与《神女赋》

《高唐赋》与《神女赋》实为相互衔接的上下篇。上篇写宋玉与楚襄王游于云梦之台,向他讲述高唐神女的传说;下篇写楚襄王梦遇高唐神女。这两篇作品都采用了多层主客问答的方式。赋中韵散间出,句法富于变化,极尽声音辞采之美、铺陈刻画之工。

宋玉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辞赋作家,文学史上一直屈宋并称。

先秦文学部分结束。

posted @ 2020-01-31 11:12  HAN_Letisl  阅读(245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